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富珍
在高中教材和語文閱讀教學中,小說占據了一定的比例。高中語文小說閱讀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通過閱讀豐富閱讀體驗,增加人生閱歷,獲得多樣感悟,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但是,結合實際來看,由于教學理念落后、教學手法單一、教學儲備不足,高中小說閱讀教學中還存在許多問題,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關注。
受應試理念影響,許多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都將語文知識積累當做閱讀教學的主題。在小說閱讀教學中,這一點表現(xiàn)的尤為明顯,比如,許多教師在小說閱讀教學中,都是先簡單介紹一下小說的背景、作者概況、故事主線,然后就是小說幾大要素和人物形象分析,最后就是主題概括,字詞句分析和學習。這樣的小說閱讀教學形式老化,很容易影響學生對小說的獨特性和美學價值的認識,難以激發(fā)學生閱讀欲望,也根本起不到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作用。
新課改指出,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要發(fā)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能動性,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深入學習。具體到小說閱讀教學中,需要教師做好閱讀指導,注重發(fā)掘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自主學習、快樂學習。不過,結合實際來看,許多教師在小說閱讀教學中,都只關注知識灌輸,讓學生被動接受,很少會關注學生的差異性和情感體驗,很少會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指導,這也影響了小說的教育功能,最終導致了小說教學效不夠理想。
根據新課標提出的語文閱讀教學三維 (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在高中語文小說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對小說閱讀教學進行宏觀規(guī)劃,對閱讀教學主體、方式、評價等進行全面規(guī)劃,制定能促進學生發(fā)展的閱讀教學計劃,將課程意識和教學目標貫徹落實到語文教學中去,為學生全面發(fā)展提供動力。然后,合理安排閱讀教學時間,為實現(xiàn)閱讀教學目標提供平臺。比如,在高一語文小說閱讀教學中,重點要發(fā)掘學生的閱讀興趣,調動學生閱讀欲望,選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閱讀素材,比如古代小說、近代小說、外國經典小說等,并對學生進行閱讀方法指導,以夯實學生閱讀基礎。在高二語文小說閱讀教學中,要適度放手,將課堂交給學生,同時采用多種教學手法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對學生疑難困惑處進行點撥,指導學生感悟小說背后的思想情感和人生哲理,以加深學生對閱讀的認識,使學生走向深層閱讀。在高三語文小說閱讀教學中,要鼓勵學生自覺選擇審美對象,積極開展審美活動,接受審美熏陶,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思維和批判能力。
與其他文體相比,小說在內容、容量、篇幅上都有其特殊之處,這也給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一定要求。高中語文教師如果知識儲備不足,無法體悟各種內容的小說,根本無法勝任小說閱讀教學重任。所以,作為小說閱讀教學的總設計師,高中語文教師要樹立學習意識,擴大閱讀面,延伸閱讀領域,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yǎng)。與此同時,積極參加各種教學研討會,并通過觀摩課、參觀學習、專題教研等方式,提高小說教學能力。在此基礎上,將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和經驗用到小說閱讀教學中來,通過閱讀教學內容和形式創(chuàng)新,解除小說閱讀教學的禁錮,提高教學質量。如在《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花和尚倒拔垂楊柳》一文應用到閱讀教學中去,講解林沖被發(fā)配滄州的來龍去脈,引導學生掌握故事的前因后果。當然,教師也可以先讓學生認真閱讀課文,然后結合影視劇中的林沖形象,讓大家討論一下,哪一個作品中的林沖更符合原著形象并說明理由,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作品的感悟,提高教學的層次。
高中生雖然具有了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但是,在小說閱讀中,如果缺少了教師的指導,一些學生會變得非常懶散,在學習上還會存在偷懶和盲目心理。為此,在小說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學生更多交流、提問、探究時間的基礎上,發(fā)揮教師的教學引導作用,做好閱讀指導,避免學生在閱讀方面的無效性。如在《邊城》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有時間去自讀、朗讀作品,讓學生通過文章閱讀了解故事大概。還要從從語言、人物形象、審美趣味等方面去解讀文章,并借助問題如 “文章如何表現(xiàn)湘西百姓的淳樸的?”“翠翠到了十五六歲,已經到了青春萌動的時期,文章是如何表述的?”或者讓學生說一說爺爺、翠翠、儺送等人的形象特點。這樣借助問題不僅可以增進師生互動,還可以確保學生在閱讀方面的目的性,增強學生閱讀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在高中小說閱讀教學中,教師只有從實際出發(f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通過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法創(chuàng)新等完善教學,優(yōu)化教學指導方式,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實現(xiàn)閱讀教學目標,促使學生真正提升語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