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劍華
古文是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新課改對學生古文閱讀數(shù)量和鑒賞能力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同時,在語文高考中,古文鑒賞類題目的分值也不斷加重。以新課改為背景,古文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被提到了新的高度。因此,許多新的教學方法都被應用到高中語文古文教學中來。但是,許多教師在古文教學中,對群文閱讀法的反應較為冷淡。那么,群文閱讀在高中古文閱讀教學中是否具有可行性?如何運用群文閱讀促進古文教學呢?筆者對此展開了分析探討。
群文閱讀指圍繞一或多個議題來選擇一組文章展開閱讀的方法。群文閱讀帶有組合閱讀、閱讀遷移、多文本閱讀的性質,但是它更多的是在遵循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基礎上,將相似或者有關聯(lián)的文章組合到一起,以學生為中心而展開的閱讀。群文閱讀可以擴大學生的閱讀量,開闊學生的視野,延伸學生閱讀眼界,豐富學生閱讀經(jīng)驗,提高學生閱讀興趣,讓學生讀的快樂,有所收獲??傊?,群文閱讀的知識性和主體性更強,它可以有效解決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讀的少”“讀不懂”等問題,從而不斷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
閱讀是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閱讀也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古文是中國特有的文化形式,是我國獨特文學的代表,也是傳統(tǒng)文化寶庫中最璀璨的明珠。許多古文中都含有豐富的哲學道理、文化思想和人生感悟,古文閱讀有助于人們修身養(yǎng)性、明理明善、知行合一。身為華夏兒女,不讀古文,就無法領悟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無法領悟中華文化的民族意識,也無法更好地發(fā)揚和繼承傳統(tǒng)文化。《完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要在中小學課程標準修訂中,增加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內(nèi)容的比重。”當前高中語文教材版本眾多,但是,不論是哪個版本的教材,古文都在其中占據(jù)了一定的比例,許多教師也對古文閱讀教學給予了高度重視。但是,由于古文的內(nèi)容和語言表達方式與現(xiàn)代有一定距離,所以,許多學生都感覺到古文晦澀難懂。在古文閱讀中,許多人經(jīng)常會感覺到無處下手,不知所措。立足于群文閱讀,開展多文本古文閱讀,可以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和知識積累,幫助學生形成文言語感,消除學生對古文的隔閡,促使學生更好增強古文感知能力。再則,群文閱讀最大限度地尊重和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它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還可以促使語文閱讀教學經(jīng)過量的積累發(fā)生質的變化。此外,群文閱讀也恰到好處地平衡了“高考”和“學生鑒賞能力培養(yǎng)”的關系。加上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研究和實踐已有了一段時間,所以,群文閱讀在古文閱讀教學中極具可行性。
群文閱讀教學流程大致如下:首先,提煉議題,明確閱讀主題;其次,整合內(nèi)容,依人或者依才選文;再次,拓展閱讀,領悟情感,小組合作,探究發(fā)現(xiàn),感悟情感,達成共識;最后,測試閱讀結果,進行評價反饋,注重反思總結。整體來看,群文閱讀主要分三部分,分別是選擇素材、集體建構和達成共識。其中,選擇合適的閱讀素材,滿足學生閱讀需求,是群文閱讀的基礎和前提。
那么,在高中語文古文閱讀教學中,如何確定群文閱讀的議題呢?筆者認為,為了確保群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必須要明確教學目標,即教學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然后,緊貼教學目標來提煉議題。如《荊軻刺秦王》閱讀教學的三維目標如下:(1)知識與能力目標:了解《戰(zhàn)國策》的有關知識,了解字詞句的含義,能夠讀懂文章,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的用法和意義,掌握文章大意。(2)過程與方法目標: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能力,引導學生用現(xiàn)代漢語復述文章內(nèi)容。(3)情感與態(tài)度教學目標是“學習荊軻在國家危難之際,至個人安危于不顧慷慨赴死的精神”。緊貼知識與能力目標,教師可以提煉和設置“古代記敘散文塑造人物的手法”的議題;緊貼過程與方法目標,可以“古文的詞類活用現(xiàn)象”或“我說荊軻刺秦”等為議題,讓學生通過說故事領會語言的魅力,掌握敘事藝術,理順故事脈絡;緊貼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教師可以提煉“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或“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議題,在議題中突出荊軻不畏強暴,舍生忘死的英雄主義精神,培養(yǎng)學生思想精神??傊?,古文群文閱讀議題形式多樣,內(nèi)容廣泛,題材豐富,教師可以從文章的結構形式、內(nèi)容形式、語言特點、人文內(nèi)涵、思想精神等方面提煉議題,并根據(jù)議題的內(nèi)容將其分為知識類、語言實踐類、策略方法類、概念認知類、情感品質類等等,盡量通過經(jīng)典議題和明確的分類讓學生把握文本內(nèi)容和主旨,掌握文本的思想,領悟文本的精髓。但是為了確保群文閱讀的質量,所提煉、選擇的議題要具有開放性、可討論性、延展性和遷移性。
