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佚艽
摘要:王安憶的長篇小說《天香》給上海文化的探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她用古典雋永的文字書寫市井俗情生活,充滿了人情的溫暖?!短煜恪芬悦髂r期為時間背景,以上海為地理背景,以大戶人家申家“天香園繡”的發(fā)展為脈絡,敘述了申氏家族四代人的沉浮。小說明顯受到我國古代明清古典小說的影響,尤其受到世情小說影響。
關(guān)鍵詞:《天香》;明清古典小說;繼承
王安憶新作《天香》一經(jīng)問世,就以其古典雋永的文字、娓娓道來的語言備受關(guān)注。仔細品讀《天香》,雖說這是一部當代小說,但字里行間蘊含著明清古典小說的氣息。本文旨在探究王安憶《天香》對明清古典小說的繼承,從人物情節(jié)的設置、日常生活的描寫、敘述語言的風格三方面來分析《天香》對明清古典小說的繼承。
一、人物情節(jié)的設置
(一)復雜的人物關(guān)系網(wǎng)
《天香》敘述的是晚明時期上海申家的“天香園繡”發(fā)展史,通過“天香園繡”的發(fā)展反映出晚明時期的社會風貌和申家?guī)状说某粮∽冞w。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天香》為了讓讀者對全書錯綜復雜的人物關(guān)系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在第一頁就展示了“天香院申家主要人物”,如圖1所示:
從這張人物關(guān)系圖中可以看出,雖然關(guān)系較之《紅樓夢》中的人物關(guān)系要簡單一些,但是還是可以看出基本框架與紅樓夢并無二致。申家的第一代,位于人物關(guān)系頂端的“老夫人”與《紅樓夢》中的史太君地位相仿,都是家族中的“老祖宗”。申家第二代是申儒世和申明世兩兄弟,如同《紅樓夢》中的賈政和賈赦。申明世娶了三房太太,其中三房小妾小桃和賈政的小妾趙姨娘如出一轍,為了一些蠅頭小利爭風吃醋,令人心生厭煩,其子奎海也和賈環(huán)一樣猥瑣貪婪。申家第三代申柯海和申鎮(zhèn)海,像是不同時期的寶玉,柯海如同就是寶玉前期稚氣未脫的樣子;鎮(zhèn)海性子沉穩(wěn),處事波瀾不驚,大徹大悟之后皈依佛門。申家第三代的女性形象也是活靈活現(xiàn)、多姿多彩,或是女工嫻熟,或是精通書畫,才情雖及不上大觀園中的女子,也可算是書香門第的女眷。申家從第四代開始子嗣凋敝,再加上之前第二代、第三代的玩樂,家道逐漸中落。
(二)由盛而衰的故事情節(jié)
《天香》一共三卷內(nèi)容,分別是“造園”、“繡畫”、“設?!?,從標題名字可以看出申家大家庭日漸衰微之勢?!霸靾@”一卷,申家極盡奢華,申明世中了進士,不僅破土造園,還大擺宴席。申家的“玩樂”不僅是因為卷首提到的“江南風氣”,更是為了所謂的“大家臉面”。為了面子,申明世在中秋宴上造出“香云?!钡摹笆⑹婪比A之景”,長子柯海造出“一夜蓮花”之景。在外人眼里,這些都是盛極一時的場景,讓人驚嘆。《紅樓夢》中也曾有過類似的奢華之景。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元妃省親一段,為了迎接元妃,花的銀子如海水一般,所耗費的人力物力更是難以計數(shù)。元妃省親之日更是“香煙繚繞,花彩繽紛,處處燈光相映,時時細樂聲喧,說不盡這太平景象,富貴風流。”
到“設?!币痪?,字里行間可以讀出天香園江河日下之感。明世的妻子申太太過世,賣了幾畝田才有錢辦喪事,申家人才初步有了危機感。獨具慧眼的蕙蘭有如《紅樓夢》中的“玫瑰花”三丫頭探春,看出了天香園和大觀園一樣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蕙蘭出嫁,家中沒有拿得出手的金銀財寶給她添置嫁妝,她也不稀罕,向嬸嬸討要了“天香園繡”的名號,設幔收徒。沒想到一語成讖,繡技果真成了日后申家的經(jīng)濟來源。
《紅樓夢》抄檢大觀園后,大觀園進入了“多事之秋”,繁華之景一去不復返。回觀申府和賈府由盛轉(zhuǎn)衰的過程,都是由子弟揮霍無度、坐吃山空造成的。
二、日常生活的描寫
