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藝術(shù)學院 610207)
聲樂教學中,聲部劃分尤為重要。正確的聲部劃分能幫助學生準確找到個人定位,揚長避短,充分挖掘出個人歌唱潛力。聲樂老師需要有一雙敏銳的耳朵,對學生適合的聲音音域進行準確判斷。在聲樂發(fā)展史中,因錯誤劃分聲部而走彎路的歌唱家不在少數(shù)。例如,大家熟知的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卡魯索,其啟蒙導師魏爾吉內(nèi)將他劃定為男中音,讓他演唱抒情、平緩的歌曲,經(jīng)過四年的刻苦學習,并無顯著進步。卡魯索深刻反思,對自己的聲部重新定位,并調(diào)整發(fā)聲方式,震驚聲樂界的男高音便從此誕生。由此可見,聲部的劃分對學生聲樂的影響是巨大的。沈湘先生認為:“聲部鑒定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在聲部鑒定過程中,切勿操之過急,應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聲樂訓練,觀察學生往高音發(fā)展容易還是低音發(fā)展容易,再結(jié)合各方面的考察,對其進行聲部的最終判斷?!?/p>
沈湘先生曾說:“聲樂學習分為三個階段:初級階段、中級階段、高級階段?!睂τ谶@個觀念,其學生金鐵霖認為這三個階段也可以理解成:自然階段、不自然階段和科學階段。每個學生的基礎不同,所處階段也不同,因此,聲樂教師應按照學生的具體情況,布置相關音樂作品,對于初級階段的學生,應將其中音區(qū)基礎打好,有了結(jié)實的中音音區(qū)基礎,再讓其音域向上向下擴展,發(fā)展個人特色、形成個人風格。在沈湘先生聲樂教學視頻第二集中提到,選用《我親愛的》這首歌曲,作為初學者的演唱曲目是由一定依據(jù)的。這首歌在創(chuàng)作時的時代背景所推崇的演唱風格是樸實的,不需要太多共鳴、不需要過分強調(diào)聲音“豎”起來的感覺。該歌曲對初學者而言,難度相對較小,并對其中聲區(qū)訓練有極大幫助。
沈湘先生曾說過:“藝術(shù)是講究個人特點的,要一人一個樣?!鄙蛳嫦壬膶W生都有其個人特點,如迪里拜爾濃厚的維吾爾族風味、殷秀梅的圓潤渾厚、郭淑珍的優(yōu)美嘹亮等。因為每個人的生長環(huán)境、成長經(jīng)歷、語言環(huán)境都有所差異,因此,每個人的聲樂演唱風格也是不一樣的。沈湘先生認為在獲取正確的聲樂發(fā)聲方法后,應該在此基礎上,求同存異,保持個人的個性,做獨一無二的歌者,而不是沒有思想的復制者。沈湘先生在對迪里拜爾的聲樂教學中,一方面對她進行科學的發(fā)聲訓練,一方面要求她保留民族風格、個人特色、形成自己的演唱風格。1984年迪里拜爾新疆獨唱音樂會中,她的演唱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鄉(xiāng)土氣息,獲得聲樂界一致好評,這與沈湘先生平日對她的細心栽培是分不開的。
沈湘先生在教學過程中,話語不多,點到即可,更多讓學生自己去琢磨、領悟。他曾提出八字方針作為美聲教學的教學目標。對于這八個字,并未有明確的解析,但卻貫徹在他的聲樂教學之中。筆者通過對他的教學書籍、教學視頻的深入研究,并結(jié)合自己的學習心得,總結(jié)出這八個字的潛在意義。