選文是群文閱讀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群文閱讀活動得以展開的基礎。議題是選文的指南,選文是議題的支撐,只有內(nèi)容豐富、貼切而有深度的文章,才能證明議題的科學性,才能獲得深層次的閱讀感悟。要想為群文閱讀選擇好的文章,教師必須要明確選文原則:(1)以課程標準為根本,著眼于立德樹人的目標和我國主流價值去選文。(2)以學生為主體,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結合學生興趣愛好去選文。(3)以培養(yǎng)學生文學素養(yǎng)為指標,結合文本的審美性、經(jīng)典性和適用性去選文。只要明確了選文原則,選文就非常簡單了。首先,我們可以根據(jù)作者組文,即選擇同一個作者的一些文章讓學生開展群文閱讀。如學習《鴻門宴》時,可以“司馬遷的生死觀”為議題,將司馬遷的一些文章如《報任安書》《陳勝吳廣起義》等選到一起,開展群文閱讀。其次,教師可以立足主題選文,如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1第二單元學習的主要是古代記敘散文,文章與政治、外交密切相關,教師可以古代政治、外交或者“家國情懷”為主題,選擇《晏子春秋·內(nèi)篇雜下》《漢書·蘇武傳》《戊戌政變記·譚嗣同傳》(《飲冰室合集》第一冊)等開展群文閱讀。再次,在古文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還可以根據(jù)題材來組文。古文題材豐富,有小說、散文和詩詞等,散文有山水游記類散文和議論性散文,古詩有寫景抒情詩、詠物言志詩和邊塞詩,小說有抨擊制度、嘲諷世情和探討人性等等,按題材選文極具可行性。此外,古文尤其是古詩多意向豐富,而在語文考試中,意象鑒賞歷來是考試的重點。所以,在古文群文閱讀中,還可以根據(jù)意象選文。簡而言之,群文閱讀是一項綜合性的探究學習活動,而在這項活動中,選擇的文章事關探究學習的質量。所以,教師在選文時,要加強語文教學內(nèi)容諸多方面的聯(lián)系,選擇合適的主題和文章,為群文閱讀做好準備。
集體建構,是群文閱讀的重點。集體建構的重點是圍繞議題,提出問題或者讓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組織探究學習,開動腦筋,分享智慧,發(fā)表見解。同時,達成共識,是群文閱讀深入閱讀的表現(xiàn)。這里的共識不是指標準答案,而是在糾正思想謬誤的基礎上找出正確的結論同時掌握得出正確結論的方法。而所謂正確的答案,只要言之有理,皆可成立。讓學生集體建構和達成共識的方法有:讓學生自主閱讀,比較異同;問題導學,答疑釋惑;小組合作,發(fā)散思維;架構圖形,探索發(fā)現(xiàn);讀寫結合,有所領悟;拓展閱讀,梳理脈絡。如在學習《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時,教師可以“不同性格的水滸英雄”為議題,選擇了《花和尚倒拔垂楊柳》《武松大鬧飛云浦》幾篇文章讓學生開展群文閱讀。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主閱讀,比較幾位主人公在性格、處事風格方面的異同。然后,由教師提出問題:故事情節(jié)、人物形象和內(nèi)容主題的顯與隱都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你以為這幾篇文章最具審美趣味、審美價值的分別是哪一部分?什么導致了林沖、魯智深和武松三人性格差異的原因?然后,結合問題,讓學生開展小組討論或探究學習,自主解決問題,再讓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給出問題的答案。在學生探究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的態(tài)度,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合作學習、傾聽習慣,教導學生精誠合作,彼此尊重,促使學生形成量良好的小組關系。在學生給出答案后,由教師補充問題,再由教師從字詞、句式、篇章、結構、內(nèi)容、思路等方面,帶領大家逐一品鑒、展開精度,深入探討文章的內(nèi)涵,達成共識,或者讓學生開展拓展閱讀、讀寫練習,以升華學生的感悟。概括來說,群文閱讀集體建構的重點是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探究、思考和討論獲取知識。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要擺正好自己的地位,適隱適現(xiàn),同時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自主學習或合作、探究提供良好的條件,并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爭取讓學生獲得知識。
閱讀結果測試和教學評價,是群文閱讀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缺少了閱讀結果測試和教學評價的群文閱讀,其效能可能會大打折扣。通常來說,高中語文古文群文閱讀結果測試要包含以下內(nèi)容:學生對語言應用規(guī)范的掌握程度,對內(nèi)容的理解,對文本的整體感知,對相關知識的連接運用能力。如在《林黛玉進賈府》群文閱讀中,教師要重點考察學生對文本的整體感知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看學生是否對文本內(nèi)容、對象、主旨有一個整體感覺,能否從文本中提取隱含的多個有用信息,并對信息進行簡要概括,能否根據(jù)文本推斷或預測結果、結論,能否利用文本信息解釋生活中的問題。教學評價主要包括知識和技能評價,要側重來學生的古文鑒賞能力(情景體驗、語言品味、感悟與批判)和習得過程(學習參與度、知識掌握度)評價。客觀來說,群文閱讀在教學評價方面是不應該有標準答案的,因為它的范圍過于寬泛,評價主體不僅有教師,也有學生。在教學評價結束后,教師還要做好教學評價反饋,或者制作學生習得評價表,讓學生通過教學評價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在評價方面要尊重學生的感情,要以肯定和鼓勵性評語為主。
綜上所述,群文閱讀在古文閱讀教學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廣大教師要不斷努力嘗試古文群文閱讀教學方法,以群文閱讀打破單篇閱讀、常規(guī)閱讀給語文教學的局限,提高古文教學質量,以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