先說《天香》中人物生活的主要場所——天香園。小說一開始就向我們說明了“江南造園”的風氣——不論是上任還是卸任都要大興土木,明世考中進士,理所當然地開始建園。明世非常用心,大費周章,兩年才建好了院子。院子的名字也是和哥哥再三商榷,明世認為“沁芳”俗,改為“天香”。
同樣,《紅樓夢》中生物活動主要集中在“大觀園”中。《紅樓夢》中對大觀園的描寫十分零碎,有三次集中描寫,第一次是賈政領(lǐng)著寶玉和一眾文人給大觀園中的建筑題匾額,第二次是隨著元妃省親的視野,欣賞了大觀園中極盡奢華之景,第三次是跟隨劉姥姥進大觀園的視野,欣賞了大觀園中“曲徑通幽處”的美景。第一次是總覽,第二次是大觀,第三次是細觀,此“三觀”向我們展現(xiàn)了我國古代園林的精美與精巧。
大觀園中的女子,個個都是德藝雙馨的女子,劉姥姥覺得她們是“天上下凡的仙女”。迎春擅棋,探春擅書,惜春擅畫,寶釵黛玉之才,更是難以描述,幾次組織詩社,都是“瀟湘妃子”與“蘅蕪君”奪魁,可謂是集天下女子才情于一身。天香園中的女眷雖不如大觀園中那般多,卻也個個不同凡響。小綢她在與明世決裂以后,把自己關(guān)在房中獨自做“璇璣圖”,把自己滿腹心事和對丈夫的深情畫在圖中,可惜她的丈夫并沒有讀懂她的心意?!疤煜銏@繡”的每一代傳人,都給“天香園繡”打上了屬于自己的烙印。申家女眷每一個都不可或缺,閔女兒通二十七路針法,是“天香園繡”的骨架;小綢加入的書卷氣息,是血肉;希昭以畫入繡,是軀干;蕙蘭更是賦予了它靈魂,甚至連蕙蘭的徒弟戥子和乖女,都注入了自己的一份心意。
在日常生活的描寫語段中,大戶人家的飲食也是值得關(guān)注的一個重要方面。《紅樓夢》中的食物涉及主食、點心、水果等諸多方面,讓讀者萌生吃一頓饕餮大餐的念頭。天香園中但凡大事小情,都會設宴慶祝,因此王安憶在《天香》中也在飲食方面頗多著墨。書中談及飲食涵蓋風味小吃、水果點心等類型,也寫了幾種別致的菜肴,比如柯海所說的“一兩銀子一個的雞蛋”、“下蛋的母雞是用人參喂養(yǎng)的,所以雞蛋就有一股參的香”,這不由得讓人想起劉姥姥二進大觀園時,鳳姐也同樣給她吃了“一兩銀子一個的鵪鶉蛋”。大戶人家的女子似乎都是孱弱的,都離不開“藥”的陪伴,藥也算作飲食的一種?!都t樓夢》中,寶釵服用的是“冷香丸”,一聽這名字就感覺出寶釵性格中暗藏的那股寒意,為了制成這“冷香丸”,需要用“海上仙方兒”,十分麻煩?!短煜恪分袥]有大段介紹各種藥方,有一種奇特的物品可以治病救人,那就是墨。小綢出身于七寶徐家,七寶徐家以制墨起家,小綢的嫁妝也就是幾方價值連城的墨,她把這幾方墨當作至寶。小綢向丈夫道出墨的秘密:“其間有珍料,麝香、冰片、真珠、犀角、雞白、藤黃、膽礬是說得出來的,還有多少說不出名目,早已經(jīng)失傳的!”在鎮(zhèn)海媳婦計氏生二胎血崩命懸一線之時,小綢急中生智,拼盡全力磕下一塊墨讓鎮(zhèn)海媳婦服下,鎮(zhèn)海媳婦起死回生,從那以后,鎮(zhèn)海媳婦和小綢的交情不是姐妹之情,而是如《三國演義》中劉關(guān)張三人出生入死、義結(jié)金蘭的兄弟之情。
三、敘述語言的風格
(一)敘事語言
《天香》的敘事語言吸收了來自明清古典文學的精華,在第一卷“造園”中,作者描寫彭家的奇石,這些奇石名為“玉玲瓏”、“三生石”、“含情”,這些名字在明清古典文學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如張岱的《西湖尋夢》就提及“三生石”及其故事。
明清時期,歷史演義小說逐漸衰微,世情小說逐漸興起。世情小說不像歷史演義小說熱衷于描寫氣勢恢宏的場面,而是用平淡的語言把生活中、家庭中的瑣事一一說明,在敘述家庭瑣事的同時,用主角的眼光把社會背景、社會環(huán)境敘述出來。《金瓶梅》是世情小說的開山之作,雖然取材于《水滸傳》,但與《水滸傳》敘述語言的轟轟烈烈完全不同,講述的都是西門慶一家人普通生活的瑣碎?!短煜恪返臄⑹?,很好繼承了明清世情小說敘事語言的精髓——平淡。王安憶交代了晚明時期上海的社會風氣、社會環(huán)境,表現(xiàn)出了塵世生活中的平凡樂趣。
