楊乃定, 吳靜杰,2
(1.西北工業(yè)大學 管理學院,陜西 西安 710072; 2.西北政法大學 經(jīng)濟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3)
煤炭是我國工業(yè)領域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但煤礦開采中存在諸多不安全因素,易導致瓦斯爆炸、失火透水、頂板塌方、煤塵爆炸等突發(fā)事故,若能快速有效地進行和實施應急救援決策,則可大幅降低事故損失。2007年7月29日河南省陜縣煤礦發(fā)生特大透水事故,救援指揮中心迅速啟動救援預案,在事故發(fā)生的76小時后,69名礦工全部安全升井。因此,救援指揮部及時正確的應急決策,可以使應急救援行動在救援的黃金時間內得以實施,將大幅減少遇險人員的死亡率[1],直接決定著救援的效率和搶險救災的效能。
在煤礦事故初期,如何利用偵測獲取的現(xiàn)場信息,短時間內對多個救援預案進行判斷評估,是實施有效應急救援的關鍵。與其他行業(yè)相比,煤礦突發(fā)事故的應急救援具有更強的緊迫性和不確定性,如瓦斯爆炸后,受高溫高壓爆炸沖擊波的作用,井下巷道和設備破壞嚴重,礦工被困時間越長,則一氧化碳中毒窒息的危害越重。但在事故初期,爆炸區(qū)域的辨識、波及范圍的預測、溫度、煙霧濃度和可見性等破壞效應的參數(shù)信息往往不能準確獲得,事故信息通常具有不確定性。同時,時間的緊迫性、信息的不確定性和專業(yè)知識及經(jīng)驗的不足,又常常誘使評估專家依賴直覺心理而產(chǎn)生認知不確定[2],導致評估信息的不確定性。傳統(tǒng)的煤礦應急救援決策方法,如層次分析法、特征向量法、效用函數(shù)法等多基于確數(shù),無法對不確定的評價信息進行刻畫和分析,難以應用于煤礦應急救援決策實際,故需要一種能處理不確定性問題的煤礦應急救援決策方法。
近年來,煤礦應急救援研究主要圍繞組織結構優(yōu)化、影響因素分析、救援能力評估等方向展開討論。如高蕊[3]根據(jù)煤礦應急救援組織多層次性和動態(tài)性的特征,在應急救援指揮部下設搶險救災組、技術保障組等8個二級組織,并基于熵理論建立了組織結構有序度和柔性度計算模型,對組織效率和適應性進行優(yōu)化。但對應急救援各組織機構之間的影響關系考慮不夠全面,缺乏動態(tài)的組織結構技術支撐平臺。學者Niu等[4]指出應急救援的關鍵是及時進行決策響應和控制隱患,管理者應通過提高安全技術和應急管理水平來預防煤礦事故的發(fā)生。Kowalski-Trakofler等[5]對“美國國家職業(yè)安全與健康研究所(NIOSH)”的七個焦點小組和個人進行了訪談,針對煤礦突發(fā)事故下,救援隊成員、應急響應專家等第一時間的救援情況進行了調查,提出管理者應加強第一時刻的應急決策響應。上述研究突出了事故初期應急決策的重要性,但未提出具體的決策方法或改進措施。在應急救援能力評估領域,主要運用層次分析法[6]、熵權法[7]、HD(習慣領域)賦權法[8]等,圍繞預防、預備、響應和恢復4 個階段設立指標并確定權重,構建煤礦應急救援能力評價模型。但上述研究多基于確數(shù)或經(jīng)典模糊數(shù)進行討論,確數(shù)忽略了信息中的不確定程度,而模糊數(shù)是用一個隸屬度表示模糊概念的兩個對立面,只能刻畫評價信息中贊成和反對的情況,即對不確定信息刻畫得不夠準確。事實上,由于救援信息的不完全、個人認知的局限等,評估專家在決策過程中往往存在一定的猶豫性,從而出現(xiàn)棄權情況。模糊集無法刻畫信息這種“非此非彼”的特征(棄權情況),導致決策結果和實際情況產(chǎn)生偏差。因此,需要對煤礦突發(fā)事故初期,救援信息不確定情況下的應急救援決策方法進行進一步探索和研究。
