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山職業(yè)技術學院)
我國于2003年4月啟動了國家精品課程建設,2011年國家教育部倡導建設國家精品開放課程。在此號召下,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也在各大高校如火如荼的展開。營養(yǎng)與膳食是一門研究膳食、營養(yǎng)與人體健康之間關系的學科,其對于促進人體健康、防治疾病、提高生命質量方面都有積極作用。通過這門課程的設置,讓學生能夠運用相關知識將營養(yǎng)評估、營養(yǎng)教育和營養(yǎng)支持等貫穿于護理服務中,以合理引導患者的健康飲食行為,促進患者疾病的康復。為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加強營養(yǎng)與膳食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勢在必行?,F就精品視頻公開課的特點及建設面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圍繞我校營養(yǎng)與膳食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的探索與實踐展開論述。
精品視頻公開課是一種新型網絡教育資源,以大學生為主要服務對象,同時也向社會大眾免費開放,具有不受時空限制的特點,以網絡作為傳播載體,學習者可以隨時隨地觀看,突破了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同時,這種方式可以完全真實地再現教學過程,教師講授和課堂討論等環(huán)節(jié)都是在精心設計和組織下完成,教師的教學技巧精湛,師生間的互動良好,學習者觀看時尤如身處其中,教學效果事半功倍。但當前,視頻公開課建設還面臨諸多問題,如相關學習支持服務相對薄弱,除了視頻講授,未能向學習者提供相關的拓展學習資料(講義、電子課件等)。又如,視頻制作欠佳問題,拍攝環(huán)節(jié)受噪音、照明等因素的影響大。再如,對于授課教師的知識產權等缺乏有效保護,以上問題的出現,影響著精品視頻公開課的建設。
1.視頻公開課的前期準備
學校的大力支持是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的有力保障,同時科研團隊建設也是其中最為關鍵的環(huán)節(jié)。視頻公開課主要由以下成員組成:
(1)組織工作人員主要負責調配相關資源,在團隊中發(fā)揮組織、協調和后勤保障作用。
(2)主講教師(5人左右)主要負責對教師內容的篩選,并根據不同教師的教學優(yōu)勢完成各自的教學資料制作、教學設計等工作。
(3)視頻制作人員主要負責現場拍攝及后期編輯工作。
(4)網絡建設人員主要負責視頻公開課的網絡平臺建設和后期維護。各個成員分工合作,各司其職,為視頻公開課的建設提供了人力保障。
2.教學內容的選擇
教學設計是建立在原有成熟課程的前提下,想要在在眾多視頻公開課中綻放光彩,教學內容的選擇是最為核心的關鍵,以往內容選擇更多的注重豐富性和實用性,而忽略全面性和邏輯性,缺乏創(chuàng)新。對學生調查發(fā)現,學生更傾向于視頻公開課的內容為正常授課的知識拓展,時間控制在30分鐘更易使學生接受,且學生更看重知識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時,結合營養(yǎng)與膳食的課程教師安排,學生對于各個章節(jié)的重要程度排序如下:第三章(平衡膳食)、第五章(臨床營養(yǎng))、第二章(各類食物的營養(yǎng))、第一章(各類營養(yǎng)素)、第四章(社區(qū)營養(yǎng))。綜合以上,立題選擇以科學性和啟發(fā)性的原則,內容選擇以時間適宜、凝聚精華、生動新穎為原則,力求在滿足學習者學習需要的同時,最大程度地提升教學內容的趣味性,以激發(fā)學習者的學習興趣。
3.教學方法、手段的創(chuàng)新
由于我國視頻公開課建設還處于探索階段,課程的表現仍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以教師講授為主,對于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問題意識培養(yǎng)力度不夠,教學過程缺乏學生獨立思考及師生間的良性互動,教學氣氛單調沉悶。因此,我們積極倡導開放而思辨的教學方式,借助多媒體與板書相結合的教學手段,教師在講授的同時,層層遞進向學生提出各個值得深究的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并組織學生小組討論,教師從旁引導,從而將更為深入的授課內容延伸出來,營造積極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真正實現教學相長。具體可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CBL(案例式教學法)、PBL(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RBL(探究式教學法)等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探究能力。視頻公開課建設過程中應積極鼓勵教師大膽創(chuàng)新,發(fā)揮個性,增強教學的靈動性。另外,授課教師自身應注重綜合素質的提升,廣泛了解學科發(fā)展的動態(tài),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為教學的開展提供知識儲備和能力儲備。
4.加強學習支持服務
為進一步提升精品視頻公開課的教學效果,主講教師在制作風格統(tǒng)一的課程講義的同時,還要為學習者準備一些輔助學習資源,如習題、參考書等資料,以增強學生對于知識理解的深度和廣度,有效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我們在實踐中不難發(fā)現這樣的問題,雖然精品視頻公開課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但對于在線學習者來說,還是無法與主講教師實現互動,對于學習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無法得到主講老師的指導。因此,視頻公開課線上互動機制的構建也應提上日程,可由專人對學習者提出的問題進行有效梳理,及時反饋給主講教師,教師針對其中的重點問題和難點問題加以解答。
5.視頻公開課的錄制和后期編輯
視頻公開課的錄制和后期編輯應嚴格遵照教育部2011年5月發(fā)布的《視頻公開課拍攝制作技術標準》執(zhí)行。以專題形式呈現,合理控制每講時長(30~50分鐘)。為確保課程教學活動的全面呈現,應設置三臺高清攝像機,分別拍攝教室全景、主講教師中近景、學生畫面。相關拍攝人員拍攝前應積極與教師、學生做好良好的溝通,并科學評估現場燈光、音響、機位分布等因素,確保拍攝畫面的清晰度。學生應保持飽滿的精神面貌,端正坐姿,認真聽講。教師應著裝得宜,保持專業(yè)嚴謹的教學態(tài)度和良好的教學儀態(tài),運用激情的教學語言、恰當的肢體語言講授教學內容。另外,加強后期處理,合理對鏡頭進行切換剪輯,適當運用特效,統(tǒng)一畫面色調。授課教師也應積極參與到后期視頻的剪輯中,提出合理剪輯意見,以便更好地展示課程內容,增強視頻公開課的教學效果。
6.視頻網站建設、宣傳與推廣
為了對視頻公開課學習提供支持服務,同時實現主講教師與在線學習者的互動,應加強視頻公開課程網站建設,在網站上及時更新相應教學視頻、教學資料,創(chuàng)建一個良好的師生互動平臺,并加強對網站的宣傳和推廣,科學管理網站,為社會大眾提供更為豐富的優(yōu)質學習資源和途徑。
隨著世界范圍內開放教育資源運動的開展,高等教育與互聯網的密切結合正在推倒高?!爸R的圍墻”,知識共享在網絡媒介的傳播下從星星之火演變成燎原之勢?;诖吮尘跋拢咝>芬曨l公開課建設要在課程設計、精選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供學習支持、視頻制作等方面下足功夫,以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傳播先進文化、培養(yǎng)社會公眾科學素養(yǎng)的社會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