敘事語言的繼承還體現(xiàn)在直接引用或者化用詩句。《三國演義》卷首直接引用明代楊慎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借敘述歷史興亡抒發(fā)人生感慨,其中的“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奠定了《三國演義》這本書的基調(diào)?!短煜恪分行【I初嫁,新婚燕爾之時柯海給她題了一幅對聯(lián):“點點楊花入硯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雙雙燕子飛簾幕,同聲相應,同氣相求?!边@幅對聯(lián)化用蘇軾《水龍吟·次韻卷質(zhì)夫楊花詞》和晏幾道《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對聯(lián)的內(nèi)容既寫出了柯海與小綢新婚的甜蜜狀態(tài),也預示著后來小綢因柯海納妾二人從此決裂的結(jié)局。
(二)人物語言
文學作品分為語言、形象、意蘊三個層面,語言是最淺的層面。《天香》中有關(guān)人物的對話語言描寫用的是古典雅致的白話文。《水滸傳》是白話語體成熟的標志,描寫人物對話時采用白話,并講究言簡意賅、少修飾,這點在《天香》小說中表現(xiàn)得也尤為突出。
《天香》刻畫了性格迥異的天香園女兒們,從柯海三次新婚之夜的描寫可以看出,柯海的一妻兩妾大不相同,柯海對他們的情感也不相同。第一次是與小綢成為結(jié)發(fā)夫妻,柯海的心中充滿了好奇與興奮,不停問妻子“怎么叫你”,宛如一個稚氣未脫的孩子。全書中,小綢的倔是她的標簽,在新婚之夜也得到了體現(xiàn),面對丈夫好奇的連續(xù)發(fā)問,她倔強地不回答,反而反問道“你娘怎么叫你”,不肯先說自己的乳名。第一個新婚之夜,柯海和小綢都是全心全意對待對方,也從語言中看出了柯海的頑皮和小綢的耿倔。第二次是娶閔女兒,柯海本是酒桌上玩笑中答應的婚事,卻無法反悔,心中懊惱,小綢知道他要納妾后從此與他決裂,更讓柯海傷心到了極點。他甚至忘記了這是與閔女兒的新婚,嘴里一直呼喚著“小綢”,足以見得他對小綢用情至深。小綢和閔女兒都沒有能為柯海生下兒子,所以柯海又納了一個妾,是從鄉(xiāng)下買過來的落蘇。小綢是大家閨秀,閔女兒是小家碧玉,落蘇像是鄉(xiāng)間無人問津的路邊花,她有些木訥又有些可愛。關(guān)于柯海第三次新婚之夜的語言描寫,更多著墨于小綢和閔女兒的對話,從這段對話中可以看出,小綢脾氣依然火爆,但已經(jīng)和閔女兒串通一氣、心連一片,認為柯海納妾與她倆無關(guān)。小綢和閔女兒的“無關(guān)”也是不一樣的,小綢是真的深愛柯海,痛恨他的不專一,沒有一心一意的柯海就寧愿不要;閔女兒對柯海沒有什么感情,柯海對待閔女兒更是薄情。
本文試探討王安憶《天香》對明清古典小說的繼承,從人物情節(jié)的設置、日常生活的描寫、敘述語言的風格三方面來分析《天香》對明清古典小說的繼承。復雜的人物關(guān)系網(wǎng)與《紅樓夢》大家族相似,情節(jié)也有相仿的痕跡;世情小說離不開對日常生活的描寫,《天香》雖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世情小說,卻也從申家日常生活出發(fā)來對晚明上海進行回顧,因此對生活描寫的片段不可被忽視;細讀《天香》語言,有淺淺的明清白話文小說的風格,無論是敘事語言還是人物語言,都有明清古典小說的影子。
參考文獻:
[1]王安憶.天香[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
[2]曹雪芹,無名氏.紅樓夢[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
[3]梅東偉.節(jié)日時空與古典小說敘事——以“三言”“二拍”為中心[J].民間文化論壇,2011 (03).
[4]孫曙.《天香》的“俗情寫作”[J].中國圖書評論,2011 (07).
[5]張新穎.一物之通,生機處處——王安憶《天香》的幾個層次[J].當代作家論,2011 (04).
[6]王春林.閨閣傳奇 風情長卷——評王安憶長篇小說《天香》[J].文藝爭鳴,2011 (18).
[7]肖太云.王安憶《天香》的兩縷香魂[J].小說評論,2012 (04).
[8]董蕾.海派前生,銹里錦心——解讀王安憶長篇小說《天香》[J].名作欣賞,2012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