處理不確定和模糊性的數(shù)學工具中,熟知的有概率理論、模糊集理論、粗糙集理論,但這些理論都存在內在的局限,最主要的弱點是參數(shù)工具的缺乏[9],為此Molodtsov提出了軟集理論[9],其參數(shù)設置的無約束性極大地簡化了決策過程。直覺模糊軟集 (IFSSs)[10]由軟集理論推廣而來,利用兩標度(隸屬度與非隸屬度)刻畫不確定性,可表示支持、反對和中立三種狀態(tài),又能根據(jù)需要選擇任意的參數(shù)形式,進行更為豐富的信息描述和運算操作。在決策問題領域,若將決策對象(備選方案)看作論域,決策屬性看作參數(shù),則可構建對應的IFSSs,并利用其性質進行決策,近年來IFSSs已被應用于醫(yī)療診斷[11]、人員聘用[12]等決策問題。突發(fā)煤礦事故下的救援信息具有不確定性的特征,尤為適合用直覺模糊軟集來表示,據(jù)此本文選擇IFSSs作為刻畫不確定性信息的數(shù)學工具。
煤礦突發(fā)事故的發(fā)展情況復雜,不同階段和情境下對各屬性的相對需求度和重要度不同,這導致決策者很難在短時間內給出準確的權重信息。IFSSs熵可對信息量的大小進行度量,故根據(jù)信息熵理論能用來確定屬性的權重。目前相關研究中廣泛采用推廣自Szmidt[13]的IFSSs熵公理化定義,但此定義中存在不合理之處,對此,本文進行了修正,進而構造了一種新IFSSs熵的計算公式,并通過定理和既往熵公式的對比算例表現(xiàn)了新公式的合理性和優(yōu)越性,最后在此基礎上給出屬性綜合權重的IFSSs熵確定方法。
綜上,煤礦突發(fā)事故的緊迫性和復雜性,導致應急救援決策的評估信息存在不確定性,傳統(tǒng)基于確數(shù)的決策方法易造成決策偏差,影響煤礦應急救援效果。為有效處理這種不確定性的評估信息,本文用IFSSs刻畫專家組對各應急救援預案的評價信息,改進已有IFSSs熵定義的不合理之處,構造新熵計算公式,進而給出屬性綜合權重的確定方法,最后將經(jīng)典TOPSIS方法推廣至IFSSs,基于IFSSs提出一種能更準確處理不確定信息的煤礦應急救援決策方法,為煤礦突發(fā)事故的應急救援提供技術支持。
定義1[14]設X是一非空集合,則稱A={
定義2[9]設U={x1,x1,…,xm}是一個論域,E=(e1,e2,…,en)表示一個參數(shù)集,P(U)為U的冪集,令A?E,F(xiàn):A→P(U)是一個映射,則稱序對(F,A)為U上的一個軟集。
定義3[10]設U是一個論域,E是一個參數(shù)集,IF(U)表示U上所有直覺模糊子集組成的集合。令A?E,F(xiàn):A→IF(U)是一個映射,則稱序對(F,A)為U上的一個直覺模糊軟集(IFSS)。
可見,IFSSs是論域U的參數(shù)化IF集族。一般的,對于任意的一個參數(shù)e∈A,F(xiàn)(e)是U的直覺模糊子集,可表示為F(e)={
定義4[10]設(F,A)為U上的直覺模糊軟集,稱(F,E)c=(Fc,E)為(F,A)的補,其中Fc:E→IF(U),具體的Fc(e)={
定義5設U={x1,x2,…,xm}是一個論域,E={e1,e2,…,en}表示一個參數(shù)集,(F,E)和(G,E)為論域U上的直覺模糊軟集,稱
D((F,E),(G,E))
|vF(ej)(xi)-vG(ej)(xi)|+
|πF(ej)(xi)-πG(ej)(xi)|]}
