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照坤 楊雪梅 韓建軍 陳大龍 陳虎根
(江蘇省蘇州市蔬菜研究所,江蘇 蘇州215008)
小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Makino),又稱不結球白菜、青菜,生長周期短,適應性廣,營養(yǎng)豐富,是一種穩(wěn)定菜價、保障蔬菜市場周年供應的綠葉菜品種。春茬小白菜經(jīng)濟效益好,但冬春季低溫條件易使植株通過春化發(fā)生先期抽薹,嚴重影響產(chǎn)品的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給農(nóng)戶造成較大損失。我們通過多年試驗,摸索總結出了蘇南地區(qū)春茬小白菜高效栽培技術,現(xiàn)將其介紹如下。
選擇耐抽薹、生長迅速、抗逆性強、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的小白菜品種,如四月慢、五月慢、春綠等。
蘇南地區(qū)一般在11~12月采用小拱棚或大棚育苗,12月下旬~翌年1月下旬定植。播種前,苗床澆透水,隨后均勻撒播種子,每667 m2用種量200 g左右,播后覆蓋細土、均勻灑水,保證苗齊苗壯。棚內(nèi)溫度較低時覆蓋地膜,晴天早揭晚蓋,出苗前不通風;齊苗后揭除地膜;定植前5~7 d 揭除小拱棚或大棚膜通風煉苗,以提高定植成活率。幼苗長有1~2片真葉時間苗,拔除病殘弱苗,保持株距3~5 cm,同時拔除雜草。間苗后,結合澆水667 m2追施尿素5~10 kg。冬季設施內(nèi)空氣濕度大,應盡量減少澆水次數(shù),如土壤干旱,最好在中午前后澆水。
選擇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耕層深厚、土質(zhì)疏松肥沃的地塊種植,前茬以瓜類、豆類、蔥蒜類作物為宜,忌與十字花科作物連作。清除殘枝地膜、雜草雜物,667 m2施充分腐熟有機肥2 000~3 000 kg、氮磷鉀三元復合肥(15-15-15)15~20 kg 作基肥,深翻20~30 cm,筑畦高15 cm 左右、畦面寬1.2~1.5 m,稍稍鎮(zhèn)壓畦面。
苗齡30~50 d、秧苗長有4~6片真葉時即可定植。定植株行距25 cm×25 cm,深度以不超過根莖為宜。起苗前1 d苗床澆透水,以免起苗時幼苗根系受損。定植后及時澆透水,以利緩苗。
移栽后及時澆活棵水,視土壤墑情及時補澆緩苗水。幼苗成活后,每667 m2施尿素8 ~12 kg,收獲前10 d停止施肥。及時鋤草,加強田間管理,創(chuàng)造適宜小白菜生長的環(huán)境條件。
小白菜病害主要有霜霉病、軟腐病等,蟲害主要有蚜蟲、小菜蛾、菜青蟲等。應按無公害生產(chǎn)技術規(guī)程要求,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藥劑防治病蟲害。霜霉病可用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2%霜脲·錳鋅(克露)可濕性粉劑600~800 倍液防治,軟腐病可用72%農(nóng)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4 000 倍液噴霧或灌根防治,蚜蟲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000 倍液或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 000 倍液防治,小菜蛾和菜青蟲可用1.8%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乳油2 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3 000~4 000倍液防治,夜蛾等可用殺蟲燈、性誘劑誘殺。嚴格控制農(nóng)藥使用次數(shù),注意安全間隔期,采收前10 d停止用藥。
植株外葉葉色開始變淡、心葉與外葉齊平(平心)時,于早晨或傍晚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