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斯文 盤錦市中心醫(yī)院檢驗科 (遼寧 盤錦 124010)
內容提要: 目的:探究POCT血糖儀在血糖檢測中的臨床價值。方法:納入本院(2017年4月~2018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n=120)作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抽簽法為基準,分為觀察組(n=60,實施POCT血糖儀檢測)、對照組(n=60,實施生化分析儀檢測),對2組血糖檢測結果及檢測結果符合率評估。結果:血糖檢測結果:兩組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檢測時間: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檢測結果符合率:以2013版為標準,POCT血糖儀檢測結果符合率為98.33%(59/60)。結論: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檢測中借助POCT血糖儀檢測的臨床價值顯著不僅檢測準確率較高,且檢測所需時間較短。
糖尿病屬于慢性疾病且治療較為困難,臨床多通過控制血糖水平來控制病情,達到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的治療目的。現(xiàn)階段多借助生化分析儀對血糖水平進行檢測,但其所需時間較長,隨著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POCT血糖儀逐漸應用于臨床,其具有操作簡單、使用方便的優(yōu)勢,在臨床應用頻率逐漸升高,但臨床對其檢測結果準確性尚無準確定論,故本次隨機選擇120例糖尿病患者,實施POCT血糖儀對其血糖水平進行檢測,現(xiàn)對其具體檢測結果進行分析,并將課題研究結果做如下匯總。
納入本院(2017年4月~2018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n=120)進行研究,分為2組(隨機抽簽法),即每組樣本數(shù):60例。觀察組中,男33例,女27例;年齡35~75歲,平均(55.0±20.0)歲;病程1~8年,平均(4.5±3.5)年;伴心血管疾病患者22例,伴腦出血患者20例,伴高血壓患者18例。對照組中,男32例,女28例;年齡36~78歲,平均(57.0±21.0)歲;病程0.5~9年,平均(4.6±4.1)年;伴心血管疾病患者21例,伴腦出血患者17例,伴高血壓患者22例。細致分析、對比2組(n=120)基礎資料,P>0.05,具有可比性。該研究醫(yī)院課題上報倫理委員會,并獲得審批,患者均在家屬知情情況下,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①觀察組:POCT血糖儀,在檢測前詳細閱讀血糖儀操作步驟及要求,確保其處于正常狀態(tài)下,指導患者取坐位,對其左手中指皮膚進行常規(guī)消毒,使用一次性采血針采集其末梢靜脈血進行檢測,樣本均檢測3次,取平均值進行研究[1]。②對照組:生化分析儀,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3mL),將其放置于抗凝試管中進行離心(時間:5min),待其血清分離后進行保存,借助常規(guī)生化儀,采用電極法進行檢測,標本需于2h內檢測完畢,樣本均檢測3次,取平均值進行研究[2]。
①血糖檢測結果評估:對患者血清葡萄糖、毛細血管血糖、血漿葡萄糖、靜脈血糖檢測。②檢測時間評估:檢測至結果得出時間。③檢測結果符合率評估:以2013版為標準,對POCT血糖儀檢測結果符合率評估。
表1. 兩組患者血糖檢測結果對比(n=60,±s,mmol/L)
表1. 兩組患者血糖檢測結果對比(n=60,±s,mmol/L)
組別 血清葡萄糖 毛細血管血糖 血漿葡萄糖 靜脈血糖觀察組 7.41±3.22 7.62±3.04 7.06±3.21 7.21±3.18對照組 7.30±3.16 7.38±3.66 7.32±3.43 7.36±3.37 t 0.1889 0.3907 0.4287 0.2708 P 0.8505 0.6967 0.6689 0.8024
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數(shù)據統(tǒng)計,計量資料(血糖檢測結果、檢測時間)行t檢驗、以±s表示,計數(shù)資料(檢測結果符合率),行χ2檢驗、以n、%表示,2組數(shù)據資料,以P<0.05表示統(tǒng)計學差異。
表2. 兩組患者檢測時間對比(n=60,±s,min)
表2. 兩組患者檢測時間對比(n=60,±s,min)
組別 檢測時間觀察組 2.63±1.22對照組 28.75±4.15 t 46.7737 P 0.0000
120例患者血糖檢測結果評估,詳見表1。結果顯示:兩組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
以2013版為標準,POCT血糖儀檢測結果符合率98.33%,血糖濃度<(5.5±0.83)mmol/L檢出符合率100%(60/60),血糖濃度≥5mmol/L(1±20%)檢出符合率98.33%(59/60)。
120例患者檢測時間評估,詳見表2。結果顯示: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
糖尿病是以血糖代謝異常臨床主要表現(xiàn),臨床對該疾病治療方法、藥物劑量多取決于其血糖水平的高低。隨著近來糖尿病發(fā)生率的持續(xù)升高,血糖水平檢測已成為臨床常規(guī)體檢項目,且社會各界人士對其關注度逐漸升高。糖尿病好發(fā)于老年人群,飲食習慣改變、遺傳、肥胖等均為誘發(fā)該疾病的原因,臨床多通過血糖水平控制到達治療目的,有效規(guī)避其血糖水平持續(xù)升高,誘發(fā)其他疾病,臨床治療中需定時進行血糖檢測,故需尋求一種科學、準確率高、簡單、便捷的檢測方法[3]。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具有極高準確性,但其對臨床操作人員要求較高,POCT血糖儀現(xiàn)階段在臨床應用較為廣泛,其較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具有便攜、操作簡單等優(yōu)勢,但其在臨床檢測中易受到儀器、溫度、濕度等的影響,故需加強POCT質量管理。POCT質量管理體系包括室內、室間、定期對比3方面,在定期比對過程中,樣本例數(shù)、檢測結果范圍、樣本來源、檢測時間、抗凝劑等均對其準確性有一定影響,任何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差錯,均會影響檢測結果,故在對POCT質控管理匯總需嚴格把控,并按照規(guī)定定期進行測評,以確保臨床血糖檢測準確性,為臨床治療、診斷提供高質量參考[4,5]。研究結果:觀察組血清、毛細血管、血漿、靜脈4項血糖水平檢出率無對照組無明顯差異,待其檢測時間(2.63±1.22)min明顯低于對照組,且POCT血糖儀檢測符合率高達98.33%,該研究結果與陳娟等[6]具有極高相似性,故POCT血糖儀檢測價值得以證實。
綜上所述,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檢測中借助POCT血糖儀檢測的臨床價值顯著,對提高臨床檢測準確率,縮短檢測所需時間具有極高價值,值得臨床血糖檢測借鑒,且POCT血糖儀操作簡單,可隨時攜帶,縮短患者等待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