(1)
為直覺模糊軟集(F,E)和(G,E)的距離。易見式(1)是在Szmidt[13]提出的直覺模糊標準漢明距離(Hamming distance)公式上推廣而來。
IFSSs是參數(shù)化的直覺模糊集族,故可將直覺模糊熵的定義進行推廣得到IFSSs熵的定義。目前還未有統(tǒng)一的直覺模糊熵的定義,其中影響最大的是Szmidt[13]提出的公理化定義。由于Bustince證明vague集是IFS[15],Wang等[16]亦指出Vague軟集是IFSSs,故文獻[16]中基于Szmidt的熵定義平行推廣得到的Vague軟集熵的公理化定義,也是IFSSs熵的公理化定義,如下:
定義6[16]函數(shù)H:IFSS(U)→[0,1]稱為直覺模糊軟集(F,E)的熵,記為H(F,E),若其滿足如下公理化要求:
(P1)H(F,E)=0,當且僅當?x∈U,e∈E,(F,E)為分明集,即<μF(e)(x),vF(e)(x)>=<1,0>或者<μF(e)(x),vF(e)(x)>=<0,1>;
(P2)H(F,E)=1,當且僅當?x∈U,e∈E,μF(e)(x)=vF(e)(x);
(P3)H(F,E)≤H(G,E),當μF(e)(x)≤μG(e)(x),vF(e)(x)≥vG(e)(x)且μG(e)(x)≤vG(e)(x),或者μF(e)(x)≥μG(e)(x),vF(e)(x)≤vG(e)(x)且μG(e)(x)≥vG(e)(x);
(P4)H(F,E)=H(F,E)c。
但此定義在充要條件(P2)上不符合實際,未能客觀地刻畫出IFSSs最大的模糊程度。原因在于:第一,熵是對集合模糊程度的度量,IFSSs的模糊性來自于自身的不確定性,當μF(e)(x)=vF(e)(x)時,說明隸屬度和非隸屬度有程度相等的依據(jù),即支持和反對的信息量相當,難以判斷,而μF(e)(x)=vF(e)(x)=0才表示對信息一無所知的狀態(tài),顯然前者包含更多的信息量,因而在此條件下定義IFSSs熵為最大不合實際;第二,條件(P2)忽視了未知度對IFSSs熵的貢獻,實際上,即使隸屬度和非隸屬度相等,但當這兩者同時增大時,信息的未知度減小,熵也將相應減小,條件(P2)無法反映這種現(xiàn)象;第三,IFSSs熵應在信息完全直覺化模糊化的情況下為最大值,Bustince[15]對直覺模糊集完全直覺化(completely intuitionistic)的情況給出的定義為“μA(x)=vA(x)=0”,推廣至IFSSs,也應是在μF(e)(x)=vF(e)(x)=0時表示信息完全未知,此時的IFSSs熵達到最大。鑒于此,本文將定義6中不合理的條件(P2)修正為“H(F,E)=1,當且僅當?x∈U,e∈E,μF(e)(x)=vF(e)(x)=0”,提出改進的IFSSs熵的公理化定義,如下:
定義7函數(shù)H:IFSS(U)→[0,1]稱為直覺模糊軟集(F,E)的熵,記為H(F,E),若其滿足如下公理化要求:
1)H(F,E)=0,當且僅當?x∈U,e∈E,(F,E)為分明集;
2)H(F,E)=1,當且僅當?x∈U,e∈E,μF(e)(x)=vF(e)(x)=0;
3)H(F,E)≤H(G,E),當μF(e)(x)≤μG(e)(x),vF(e)(x)≥vG(e)(x)且μG(e)(x)≤vG(e)(x),或者μF(e)(x)≥μG(e)(x),vF(e)(x)≤vG(e)(x)且μG(e)(x)≥vG(e)(x);
4)H(F,E)=H(F,E)c。
