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春花
通常來說,學生進行課前預習是為了在學習新課之前可以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學生按照教師布置的預習任務,在課前進行自主預習。這樣做的好處在于學生預習課文發(fā)現(xiàn)了難處,可以在上課的時候通過向教師提問得到解答,做到心中有數(shù),同時在上課的時候?qū)τ谡n堂的重點也能有及時的反映和一定的把握。學生通過課前預習可以達到高效的學習。小學的語文基礎關系到學生未來語文學習的好壞,所以在小學階段就需要抓緊小學生的語文學習,從課前預習入手,加強小學生的語文教學效率。
課前預習行為是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第一步。學生在所有科目的學習中,必不可少的都有課前預習的環(huán)節(jié)。這樣可以保證學生在熟悉課文的基礎上,了解作者的信息和文章的內(nèi)容,以及對于課文的一些疑問,在通過閱讀了這些基本信息之后,都有了很好的了解。那么在第二天上課的時候,學生就會感到學習課文的輕松,以及對課文掌握的自信。因為前面的良好預習使得學生在后面的學習中對課文有一定的了解,學生學習起來相比沒有預習狀態(tài)下的學習會輕松許多,同時教師也會感覺到學生預習過后的良好學習狀態(tài),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會感到教學的輕松。所以課前預習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教師就需要做好學生課前預習的引導工作,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覺學習,從而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效率,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現(xiàn)在小學生在課前預習中存在著一些問題。我們都知道,只有強大的學習興趣才會讓學生有足夠的動力進行學習,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F(xiàn)在許多小學生往往只有課前預習的習慣,卻沒有課前預習的興趣,這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導致學生在進行課前預習的時候沒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同時有些語文教師也沒有正確地認識到課前預習的重要性,對學生課前預習的指導不足,所以學生在課前預習的時候也沒有用心地預習,這樣,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就會因為學生的學習情況感到課程教授的難度,就會放慢速度來進行講課,這樣就會影響到教師的教學進度,同時也會影響到教學內(nèi)容的講解。
學生課前預習的方法不正確,也是現(xiàn)在比較普遍的一個問題。課前預習是為了掌握學習的內(nèi)容和知識要點,所以學生需要采用正確的預習方法才能掌握預習的要點。但是目前很多小學生的預習方法是存在問題的,所以預習的效果不理想,導致學習的知識不完整,給學生的整體學習帶來不好的影響。所以教師需要針對這些問題,教育學生學會正確的預習方法,使得學生的預習水平能達到理想的狀態(tài)。許多學生在預習的時候沒有真正的看進去,導致教師在課堂教學的提問中,學生無法回憶起預習的內(nèi)容,這是因為學生在預習的時候沒有深入理解課文,沒有將課文中有問題的地方標注出來,等著第二天上課的時候進行解決,而是粗略地進行課文的閱讀,認識一些生字詞,覺得這就是預習好了課文。也就是說,許多學生在預習的時候只停留在表面,沒有深入地進行預習。
教師要激發(fā)學生課前預習的興趣,才能使學生自覺自主地進行學習,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所以,教師在進行學生課前預習的引導時,要十分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這樣才能有效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同時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和學生多多地溝通交流,通過交流,知道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哪,從而可以對癥下藥,激發(fā)學生的預習興趣。比如說在學習《九寨溝》一文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來引起學生對九寨溝的好奇心,充分地激發(fā)起學生對于課文的興趣,就可以使學生自覺主動地預習課文,這對于之后的教學就有了很好的鋪墊。讓學生在對課文充滿興趣的狀態(tài)下學習,能取得相對較好的效果,同時在預習時候碰到的問題,學生也會在第二天的課程教學中得到解答。
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可以有效的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教師要主動地和學生做朋友。這樣學生就可以對教師更加親近。教師在和學生交流的過程中,也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教學中的問題。因為每個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等都存在差異,所以教師應該根據(jù)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來進行教學。教會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學習情況制定預習計劃,并請家長幫忙監(jiān)督,然后慢慢地做到不依靠家長,自己自覺地完成預習任務。教師需要根據(jù)教學的內(nèi)容合理地指導學生的預習行為,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從而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
總之,語文教師需要重視對學生課前預習部分的教學,要教會學生正確的預習方法,從而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合理地指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培養(yǎng)學生預習的習慣,使學生自覺地進行預習,從而有效提高語文教學的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