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艷 陳秋旸 陳睿 王曉芬 葉文娟
(福建省立醫(yī)院,福州,350000)
隨著近年來醫(yī)療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醫(yī)療服務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是手術方面,不但需要確保臨床手術效果,也需要注重手術中的護理質(zhì)量[1]。此文研究了人性化護理干預與常規(guī)護理干預在我院手術室收治的66例患者中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福建省立醫(yī)院手術室收治的患者66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抽簽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3例。對照組中男16例,女17例,年齡22~71歲,平均年齡(44.33±5.21)歲;觀察組中男17例,女16例,年齡21~72歲,平均年齡(44.39±4.32)歲。一般資料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1)符合手術室收治標準者;2)經(jīng)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1.3 排除標準 1)嚴重精神異常患者;2)凝血功能障礙患者;3)肝腎功能嚴重障礙患者。
1.4 護理方法 對照組開展常規(guī)護理干預,護理人員評估患者手術耐受性,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觀察,予以合理體位指導。觀察組開展人性化護理干預:1)人性化心理護理。護理人員在術前需要及時與患者交流溝通,詳細為患者和家屬闡述手術方式,因術前患者發(fā)生不同心理壓力,所以護理人員在溝通中需要了解其心理情況,予以針對性心理疏導,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緒,通過成功案例法提升患者繼續(xù)治療的信心,促使患者以最佳狀態(tài)面對手術。2)人性化健康教育。在穩(wěn)定患者情緒后,護理人員需要為其闡述疾病基礎知識、注意事項,同時將術前指導工作切實做好,告知患者做好術前準備工作,并且也需要對患者家屬實施正確的健康教育,提升患者家屬疾病認知度。3)術中人性化護理。護理人員需要控制術中適宜的溫濕度,依據(jù)患者手術方式的不同,輔助其正確擺放體位姿勢,并且密切觀察患者術中情況,監(jiān)測患者體溫和脈搏,對于局部麻醉患者,需要及時和患者溝通,了解患者主觀感受,如發(fā)生異?,F(xiàn)象,應該配合主刀醫(yī)生及時進行搶救。4)術后病情觀察。護理人員在患者術后需要對其病情變化情況進行觀察,告知患者手術情況和成果,將患者疑慮消除,之后依據(jù)患者基本情況給出科學的運動方案、飲食方案,輔助患者盡早恢復健康。
1.5 觀察指標 比較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的睡眠質(zhì)量評分、焦慮評分、抑郁評分以及臨床護理滿意度。1)臨床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90分;滿意,60~89分;不滿意,<60分。滿意度=(滿意+非常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2)通過采用SAS(焦慮評分量表)與SDS(抑郁評分量表)對2組患者焦慮情緒和行抑郁情緒實施評價,數(shù)值越低表示心理狀態(tài)越好。3)選用匹茲堡睡眠質(zhì)量指數(shù)(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評估2組患者睡眠質(zhì)量改善情況,數(shù)值越低表示眠質(zhì)量改善情況越好。
2.1 2組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100%,其中不滿意0例,滿意13例,非常滿意20例。對照組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82.61%,不滿意4例,滿意16例,非常滿意13例,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258 1,P<0.05)。
2.2 2組患者睡眠質(zhì)量評分比較 對照組患者睡眠質(zhì)量評分為(7.98±0.33)分,觀察組患者睡眠質(zhì)量評分為(4.55±0.22)分,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9.680 5,P<0.05)。
2.3 2組患者焦慮評分、抑郁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焦慮評分為(33.32±3.33)分,抑郁評分為(34.65±4.01)分,對照組患者焦慮評分為(46.30±4.31)分,抑郁評分為(47.32±3.55)分,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3.690 1/13.590 1,P<0.05)。
手術室屬于特殊場所,對于患者而言,手術室比較陌生,大部分患者在進入手術室之前以及手術過程中可能發(fā)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如恐慌、畏懼、不安,進而嚴重影響手術效果。所以針對手術室患者實施圍術期的有效且科學的護理具有重要作用。人性化護理屬于一種新型的護理服務模式[2],主要護理理念就是以患者利益為出發(fā)點,重視患者生命,予以患者心理與生理層面的術前、術中、術后等全方位護理服務,采取人性化護理服務可改善患者負面情緒,利于和諧護患關系的建立,予以患者舒適、安全以及溫馨的環(huán)境,促使患者以最佳狀態(tài)面對手術,同時也可提升醫(yī)務人員配合度,確保順利實施手術[3]。
本次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焦慮評分為(33.32±3.33)分,抑郁評分為(34.65±4.01)分,睡眠質(zhì)量評分為(7.98±0.33)分,臨床護理滿意度100%,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與常規(guī)護理干預比較,人性化護理干預用于手術室收治的患者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