IFSSs熵的公式既要體現(xiàn)未知性,又要體現(xiàn)不確定性。猶豫度πF(e)(x)刻畫了模糊信息的未知程度,模糊度θF(e)(x)為隸屬度和非隸屬度的絕對差異所導致的IFSSs不確定程度,故考慮將這兩者做為IFSSs熵的構成要素,構造出一種新的IFSSs熵的計算公式。
定理1設論域U={x1,x2,…,xm},參數(shù)集E={e1,e2,…,en},(F,E)和(F,Ej)(j=1,2,…,n)為U上的直覺模糊軟集,記
(2)
|μF(ej)(xi)-vF(ej)(xi)|)
(3)
則H(F,E)為直覺模糊軟集(F,E)的熵。
證明下面證明H(F,E)滿足定義7的4個條件。
1)H(F,E)=0?H(F,Ej)=0?2-μF(ej)(xi)-vF(ej)(xi)-|μF(ej)(xi)-vF(ej)(xi)|=0,即1-μF(ej)(xi)-vF(ej)(xi)=|μF(ej)(xi)-vF(ej)(xi)|-1,因為1-μF(ej)(xi)-vF(ej)(xi)≥0,故|μF(ej)(xi)-vF(ej)(xi)|-1≥0,又|μF(ej)(xi)-vF(ej)(xi)|≤1,即|μF(ej)(xi)-vF(ej)(xi)|-1≤0,所以|μF(ej)(xi)-vF(ej)(xi)|-1=0,|μF(ej)(xi)-vF(ej)(xi)|=1,因而<μF(ej)(xi),vF(ej)(xi)>=<1,0>或者<μF(ej)(xi),vF(ej)(xi)>=<0,1>,即(F,E)為分明集。
2-μF(ej)(xi)-vF(ej)(xi)-|μF(ej)(xi)-vF(ej)(xi)|=2
μF(ej)(xi)+vF(ej)(xi)+|μF(ej)(xi)-vF(ej)(xi)|=0
因為μF(ej)(xi)≥0,vF(ej)(xi)≥0,|μF(ej)(xi)-vF(ej)(xi)|≥0,所以μF(ej)(xi)=vF(ej)(xi)=0。
3)當μF(ej)(xi)≤μG(ej)(xi),vF(ej)(xi)≥vG(ej)(xi)且μG(ej)(xi)≤vG(ej)(xi)時,有
0≤μF(ej)(xi)≤μG(ej)(xi)≤vG(ej)(xi)≤vF(ej)(xi)≤1
μF(ej)(xi)+vF(ej)(xi)+|μF(ej)(xi)-vF(ej)(xi)|
=μF(ej)(xi)+vF(ej)(xi)+vF(ej)(xi)-μF(ej)(xi)
=2vF(ej)(xi)
μG(ej)(xi)+vG(ej)(xi)+|μG(ej)(xi)-vG(ej)(xi)|
=μG(ej)(xi)+vG(ej)(xi)+vG(ej)(xi)-μG(ej)(xi)
=2vG(ej)(xi)
又vG(ej)(xi)≤vF(ej)(xi),有
2-2vF(ej)(xi)≤2-2vG(ej)(xi)
2-μF(ej)(xi)-vF(ej)(xi)-|μF(ej)(xi)-vF(ej)(xi)|
≤2-μG(ej)(xi)-vG(ej)(xi)-|μG(ej)(xi)-vG(ej)(xi)|
即H(F,Ej)≤H(G,Ej),從而H(F,E)≤H(G,E)。
當μF(ej)(xi)≥μG(ej)(xi),vF(ej)(xi)≤vG(ej)(xi)且μG(ej)(xi)≥vG(ej)(xi)時,可類似證明。
=H(F,Ej)c
故H(F,E)=H(F,E)c。
近年來,學者們在對IFSSs熵的研究過程中,給出了熵的不同計算公式[16,17],但這些公式均存在不足之處,定理1提出的IFSSs熵公式能克服這些不合理之處,以下分別舉例說明。
Jiang等[17]將Bustince等[15]構造的經(jīng)典模糊熵推廣到IFSSs,得到IFSSs熵的公式:
