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齊盛
(大余龍威鎢業(yè)有限公司,江西 贛州 341518)
淺孔留礦法多用于民辦礦山開采企業(yè),對于提高工人生產工作環(huán)境效果非常好,改善了礦山工作人員的工作環(huán)境,進而提升了開采效率與質量。淺孔留礦法的適用范圍是礦石和圍巖穩(wěn)固,礦體厚度為中厚以下的礦體,一般為急傾斜礦體。淺孔留礦法的生產作業(yè)操作簡單、應用靈活、管理方便、可利用礦石自重進行放礦等優(yōu)點,因此,淺孔留礦法應用于中小型采礦企業(yè)。但是,也由于淺孔留礦法自身的特點,其開采損失率較大,中小型企業(yè)的利潤本身就低,損失率大更是會給企業(yè)的開采效率帶來更大的阻礙,同時還浪費國家不可再生資源。因而,如何降低開采損失率是目前應用淺孔留礦法的企業(yè)最應該考慮的問題。
應用淺孔留礦法回采時將每個礦體分成礦塊,又將礦塊分成礦房、礦柱進行回采,在回采的過程中,礦柱起到控制地壓的作用,留出一定的采空區(qū),當開采的礦體較薄時,那么大部分礦體就會被應用成為礦柱,會造成大量的礦產資源浪費,所以,必須及時進行回采,否則會造成大量的礦石資源浪費。
在進行礦山資源的開采工作之前,對礦山地質的勘察工作是進行開采工作的前提,但是在實際開采工作中,礦山資源的地理位置處于偏遠山區(qū)或者氣候條件較差的地區(qū),在礦山開采過程中,很可能由于外界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而使得礦山資源的質量慢慢下降。因此,在實際開采工作中,礦山地質的不斷變化也會影響礦山資源的開采率,或者由于安全等原因使得礦山資源無法進行回采,從而降低礦石的開采效率。礦山地質工作是影響開采率的重要影響因素,很多情況下,由于地質工作不斷處于變化中,地質工作程度較低,給礦山資源的開采工作帶來很多困難,增強了開采損失率。
淺孔留礦法多應用于中小型企業(yè)的開采工作中,但是由于中小型企業(yè)的成本低,沒有足夠的資金請專業(yè)的技術人員來做指導,在回采礦體的過程中,沒有根據礦體的具體實際情況來確定礦塊的結構參數,礦塊的結構參數選擇不當,會造成礦山的開采損失率提高。在不同的開采環(huán)境中,對于礦塊的結構參數有一定的要求,對于不同厚度、高低的礦脈,其高度要求也不一樣,而底柱的高度一般由礦脈的厚度來決定。另外,礦塊的長度也要根據礦石和圍巖的穩(wěn)固性來確定。因此,礦塊的結構參數選擇一定要準確測量,除了會提高開采的損失率之外,還會對礦石的貧化現象造成一定的后果。
在實際開采工作中,有很多開采公司由于監(jiān)管力度不夠大,很多工作人員沒有按照嚴格的開采順序或者開采工藝來進行,因而使得開采效率降低。中小型開采企業(yè)中,由于早期生產缺乏一定的資金流動,很多企業(yè)為了贏得較大的經濟利潤,急于求成,采用不適當的開采工藝或者不合格的器具,沒有按照嚴格的劃分標準來對礦產資源進行合理的劃分,在礦山資源中混入其他類型的石頭或者巖石,不僅會造成開采效率降低,同時還會造成礦石貧化率提高的現象。
淺孔留礦法是一種新型的技術,雖然多應用于中小型企業(yè)的開采工作中,但是在實際開采工作中,還是應當針對具體的開采情況,在原有技術的基礎上優(yōu)化和改進淺孔留礦法。比如說,在實際開采工作中,很多企業(yè)要依據礦脈的具體寬度與高度,適當調整礦柱的高度和采空區(qū)的面積大小,根據實際的采礦地區(qū)的地理位置和地勢情況做出具體的調整,使之能適應礦山實際開采工作的強度與進度。
勘察工作是礦山企業(yè)進行開采工作的前提條件,無論是大型國有企業(yè)單位,還是中小型開采企業(yè),對礦山地質的勘察工作都是必要的。對礦山地質的勘察工作是決定開采質量的決定性因素,如果前期勘察工作沒有做好,嚴重時還會導致礦產開采工作發(fā)生大規(guī)模的安全事故。而且,在對礦山地質的勘察工作中,還必須測量、觀察的數據具有較高的準確性,能夠為后期的開采工作提供數據支持,對礦體的形狀、厚度、品位變化情況等地質情況都要勘察清楚。
礦塊結構參數是決定開采質量的重要影響因素,必須根據實際的礦體結構確定礦塊的結構參數,礦體的傾角、厚度、穩(wěn)固程度、變化情況都會影響到礦塊結構參數的確定。因此,在確定礦塊結構參數的過程中,一定要綜合考慮這幾個因素的影響,還應該根據礦山的實際情況來合理調整礦塊的結構參數,使之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礦山地質情況。
合理的開采順序與工藝是影響開采效率的因素之一,在對礦山資源的開采與回采過程中,必須要有全局的規(guī)劃與設計,不可以為了自身的利益而枉顧開采方法的選擇。在實際開采工作中,有很多情況下,礦山企業(yè)都沒有確定合理的開采工藝與順序,沒有根據礦山的實際情況,或者是沒有根據淺孔留礦法的開采特點來合理確定開采順序。因此,為了降低開采損失率,企業(yè)要結合礦山的地質產狀等實際情況和淺孔留礦法的具體應用,確定高效的開采工藝,在保證開采效率的同時,又能高效的完成開采任務,從而降低開采損失率,提高礦山開采公司的開采效率,進而提升企業(yè)的利潤空間。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就非常重視礦產資源的開采和利用,我國很多大型機器和設備,還有火車的動力燃料,所以,礦產資源對國家的技術發(fā)展和進步起著推動的作用。本文針對淺孔留礦法如何降低開采損失率進行了探究,提出了幾點具體措施,在上述進行綜合的分析之后,企業(yè)要進行綜合的改變與應用,改進淺孔留礦法自身的應用,加強地質勘察工作,確定合理的開采工藝與技術,進一步降低開采損失率,提升企業(yè)的經濟效益,同時促進礦產資源在我國各行各業(yè)的綜合利用,尤其是提升我國中小型礦產企業(yè)的開采效率與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