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省蘇州市第三十中學校)
英語的學習方式與漢語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大部分的學生對漢語的聽說方式都已經習慣,但是在學習英語期間總是感到很吃力,尤其在聽的方面存在很多問題。教師在進行初中英語教學時,習慣采用中文教學的方式,忽視了聽力的訓練,學生的英語知識儲備不足,對英語文化也不夠了解,這就直接導致學生無法將自己置身于合適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生雖然能讀能寫,但是聽不懂的現象層出不窮。因此,在初中英語聽力教學時,構建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是非常重要的。在新形勢的影響下,教師也應當為學生提供更好的聽力訓練和學習機會,從而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
在進行初中英語教學時,聽力部分往往只是局限于播放錄音內容,播放完畢后學生照著教材學習,這種聽力練習的方式較為單一,很難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教師也無法進行全程的英語講解,除了在對課文進行講解時,其余時間都與學生進行漢語交流,導致學生失去了練習口語的機會。另外,學生在英語聽力能力方面基礎不同,水平也層次不齊,教師也做不到因材施教,采用統(tǒng)一的教學方式,不僅影響了高水平學生的發(fā)展,也使水平較低的學生無法跟上教學進度。并且,由于根深蒂固的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影響,在英語考試時,也不會設置過多的聽力題目,甚至有些根本不設置聽力考試。這樣一來,學生越來越不重視對聽力的學習,給聽力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困擾。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英語聽力無法做到短時間的提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學生對英語聽力的反復練習,更多的是需要對學生學習聽力的方式方法和技巧進行指導。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將重點放在了英語課文的練習上,在聽力方面沒有太多的關注。教師只是一味的布置作業(yè),讓學生去完成,這個過程中,學生對內容進行誤解也得不到及時的改正。這種教學方式,很難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能力,不講方法和技巧的方式只會事倍功半。
初中學生學習英語時,除了需要記憶基礎的英語知識外,還需具備實踐應用能力,主要體現在英語聽力上。學習英語的最終目標就是為了能夠與人進行熟練的溝通和交流,真正聽懂英語。但是當前英語的聽力教學,往往僅局限于卷面式的聽力訓練,對提高英語聽力沒有明顯的幫助,學生缺乏在實際中應用英語的機會。因此,在初中英語聽力教學中,應當增加英語實踐的機會。
若想要在英語聽力上有所提高,就需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聽力學習和訓練的機會,增加英語學習的文化內容,加強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儲備,讓學生英語聽力的學習和訓練變得更加簡單,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進而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明白英語聽力在學習英語中的作用和意義。在練習時,學生會遇到許多困難,這些都是正?,F象,教師要做到引導學生正確對待困難,敢于克服困難,給予學生全方位的鼓勵,讓學生有不斷進步的積極性。比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打電話情景訓練時,創(chuàng)設相應的電話情景,如需要直接通話的人不在現場,而要別人捎帶口信或記錄轉告。在情景訓練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學習掌握記錄信息的技巧,只寫重點信息,簡略記錄人名、電話號碼、信息的簡單詞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PPT展示相關圖片,圖片上展示的是邊打電話邊做記錄的秘書,忙碌但很開心的表情,激發(fā)學生學習氣氛。了解學生掌握相關電話用語,如Hello,this is...speaking?May I speak to...May I take the message for you?Your name please?Your telephone number...創(chuàng)設語言聽力環(huán)境,鍛煉學生的聽力能力。
在課堂上,教師應當積極開展英語交流活動,結合書本課文的內容,組織課堂口語交流,這一措施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還可以增強學生的口語能力,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老師還需要注意在課堂上減少使用漢語,盡量使用英語語言教學,這樣可以減少學生對漢語的依賴,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更加有助于提高學生聽力水平。
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在初中英語學習中要注重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建立適合學生的英語聽力訓練體系。結合多媒體設備的運用,設計多元化的教學內容,將枯燥的課文以更加生動直觀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方便學生學習。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不再將英語聽力訓練材料局限于文本上,圍繞教學內容,創(chuàng)造情境教學,讓學生進行表演,這也是一種聽力訓練的有效方式,讓學生感受到良好的教學體驗,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有限的,在進行英語聽力學習中,學生更加需要的是教師的指導,若想在短時間內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聽力方法和一些聽力技巧的指導。很多初中英語教師在日常聽力訓練中,只是單純地為學生講解課文中的知識點,忽略了聽力技巧的傳授,如教授給學生聽力技巧,可以快速讓學生理解和獲取聽力內容,進而提高聽力質量。很多學生在英語聽力訓練的過程中,都會傾向于聽清楚所有的詞句,但最后只能識別出個別的詞語,顧此失彼。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應提醒學生將聽的重點轉移到內容的主要涵義上,指導學生辨別音標符號,找出與內容有關的關鍵字。在聽力材料播放時,引導學生抓住重點部分和整段的大概意思,對信息進行合理的處理,促使學生可以根據材料中特定的語境推斷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容和觀念。同時,教師對聽力材料進行反復練習,對經常會涉及到的知識點進行總結和歸納,找出規(guī)律,讓學生可以掌握聽力技巧,輕松地融入聽力教學環(huán)節(jié)。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增加實踐應用環(huán)節(jié)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在進行英語學習的過程中,語言表達和交流方面比較弱,其中的原因是由于學生的聽力水平和口語能力較弱,因此,教師需構建自由的課堂環(huán)境,給予學生更多的英語實踐機會。例如,在完成有關聽力練習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聽力材料的不同,分角色展示聽力內容,描述材料中的具體細節(jié)和內容,一邊表演一邊口頭陳述,讓大家選出效果最好的一組,再由老師總結,以此讓學生在不斷的積累和鍛煉中,提升聽力水平和口語能力,進而提升學生英語的實踐應用能力。
英語聽力水平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對于初中英語教學而言,應該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不斷的改變,綜合學習技巧、方法和語言學習環(huán)境等,全方面地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營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著重于實踐教育,這樣可以更好地豐富基礎英語知識,提升學生聽力水平和口語能力,從而讓學生更好地獲取知識,為今后的發(fā)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