(4)
Wang[16]提出的IFSSs熵形式如下:
(5)
熵是信息論中標度不確定性的量,也是系統(tǒng)無序性的一種度量,當評價屬性攜帶的信息量越大時,熵值較小,表示該屬性下的評價信息更可靠和確定,即該屬性對決策更為重要,故應賦予較大權重[19]。為避免單純主觀賦權導致的二次不確定性,基于IFSSs熵給出屬性客觀權重的確定方法,同時為反映決策者的主觀偏好,再對客觀權重進行修正,進而得到屬性的綜合權重。
設決策問題的方案集為A={A1,A2,…,Am},屬性集為C={C1,C2,…,Cn},決策者給出的主觀屬性權重為λ={λ1,λ2,…,λn},依據(jù)定理1可確定基于IFSSs熵的屬性客觀權重和綜合權重計算公式如下。
定義8屬性Cj的客觀權重ρj為
(6)
其中
vF(ej)(Ai)-|μF(ej)(Ai)-vF(ej)(Ai)|)
(7)
屬性Cj的綜合權重為
(8)
設U={A1,A2,…,Am}(m≥2)是煤礦應急救援預案集,C={C1,C2,…,Cn}(n≥2)是決策方案的屬性集,屬性之間相互獨立,用直覺模糊數(shù)<μij,vij>(1≤i≤m,1≤j≤n)表示決策專家組對方案Ai在屬性Cj下的評價值,決策專家組給出的主觀屬性權重為λ={λ1,λ2,…,λn}。
步驟1將應急救援預案集視為論域,屬性集看作參數(shù)集,μij為μF(ej)(Ai),vij為vF(ej)(Ai),可建立直覺模糊軟集(F,E)的二元表形式:
表1 直覺模糊軟集的二元表形式
步驟2對每個屬性,根據(jù)式(7)計算其直覺模糊軟集的模糊熵H(F,Cj)(j=1,2,…,n)。
步驟3利用式(6)和(8)分別計算屬性的客觀權重ρj和綜合權重ωj(j=1,2,…,n)。
步驟4確定方案的正理想解R+和負理想解R-
(9)
(10)
步驟5計算救援預案Ai(i=1,2,…,m)與正理想解的加權距離D(Ai,R+)和與負理想解的加權距離D(Ai,R-)為
(11)
(12)
步驟6計算各救援預案的相對貼近度Si(i=1,2,…,m)
(13)
由Si的表達式可見,Si越大說明預案Ai與正理想方案越接近,與負理想方案越疏遠,因此相對貼近度越大,則方案越優(yōu),據(jù)此可確定煤礦應急救援預案集的優(yōu)劣排序。
煤礦突發(fā)事故一般涉及井下作業(yè)人員的傷亡,如何運用恰當準確的應急決策方案是應急救援響應的核心。但煤礦事故的突發(fā)性和信息的模糊性無疑影響應急決策的效果和效率,本文以文獻[20]黑龍江雞西某煤礦的突發(fā)瓦斯爆炸事故為例,說明本文提出的煤礦應急救援決策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黑龍江雞西某煤礦第四采區(qū)突發(fā)瓦斯爆炸,波及四采區(qū)下山至回風井所有區(qū)域,經(jīng)調查井下共有211名礦工,實地勘查后,根據(jù)事故現(xiàn)場情形,對4種應急救援預案Ai(i=1,2,3,4)進行決策,同時確定決策的評價屬性為災區(qū)偵查和處理方法(C1)、井下被困人員搜索方法(C2)、恢復通風方法(C3)、封閉及防止二次爆炸方法(C4)、救災人員的安全性(C5)和救災設備和資源搭配的合理性(C6)。爆炸事故發(fā)生在井下,救援信息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決策專家組以直覺模糊數(shù)形式表示救援預案的評估值[20]。運用本文提出的基于IFSSs的煤礦應急救援決策方法進行分析決策,具體計算步驟和結果如下:
