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花
【摘要】目的 分析早期評估及干預對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焦慮抑郁狀態(tài)與康復情況的作用。方法 選取2017年4月~2018年11月在本院就診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5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措施,研究組采用早期評估及干預方案,評估并比較兩組患者在干預前、后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生存質量評分以及肢體不良癥狀。結果 研究組患者干預后的SAS、SDS評分均比對照組的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干預后的Barthel指數評分比對照組的明顯增加,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肌肉攣縮、關節(jié)外旋和肩關節(jié)脫位的比例比對照組的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早期評估及干預可有效地緩解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態(tài),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預防肢體不良癥狀的發(fā)生。
【關鍵詞】缺血性腦卒中;早期評估;焦慮;肢體
【中圖分類號】R74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29..02
近年來,缺血性腦卒中的發(fā)生率越來越高,且呈年輕化趨勢[1]。本病發(fā)作后由于患者神經元的損傷以及對疾病的錯誤認識,患者常存在焦慮抑郁心理[2]。我院針對該問題分析早期評估及干預對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焦慮抑郁狀態(tài)與康復情況的影響,具體研究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4月~2018年11月在本院就診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50例,納入標準:①確診為缺血性腦卒中[3],且發(fā)作時<10 d;②患者或家屬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伴有精神分裂癥等其他神經系統(tǒng)疾病、昏迷、失語者;②伴有嚴重肝腎心肺等器質性病變者;③合并腫瘤、全身感染性疾病者。其中,對照組男29例,女21例,年齡56~78歲,平均(64.28±6.19)歲;研究組男30例,女20例,年齡58~76歲,平均(63.17±6.0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措施,包括體征監(jiān)護、健康教育、飲食調節(jié)、用藥指導和常規(guī)康復訓練。研究組采用早期評估及干預方案,①早期評估:患者入院后即搜集其既往病史,并行相關檢查,評估患者的病情危急程度、預后狀況,按照危急程度給予針對性的急救處理?;颊呒本群罂稍u估患者的抑郁、焦慮程度和肢體活動度,并在早期給予干預。②早期心理干預:護理人員可根據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給予心理調節(jié)和疏導,認真傾聽患者的表述了解其焦慮抑郁狀態(tài)的成因,定期指導其行放松和冥想訓練,激勵其正視疾病。③早期體位干預。④早期康復訓練:患者病情穩(wěn)定后早期即可開始肢體主、被動訓練。
1.3 觀察指標
評估并比較兩組患者在干預前、后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生存質量評分以及肢體不良癥狀。用SAS量表評價焦慮程度,共包含20個條目,分值越低說明患者的焦慮程度越輕,用SDS量表評價抑郁程度,共包含20個條目,采用4級評分法,分值越低說明患者的抑郁程度越輕。用Barthel指數評價患者的生活質量。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的負性心理和生活質量狀況比較
干預前,兩組的SAS、SDS、Barthel指數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干預后的SAS、SDS評分均比對照組的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干預后的Barthel指數評分比對照組的明顯增加,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的肢體不良癥狀比較
研究組患者肌肉攣縮、關節(jié)外旋和肩關節(jié)脫位的比例比對照組的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 論
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發(fā)作后多因肢體活動受限或肢體痙攣等生理變化而引發(fā)抑郁焦慮等負性心理問題。在本研究中,研究組患者干預后的SAS、SDS評分均比對照組的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干預后的Barthel指數評分比對照組的明顯增加,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肌肉攣縮、關節(jié)外旋和肩關節(jié)脫位的比例比對照組的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早期評估及干預可有效地緩解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態(tài),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預防肢體不良癥狀的發(fā)生。通過早期評估可及時了解患者的可能發(fā)生的并發(fā)癥和負性心理程度,早期心理干預可及時疏導患者的情緒,避免不良心理隨時間累積加重,維持患者內分泌系統(tǒng)功能的正常[5],防止因心理問題而影響其康復訓練的依從性。而早期體位干預可調節(jié)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肢位擺放位置,從而避免產生肌肉痙攣的體態(tài),避免局部關節(jié)長時間受壓迫,保護肩關節(jié),同時能夠減輕患者肢體的緊張狀態(tài),從而降低肌肉攣縮、關節(jié)外旋和肩關節(jié)脫位的發(fā)生率,黃煥容等[5]的文獻研究中也說明早期體位糾正對腦卒中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同本研究的結果相符。
綜上所述,早期評估及干預可有效地緩解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態(tài),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預防肢體不良癥狀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 靳 林,周 雪,閆世春,等.黑龍江省2016年急性腦卒中發(fā)病和病死現狀分析[J].中國公共衛(wèi)生管理,2018,34(04):471-473.
[2] 曲慧玲.缺血性卒中早期抑郁與預后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8,13(32):44-46.
[3] 高長玉,吳成翰,趙建國,等.中國腦梗死中西醫(yī)結合診治指南(2017)[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8,38(02):136-144.
[4] 馬美麗,王祥翔,柴湘婷,等.改良早期預警評分單項在缺血性腦卒中急性期病情轉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8,13(32):46-48.
[5] 黃煥容,陳 娟,劉慈花.良肢位擺放對急性腦卒中偏癱患者肢體功能康復的影響[J].青島醫(yī)藥衛(wèi)生,2017,49(06):458-460.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