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花都區(qū)人民醫(yī)院(510800)許珊娜
由于急性心肌梗死發(fā)病較急,可能會給患者帶來生命威脅,需要快速控制并穩(wěn)定病情,以確?;颊呱踩檫M一步提升急性心肌梗死搶救效率,我院對5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應用了急診護理路徑,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7年4月~2018年4月間收治的10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據護理方案差異性分為兩組,各54例。研究組男30例,女24例,年齡47~74歲,平均(64.53±6.21)歲;對照組男28例,女26例,年齡45~72歲,平均(64.66±6.34)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1]:所選入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相關診斷標準,經過心電圖、冠脈造影等確診。患者及其家屬對此次研究已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存在惡性腫瘤者;肝、腎等器官功能嚴重不全者。
1.2 方法 對照組實常規(guī)護理,搶救前清潔患者皮膚并進行備皮,給予吸氧,實施對癥護理,做好心理疏導。搶救結束后協助患者進行全面性的身體檢查,并進行基礎護理。研究組在此基礎上實施急診護理路徑:(1)成立急診護理路徑小組。由科室護士長擔任組長,選取8名具有一定經驗的護士作為組員。小組總結以往護理經驗,并查閱相關文獻,聽取臨床專家意見,初步制定出急診護理路徑方案,再結合患者實際病情對方案進行調整,實現個性化護理。(2)急診護理路徑具體實施:①接診后,5min內檢測患者生命體征是否穩(wěn)定,若不穩(wěn)定就地進行搶救,每間隔5min重新評估1次。若患者生命體征穩(wěn)定,10min內完成導心電圖,并通知院內胸痛中心。②院前給予波立維600mg、阿司匹林300mg嚼服。判斷發(fā)病時間至球囊打開時間是否超過180min。若未超過180min,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后,啟動轉診,并與胸痛中心保持密切溝通,胸痛中心啟動導管室;若超過180min,經知情同意后,進行溶栓治療并轉診。③主治醫(yī)師將患者送至搶救室或根據現病情送入導管室行急診PCI治療,送至搶救室或導管室后做好交接工作。④當患者經過治療病情穩(wěn)定后,對其進行飲食指導,囑咐其避免攝入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并嚴格控制食量,避免增加其心肌負荷。其肌力恢復后,可協助其進行被動功能鍛煉。⑤護理工作開展過程中,由組長進行監(jiān)督,將各項環(huán)節(jié)進行分解,落實到個人,形成責任制,進一步提升搶救護理效率。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急診停留時間以及臨床急救時間。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7.0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進行t檢驗,P<0.05時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急診評估時間、臨床急救時間均要短于對照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見附表。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由冠狀動脈急性
綜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搶救過程中通過應用急診護理路徑可提升搶救效率,縮短急診評估時間、臨床急救時間,為臨床各項治療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