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西海岸新區(qū)弘文學校)
要善于協(xié)調合作和諧是當代社會的主旋律,合作是當代社會的顯著特征。一個不善于協(xié)調和合作的教師,班主任工作不會有出色的成績。我們的教育對象,處在一個非常復雜的社會生活環(huán)境中,時時刻刻接受多方面、多層次的影響。教師影響施加的如何,取決于力的平衡。教師在多大程度上能夠成功,取決于教師在多大的層面上協(xié)調平衡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對學生潛移默化或施加影響。一個會做工作的教師,會調動各個方面的因素來實現(xiàn)自己的教育教學目標。有不少教師個人素質很好,但缺乏合作精神,與別的教師關系處理的不太融洽;有的很有敬業(yè)精神,但卻不愿意“問策”,與校領導不相往來;有的專業(yè)素質很高,但不太容入于社會,和學生家長溝通較少。如和家長建立某種經常聯(lián)系的渠道,來共同引導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的方式很多,如卡片、便條、電話、家長會及家訪等方式經常與家長保持著勾通和聯(lián)系。讓家長隨時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和表現(xiàn)。雙向溝通的好處是:一是便于步調一致地引導學生成長進步;二是教師通過深入了解學生,隨時調整和改善自己的教育方法和策略。那么加強訓練小組合作的活動之一是開展班級足球賽,一般組織學生以個人為單位進行獨立訓練與學習,這樣的合作模式導致學生出現(xiàn)錯誤卻不自知。而小組合作學習的出現(xiàn)可以有效改善這一情況,為傳統(tǒng)教學注入新的活力,有助于增強師生、生生間的互動交流,提升學生的協(xié)作能力。同時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足球競賽主要的形式就是小組合作,這樣有助于學生激發(fā)自己的斗志,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逐漸的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如自己的反應比較快,身手比較敏捷那么就適合做一個守門員,只有在每一個位置上進行了嘗試之后,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定位。類似的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團隊的合作能力,也可以讓學生及時的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這就要求我們的班主任,在掌握全班學生基本情況的前提下,不斷摸索,不斷積累,靈活運用不同的管理辦法,切忌生搬硬套或千篇一律。在管理上有許多立竿見影的辦法,但最好最持久的辦法,就是把學生帶到這樣一個境界:他們不想讓你失望,如果學生們尊敬老師,感到老師很關心他們、真的想盡辦法幫助他們,他們可能就不會再制造麻煩了。我想,如果這樣,雖然還會有紀律上的問題,但問題會少的多,解決起來也就容易多了。
立世德為首,立德育為先。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靈魂,是學生健康成長和學校工作的保障。而當前由于國內經濟的轉軌變型,使國人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發(fā)生急劇的變化,各種意識彼此滲透,諸多思潮相互激蕩。技校德育工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用歷史的眼光、辯證的思維,對新形勢下技校德育工作進行再認識。目前,素質教育在“技能培養(yǎng)”的圍困下,仍然沒有走出固定模式思考的泥潭。很多學生和家長認為只要學好專業(yè)課就好了,德育課都不重要,只是學習累了的時候的一種放松,可以上也可以不上,對以后的發(fā)展沒有多么大的關系。其實這種觀念是錯誤的。還有一些學生因為一些原因,有點抵觸上德育課,如說是因為肥胖而缺少自信心,或者覺得自己的能力差,害怕在別的同學面前丟臉而不敢與老師進行互動。對于以上出現(xiàn)的情況老師應該區(qū)別對待,不同的學生應該采取不同的引導方式。把握方向,科學實施,讓德育滲透在教學中真正落實。德育滲透并非是把德育內容賦予到知識上、強加到知識上,而是靠教師去挖掘知識中蘊涵的德育因素,利用有效的教學技巧、豐富的教學手段,在遵循教育教學規(guī)律、遵照課程標準、保證教學計劃完成的基礎上,根據教學內容、學生特點進行有目的、有意義的實施。同時,教師還要把握好科學的實施原則,要充分備課、吃透教材,有目的地確立每學期、每節(jié)課的德育目標,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認知規(guī)律,層次清楚、有條不紊、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進行,避免張冠李戴、牽強附會,走形式主義。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有效手段之一,人們可以通過語言傳遞自己的想法,表達自己的觀點,當然在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互動也有許許多多的辦法,如圖像交流,動作交流,語言交流,相比于其他而言,語言交流是最為直觀、明了的。試想一下,如果一節(jié)課都是靠老師乏味的讀著課本的知識,學生在講臺下面聽講,這樣的學習效率會有多高,而且有幾個學生能夠全神貫注的將整節(jié)課老師所講的內容記下來呢?大人都不一定能夠做到,何況小學生呢。所以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形象、生動的語言教學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容易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以及對問題的思考。趣味語言可以激活課堂氣氛,調節(jié)學生情緒。學生心情舒暢地學習與惶恐畏懼地學習,其效果是大不相同的。幽默是人際關系中不可缺少的“潤滑劑”,人們都喜歡幽默的交談者,喜歡幽默的話語。一說起數學課堂趣味語言的使用,大家的一個想到的就是幽默語言的使用,當然在我們生活中,趣味語言的恰當使用,可以緩解氣氛的尷尬。與此同時,在課堂上使用幽默語言學生會感覺到愉快,學起知識來也不是那么的乏味,無聊。幽默的語言能夠增添課堂的趣味性,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更加容易接受知識,學的更快,效率更高。這不失為一種提高課堂效率的好辦法。具有幽默感的教師一走進學生中間,學生就會感到快樂,溝通也就順暢了。幽默的語言能增添講課的趣味性和生動性,扣住學生的心弦,活躍課堂氣氛。保持學生大腦的興奮,消除學生的疲勞和緊張。同時在課堂上有的同學不認真聽講,批評的幽默化既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能提醒他上課要認真聽講,真是一舉兩得,也避免了學生的抵抗情緒的產生。當學生犯錯誤的時候,不是直接的指出學生的不對,然后劈頭蓋臉的批評,而是心平氣和的之處學生的錯誤,并告訴他為什么錯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可以使用幽默的語言,緩和氣氛。
每一個優(yōu)秀的班級都應該有自己評判優(yōu)劣的標準,而且這個標準不是一成不變,是隨著班級的狀態(tài)而不斷的發(fā)生著變化,及時更新。那么從這個評判標準中很明顯的看出與別的班級的與眾不同。學校的教育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能提出問題,形成獨立思考,并且發(fā)展成為創(chuàng)造的智力。班主任應該注重對學生民族文化精神的培養(yǎng)和訓練,嘗試著讓學生學習兩種以上民族樂器。或者是讓學生練習一些修身養(yǎng)性的東西,如書法,毛筆字,鋼筆字等。一個優(yōu)秀的班級必然有其特色所在,優(yōu)勢所在,風格所在。班主任則是實踐的主體,只有班主任有了這種創(chuàng)新意識并實踐,沒有辦不出特色的。創(chuàng)建特色班級的關鍵是要有團結的氛圍,一個有凝聚力的班級是大家都喜歡的。當班上所有的學生都感到自己是這個集體光榮的一分子時,他就喜歡呆在那個集體里并努力做到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