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海霞
(江蘇省如皋市搬經鎮(zhèn)初級中學 226500)
“及時批改、有效反饋”是初中數學作業(yè)批改的基本原則,如何及時讓學生拿到批改過的作業(yè),得到正確的反饋信息呢?這首先要求教師能夠及時跟進,當學生將作業(yè)上交之后,就及時進行批改.但是很多時候有著這樣的尷尬,學生的作業(yè)是頭一天晚上完成的,數學課安排在第二天的第一節(jié),教師肯定沒有時間批改學生的作業(yè),怎么辦呢?筆者認為,這時教師要靈活調整作業(yè)的批改方式,讓學生以互相批改的方式來進行,這樣的操作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而且學生在批改作業(yè)時,不但能夠對知識再一次進行梳理,同時這也能夠讓他們的評價能力得到培養(yǎng).
如果某些作業(yè)是安排學生進行互相批改,教師要對問題的類型和難度進行適當地調控,比如選擇題、判斷題都可以讓學生進行批改,學生也可以批改某些證明題或解答題,但是步驟不能太過繁瑣,這樣學生才不容易發(fā)生誤判.事實上,當我們讓學生以互相批改的方式來進行作業(yè)批改時,學生都會投入百倍的熱情,他們聽取教師的講解會更加認真,他們檢查同學作業(yè)會更加細致,這無形中會提升他們的課堂效率.
作業(yè)批改是教師和學生進行對話的重要平臺.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需要經常跟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學習的進展情況,及時對學生進行點撥和鼓勵.但是囿于學生有限的在校時間,以及教師有限的個人精力,教師不可能每天都和每一個學生進行交流.此外,學生在和老師對話時,總存在一種約束,他們有不少人不愿意直接面對老師,這一點在七年級尤為明顯,因為這個時候學生剛剛接觸新的老師,彼此之間還不熟悉,自然存在一種隔閡.
作業(yè)批改為師生對話提供了一條有效的對話途徑,而且作業(yè)的內容本身也就成了一種良性的對話載體.教師可以針對作業(yè)中的完成情況,點出學生在概念理解和方法掌握上所存在的一些缺陷.比如一些幾何問題,某些輔助線的構建可以讓問題解決變得更加簡單而直接,而學生采用了一個相對繁瑣的方法實現了解答,這時教師可以在邊上批注一下:“請思考,如果連接某輔助線,是否可以讓問題的解決方便一些?”再比如,學生在某些證明題的處理上不夠嚴謹,這時教師需要在對應步驟附近批注:“這一結論如何而來,請補充理由!”這樣的提醒有著很強的針對性,學生在糾正的過程中能夠快速地發(fā)現問題所在,由此提高訂正效率.
作業(yè)批改也是師生情感交流的一個有效場所.教師在批改作業(yè)時,可以針對學生近期的表現,在卷面上寫下:“你最近進步了,繼續(xù)加油!”“你最近怎么了?狀態(tài)要調整哦!”“二次函數比較難,要注意采用數形結合的方法來分析和理解問題.”
當然,教師在批改作業(yè)和學生的對話還是單通道的,即教師只能根據學生作業(yè)完成情況或最近的表現單向地對學生進行點撥和提醒,學生一般不會及時將自己的情況反饋給教師,充其量只是按照老師的意思將作業(yè)進行訂正,或是在行動中按照老師的指點來調整.為了讓作業(yè)更好地成為師生溝通的橋梁,學生也可以將自己的困惑和疑問寫在作業(yè)上.
通過作業(yè)批改可以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更愿意和老師敞開心扉,真心實意地進行問題探討和交流.
教師經常要創(chuàng)造機會,以面批的方式來批改作業(yè).當著學生的面,對他的作業(yè)進行批改,及時將他的問題點出來,在時間允許的前提下,讓學生當面進行訂正,這樣的操作顯然要比“背批”效果更好.須知,老師當著學生的面批改作業(yè),這本身就是對學生的一種關注,學生自然會投入百倍的熱情.而且學生在訂正時,教師還可以進行手把手地糾正和幫扶,這樣的處理對學生的糾錯效率提升有很大幫助.
尤其是那些操作性強、綜合性強的問題,教師尤其要注意面批作業(yè)的開展,這樣能夠對學生施加更加明確的指點.比如有一個幾何問題:如圖所示,A、B兩地位于大河兩岸,現在要架設一座橋CD,要讓A地到達B地的總路程ACDB最短,應該怎樣設計?(假定A地到河的路徑AC與B地到河的路徑DB相互平行,且橋要與河岸垂直)這就是一個操作性很強的問題,面對學生的不同答案,教師針對性地面批,能夠起到較好效果.
總之,教師在批改作業(yè)的過程中,要注意優(yōu)化作業(yè)的批改方式,通過文字批注和學生進行溝通,并加強面批,這樣的處理才能讓作業(yè)的安排更加有效,才能讓學生從作業(yè)完成中獲得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