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玲
通過運用知識鏈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掌握知識,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尤其是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不斷地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和辯證思維能力。此外,通過問題鏈的教學方式,將知識連續(xù)性地展現(xiàn)出來,將書本中的知識轉化為具體的問題,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注意力,使得學生主動思考找尋答案,使得學生的思維更加靈活和深刻。
第一個原則,把握教學重點,設計問題鏈。問題鏈的設計,需要緊緊圍繞文本內容,把握好教學的重點,并且不忘教學任務和目標,這樣才可以設計出獨特的問題鏈,千萬不可以隨意盲目地設計問題鏈??傊?,問題鏈的設計要牢牢把握教學重點,圍繞教學目標,這樣才不會造成課堂上學生覺得問題過于淺顯容易,而不想參與思考與討論,使得課堂氛圍低沉,課堂學習效率低下。第二個原則,問題鏈要解決教學難點。教學難點就是學生不太容易理解和掌握的關鍵性的問題。一般而言教學難點會讓一部分學生退縮不前,由于沒有很好的引導,使得學生直接忽略這個難點,不利于課程目標的達成和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老師應該針對教學難點進行相關的問題鏈設計,使得學生可以突破難題和障礙,學有所得。通過問題鏈的設計引導學生,突破讓學生和老師頭疼的難點。
老師上課,要以文本為基礎,以文本為依托,以文本為載體。有些老師由于缺乏對文本的深入細致的解讀,而使得課堂的問題設計環(huán)節(jié)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想要有好的教學設計、精妙的問題鏈設計,老師就不能粗略地去了解分析文本,不能僅僅浮于表面而不深入解讀,老師要通過扎根文本,通過感受文本自身的魅力,從而使得思想和解讀源于文本又高于文本,從而設計出精妙的問題鏈。例如,在學習《蘭亭集序》這篇哲理豐富,言辭優(yōu)美的文章時,不同的老師會有著不一樣的切入點和問題鏈設計。但如果從“蘭亭之樂,蘭亭之痛,蘭亭之悲”這條線索進行展開,進行問題鏈設計,可以更好的抓住整篇文章的關鍵,讓學生對這篇優(yōu)美的散文有著更加深入和統(tǒng)籌的了解和掌握。一個精彩絕倫的課堂,是要在基于對文本深入分析挖掘的基調上,設計精彩的問題鏈,才能呈現(xiàn)出來的。
問題鏈,一定是要環(huán)環(huán)相構,逐層遞進的。老師要充分的運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來設計一個具有邏輯性的問題鏈。問題鏈就是由一個一個的問題組成的一個問題群,這些問題既要相互區(qū)別也要相互聯(lián)系,使得問題和問題之間的組合達到一個一加一大于二的教學效果。問題和問題的關系,可以是原因和結果的關系,可以是遞進的關系,可以是總分關系,還可以是并列關系等等,通過問題間的關系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掌握教學內容。例如在學習《駱駝祥子》這部名著時,在祥子買車這個節(jié)段,可以通過如何攢錢,如何運營,為何一無所有等問題的逐層遞進,構造一個清晰又充滿邏輯性的問題鏈,使得教學內容源于課本又高于課本,由表及里,由淺到深,引導學生深入了解掌握課本。
老師要將切入點準確地找到,因為切入點的精準與否,會影響整個教學的質量與效果的高低和好壞。好的教學切入點,就是找到這個點,就能夠將文章的人物形象特點,文章主旨,文章的寫作結構都能清晰地分析好,使得一篇長長的文章就像庖丁解牛一樣,在讀者的眼中結構清晰。那么在語文課堂的問題鏈設計,就應該從文中最好的切入點開始,從而進行問題鏈的設計,可以很好地統(tǒng)攝整個語文課堂。比如,在學習《醉翁亭記》這篇文章的時候,可以以文章題目作為切入點。這篇文章就可以以“醉”為一個很好的切入點:第一,醉翁指的是誰;第二,除了醉翁本人還有誰醉了;第三,為什么會喝醉;第四,在哪里喝醉的;最后在哪一年發(fā)生的喝醉事件。由這幾個問題進行展開學習,使得教學緊扣文章,讓學生在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和找尋中,更好地從整體把握文本。當然,文章的切入點是五花八門的,老師也可以通過主旨句來進行切入,以文章的結構作為一個很好的切入,以文章的重要情節(jié)來進行切入,不同的切入點,都會帶給學生不一樣的體驗。通過不斷地創(chuàng)新切入點,學生融入課堂,提高對文章的整體的把控力;通過問題鏈,教師更好地統(tǒng)攝語文課堂。
總而言之,老師要及時的調整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重視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和問題設計能力的提升。因為問題設計的好壞會影響學生思維的廣度與深度。老師通過立足文本,進行問題鏈的設計和運用,用問題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參與性,在日常工作的潛移默化中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能力和辯證思維能力。希望通過高中語文綠色課堂問題鏈的設計研究,使得語文的課堂效率不斷提高,老師和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學習能力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