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婕 劉峰 楊華
【摘要】目的 為查明村民家中聚餐發(fā)生食源性疾病爆發(fā)的病原。方法 根據《食品衛(wèi)生微生物檢驗》[1]的國家標準方法進行食品及腹瀉標本的沙門氏菌、致泄大腸埃希氏菌、副溶血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項目的檢驗。結果 從剩余飯菜(兩份豬耳朵)中檢測出希林登沙門氏菌。結論 該起食源性疾病爆發(fā)由希林登沙門氏菌引起。
【關鍵詞】食源性疾病爆發(fā);希林登沙門氏菌;生物檢驗
【中圖分類號】R4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28..02
1 材料與方法
2018年2月17日晚,謝X紅過70歲生日,邀請親戚在自家聚餐。2月18日1時薛X兵出現(xiàn)腹瀉、腹痛、發(fā)熱、頭痛等癥狀。到2月18日20時,聚餐的23人中有18人出現(xiàn)相同或類似癥狀?;颊叱霈F(xiàn)癥狀后到醫(yī)療機構就診,或用藥,經治療后除謝X霞癥狀較重轉縣人民醫(yī)院治療外,其余人癥狀緩解。
1.1 樣品
采集到肛拭子1份,嘔吐物1份,剩余飯菜樣品9份,共11份標本。未采集到其余發(fā)病人員嘔吐物、糞便或肛拭子。
1.2 培養(yǎng)基試劑與儀器
所用培養(yǎng)基中,7.5%Nacl肉湯、緩沖蛋白胨水、伊紅美藍瓊脂、B-P瓊脂、SS瓊脂來自杭州微生物試劑有限公司,乳糖膽鹽發(fā)酵培養(yǎng)基來自廣東環(huán)凱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半固體瓊脂培養(yǎng)基、堿性蛋白胨水、TCBS培養(yǎng)基、營養(yǎng)肉湯、麥康凱瓊脂培養(yǎng)基來自上海博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三糖鐵瓊脂來自青島高科園海博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全自動微生物鑒定儀為BD公司Phoenix100,培養(yǎng)箱為上海智誠分析儀器有限公司ZSD1300,均質為寧波江南儀器廠JN-400i。
1.3 方法
根據《食品衛(wèi)生微生物檢驗》[1]的國家標準方法進行食品及腹瀉標本的沙門氏菌、致泄大腸埃希氏菌、副溶血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項目的檢驗。
2 結 果
在兩份豬耳朵中檢出沙門氏菌。共分離出兩株菌種。其余標本中均未檢測出致病菌。
2.1 分離培養(yǎng)
2.1.1 樣品處理
剩余飯菜(包括2份豬耳朵)分別稱取25 g至分別裝有225mL 7.5%Nacl肉湯、225 mL BPW緩沖蛋白胨水、225 mL營養(yǎng)肉湯、225 mL 3%Nacl堿性蛋白胨水的均質袋中,用拍擊式均質器均質2 min。制備成1:10的樣品均液。
2.1.2 初步培養(yǎng)鑒定
將制備好的樣品均液及腹瀉標本按照《食品衛(wèi)生微生物檢驗》[1]分別進行沙門氏菌、致泄大腸埃希我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副溶血弧菌的鑒定。所有樣品中除兩份剩余豬耳朵外,均未檢測出致病菌。兩份豬耳朵從SS瓊脂平板中初步分離出兩株疑似沙門氏菌菌落,并接種營養(yǎng)瓊脂平板純培養(yǎng)保存菌種以備后續(xù)鑒定。
2.2 生化反應鑒定
挑取的兩株疑似沙門氏菌落分別接種三糖鐵瓊脂,先在斜面劃線,再于底層穿刺;接種針不滅菌,直接接種賴氨酸脫羧酶試驗培養(yǎng)基和營養(yǎng)瓊脂平板,于36℃±1℃培養(yǎng)24小時,同時分別接種蛋白胨水(供做靛基質試驗)、尿素瓊脂(PH:7.2)、氰化鉀(KCN)培養(yǎng)基,于36℃±1℃培養(yǎng)24小時,結果如表1。
初步生化鑒定表面該菌種為典型沙門氏菌。挑取營養(yǎng)瓊脂純培養(yǎng)的菌落用生理鹽水制備成濁度適當?shù)木鷳乙河萌詣游⑸锷b定系統(tǒng)進行鑒定。結果為沙門菌氏屬,可信度99%。
2.3 血清學鑒定
用衛(wèi)生部蘭州生物制藥所生產的沙門氏菌診斷血清進行血清學鑒定,A-F多價O血清(+)、生理鹽水對照(-)、O2(-)、O4(-)、O9(+)、O3(-)、HMA(-)、HMC(-)、HMD(-)、HE(-)、HG(+)、Hf(-)、Hm(+)、Hs(-)、Ht(-)、Hx(-)、H7(-)。經查抗原表該菌株符合希林登沙門氏菌。
3 討 論
2018年2月17日發(fā)生的一起在謝X紅家生日聚餐食用豬耳朵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爆發(fā)事件。此次流行病學調查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特點:中毒患者均有共同的進餐史;潛伏期短,發(fā)病急,病程進展快;發(fā)病癥狀主要為腹瀉、腹痛、惡心、嘔吐等;恢復較快,預后良好,無死亡病例,無續(xù)發(fā)病例。認為符合食源性疾病爆發(fā)的特點,并查出危險暴露食品。人員的發(fā)病與否和豬耳朵的食用與否吻合,確認危險暴露食品為豬耳朵,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OR值為14.667,95%Cl(1.161,185.235)P=0.038<0.05)。實驗室病原學檢驗,在剩余豬耳朵中檢驗出沙門氏菌,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相吻合。
參考文獻
[1] 《GB 4789.10-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金黃色葡萄球菌檢驗);《GB 4789.7-2013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副溶血性弧菌檢驗);《GB 4789.4-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沙門氏菌檢驗);《GB 4789.6-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致瀉大腸埃希氏菌檢驗).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