步驟1將救援預案Ai(i=1,2,3,4)視為論域,決策屬性Cj(j=1,2,…,6)看作參數(shù)集,依據(jù)文獻[20]的決策矩陣構建IFSSs,見表2。
步驟2運用式(7),計算各屬性的IFSSs熵分別為
H(F,C1)=0.1925,H(F,C2)=0.27,H(F,C3)=0.5175,
H(F,C4)=0.455,H(F,C5)=0.3175,H(F,C6)=0.295
步驟3三位從事煤礦應急救援研究的專家仔細了解事故現(xiàn)場情形后,給出屬性的主觀權重為λ={0.14,0.20,0.16,0.17,0.20,0.13},利用式(6)和(8)分別計算各屬性的客觀權重與綜合權重,結果見表3。
表3 屬性權重
步驟4根據(jù)式(9)和式(10)確定正理想解和負理想解
R+={<0.92,0.02>,<0.91,0.02>,<0.68,0.12>,
<0.64,0.12>,<0.75,0.17>,<0.77,0.16>}
R-={<0.70,0.20>,<0.53,0.30>,<0.30,0.35>,
<0.37,0.32>,<0.11,0.77>,<0.04,0.87>}
步驟5利用式(11)和(12)計算各救援預案與正理想解和負理想解的加權距離
D(A1,R+)=0.1395,D(A2,R+)=0.0341
D(A3,R+)=0.3031,D(A4,R+)=0.2735
D(A1,R-)=0.3090,D(A2,R-)=0.4151
D(A3,R-)=0.1409,D(A4,R-)=0.1928
步驟6運用式(13)計算各救援預案的相對貼近度S1=0.6890,S2=0.9241,S3=0.3173,S4=0.4135。
根據(jù)相對貼近度越大越優(yōu)的原則,此煤礦應急救援預案的排序為:方案2?方案1?方案4?方案3,最優(yōu)救援方案為預案2。
表4 相對貼近度對比表
從圖1中可見,實線表示的折線更為陡峭,這表示救援預案間的區(qū)別度更大,即本文提出的應急救援決策方法具有更強的分辨力,在應急救援信息具有不確定性的情況下有更好的評價效果。
表5 救援預案的分辨率比較表
“分辨率”越高,表明方法對救援預案的評價越細致,決策效果越好。從表5可見,本文提出的方法分辨率均值更高(35.52>25.44),決策分辨效果更理想。
另一方面,文獻[20]依據(jù)文獻[21]中的直覺模糊熵計算公式確定屬性權重,若將此公式推廣至IFSSs,則形式如下
(14)
在2.3例2中應用式(14),計算可得H3(F,E)=H3(G,E)=1,但顯然這兩個IFSSs的猶豫度有πF(e)(x)>πG(e)(x),故應有H3(F,E)>H3(G,E),而不應有熵相等的結果。實際上,不合理的熵公式是導致文獻[20]方法分辨率較低的原因之一,這也同時反映了本文構造的IFSSs熵更具優(yōu)越性。
煤礦突發(fā)事故的緊迫性與復雜性造成救援信息的不確定,這使得煤礦的應急救援決策難以應用傳統(tǒng)的決策方法。本文針對煤礦突發(fā)事故初期,應急救援決策信息具有不確定性的問題,提出了基于IFSSs的煤礦應急救援決策方法。首先針對既有IFSSs熵公理化定義中的不合理之處進行了修正,構造了新的熵計算公式,并將其應用到屬性綜合權重的確定中,最后利用推廣的TOPSIS方法,對煤礦的應急救援預案進行排序。實例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充分利用和處理突發(fā)煤礦事故下的不確定信息,具有更好的決策分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