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鴻飛
作為一個出生在農村的人,小時候,城市代表了筆者對美好生活的全部向往,那里高樓林立、道路整潔、生活豐富又美好。工作后,走過了大都市、省會城市和小城市,不免思考,城市到底代表了什么?城市又有哪些基本功能?
春節(jié)期間,去位于紹興市的岳父家,全程幾乎是“隧道+高架+高速”,一個小時就可實現(xiàn)點對點的通勤;乘坐高鐵不用20分鐘,加上地鐵換乘也就一個半小時。便捷的交通條件,拉近了城市與城市之間的時間距離。有了便捷的交通,城市就會融入更大范圍、更高質量的經濟發(fā)展圈子,否則就會自我封閉,發(fā)展也必然會落后。由此想到,便捷通暢的對外交通是城市必備的核心功能,綜合交通樞紐是城市的對外開放門戶,應該成為城市的標配要素之一。據(jù)了解,紹興市正在規(guī)劃建設高鐵北站TOD綜合體,位于紹興北站周邊區(qū)域,規(guī)劃總用地面積35萬平方米,建設換乘中心、旅游服務中心、會展中心及科創(chuàng)中心等。
春節(jié)當天,陽光燦爛、暖意洋洋。岳父家附近有一個洋涇湖公園,是在天然湖泊基礎上“修飾”而成,湖邊水道上建有造型獨特的過道便橋,岸邊綠花品種繁紛、喬灌相襯,湖、橋、花交相輝映,很多人攜妻帶子在此游玩。城市是人的集聚地,城市功能應該服務于人的發(fā)展和人的生活。由此想到,為居民提供茶余飯后的休閑放松場所也是城市的重要功能,城市綠心和方便的綠道游憩圈應該成為城市的標配要素之一。中國生態(tài)觀講究天人和諧、生生不息,城市發(fā)展要把生態(tài)優(yōu)先、綠色發(fā)展作為基本遵循。據(jù)了解,紹興市正在打造城市中央公園,以原鏡湖城市濕地公園為主體,對標中國經典“城湖”核心特色空間,打造集“山—湖—島—堤—塔—橋”為一體的紹興城市核心區(qū)生態(tài)人文休閑園林。
筆者的老家在山東濰坊。華頓經濟研究院連續(xù)四年發(fā)布中國城市百強排名,濰坊市經濟指標排名位居全國40位,僅為一般偏上,算不上高。向別人介紹濰坊時,經常聽到“哦,濰坊,放風箏的地方”這樣的回應,可見濰坊在全國的知名度可謂不小。究其原因,濰坊市借助每年一次的國際風箏節(jié),打響了風箏牌,把風箏、鳶都等文化內涵嵌入到了城市形象和城市品牌之中,通過一根小小的風箏線極大地放飛了城市品牌。從經濟價值看,濰坊全市風箏產業(yè)銷售產值只有20億元左右,與1萬多億元的工業(yè)銷售總產值相比,微不足道。但這一產業(yè)卻極大地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作為文化屬性為城市發(fā)展帶來了巨大的無形增值。由此想到,提升文化屬性和文化內涵是支撐城市發(fā)展的重要因素,打造文化金名片應該成為城市標配要素之一。文化金名片是一個城市的精神特質,可以依托無形的文化傳承來打造,比如孔府之于曲阜;可以依托重大的會展活動來打造,比如風箏之于濰坊;可以依托自然人文景觀來打造,比如西湖之于杭州。文化金名片是嵌到一個城市骨子里的東西,是一個城市的精神特質,需要長期積淀才能形成。有的城市文化特質屬性相對集中,得到了大家相對公認,有的城市還在積淀。不管如何,城市都要充分挖掘自身的文化屬性,建設文化客廳等平臺,在滿足市民的文化需求的同時,展示提煉自身的文化屬性。
有人把城市一詞拆分開來解釋。所謂“城”,就是城墻等基礎設施,泛指城市為居民生活提供的道路、安全等配套設施;所謂“市”,就是市場,泛指城市的生產性服務功能。城市通過“市”的建設來集聚人口,并通過“城”的建設來滿足居民的各類生活所需。城市必須要有吸引人口集聚的核心產業(yè),目前來看,主要依托生產性服務業(yè)。由此想到,打造高端要素的集聚高地是城市的重要功能,建設中央商務區(qū)應該成為城市的標配要素之一。比如,杭州的錢江新城、寧波的東部新城正成為集聚高端要素的重要平臺,也成為城市名片之一。
城市很大、城市很美、城市功能還有很多,比如城市的創(chuàng)新功能、公共服務功能等。作為一名能夠深度參與浙江城市化工作的同志,筆者很幸運、很自豪,愿意為更加美好的城市生活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