“通”指的是唱歌時聲音通暢,建立穩(wěn)定的管道?!巴ā北蛔鳛榘俗址结樀牡谝灰兀窃诼晿费莩罨A也尤為關鍵的一步。沈湘先生的《沈湘聲樂教學藝術(shù)》書中,第一章節(jié)便提到“對歌唱樂器的制造”。要想聲音唱通,必須將這個“樂器”制造好。人體這個“樂器”中,聲帶是它的簧片、丹田部位控制的氣息,是發(fā)聲的動力之源、除此之外還有各種共鳴腔體。郭淑珍先生在“紀念沈湘先生學術(shù)研討會”中提到:“在上課時,沈湘先生常強調(diào)把身體像樂器一樣融入進去?!备璩挠柧毦褪侵圃鞓菲鞯倪^程,當我們把身體的各個部位,有機、科學的運用起來,建立起歌唱的管道,便可達到“通”的效果。
“實”指的是聲帶與氣息要巧妙配合,發(fā)出結(jié)實、不漏氣的聲音。若將真假混合聲訓練到位,歌唱過程中,聲音會很“實”且非常統(tǒng)一。怎樣才能在演唱時獲得“實”的聲音呢?沈湘先生在教學時提出:“唱歌時,起音要在基因上起,發(fā)聲時保持打“哈欠”的感覺,牙關打開,軟腭自然提起,氣息呼出時,聲帶邊緣縱向振動,當處于自然放松的發(fā)聲狀態(tài)時,會產(chǎn)生頻率穩(wěn)定的泛音,這樣發(fā)出來的聲音,不但實,并且十分松弛具有一定的穿透力。”
“圓”指的是聲音要飽滿、圓潤、柔和。沈湘先生在聲樂教學中十分強調(diào)的“字正腔圓”,其中的“字正”是對咬字的要求;而“腔圓”是對正確發(fā)聲的要求。如何做到“圓”,就要靠以下三個要素的有機結(jié)合:喉嚨充分的打開、飽滿的氣息支撐、高位置的保持。尤其在演唱高音時,掌握好頭腔的共鳴,把聲音帶入頭腔,聲音便能圓潤飽滿、音色上下統(tǒng)一?!白终粓A”這四個字,在他的學生殷秀梅身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殷秀梅演唱時的聲音飽滿動聽,像一顆顆渾圓的珍珠。沈湘先生平時對她的訓練時常強調(diào)“字”和“腔”的度。因為,在中國的漢字里有太多的復合母音,如要歸韻,將字母音一個個拆開的演唱,一定會影響到腔體共鳴。因此,沈湘先生認為咬字要一步到位,在喉嚨的后半部分咬字,這樣咬出的字,既圓潤又自然。
“亮”指的是聲音要有亮點,有穿透力。好的聲音是明亮的,但是過亮會帶有多余的嗓音的力量,這種聲音出來的共鳴不飽滿。沈湘先生在教學中指出:“意大利美聲學派,是追求美好音色的學派,而不是追求音量的學派。有了好音色,音量自然就會有?!薄段沂且粋€美麗的少女》是迪里拜爾一首具有代表性的花腔女高音作品,在演唱這類難度較大的花腔女高音作品時,沈湘先生提到:“氣息往下找,聲音往上找,兩個點同時快速的達到,便能發(fā)出輕巧明亮的聲音,多使勁只會過而不及?!闭莆者@種方法,讓迪里拜爾的花腔演唱更為靈巧、具有穿透力,讓觀眾記憶猶新。
“純”作為第五個重要要素,指的是在發(fā)聲時音色應該純凈、不帶雜質(zhì)。沈湘先生在教學中指出:“起因沒有起好的話,最后出來的泛音也會不純,反之,若起因純凈,得到的泛音和共鳴也是純凈的。”1獲得純凈的聲音,解放下巴、頸部、喉結(jié)周圍的肌肉是非常重要的。在歌唱發(fā)聲時,這些部位松弛、協(xié)調(diào)的配合,是獲取純凈音色的重要前提。
“松”字有兩層含義,它指身體的放松以及心態(tài)的放松。在歌唱時,要處于自由、放松的狀態(tài)。歌唱訓練就是要排除不適當?shù)木o張與過度的放松。若身體處于緊繃狀態(tài),聲音也會隨之僵住,反之,要求聲音放松時,整個狀態(tài)也隨之松懈也是無法唱好歌的。沈湘先生指出:“唱出松弛的聲音,首先要心理放松,不要有所顧慮,再靈活運用氣息,有了穩(wěn)定的呼吸,加上一個高的共鳴位置,嗓子沒有用多余的勁,聲音就會松弛了。”
“活”,指的是演唱時聲音要靈活、自如?!盎睢笔歉璩呒兪煺莆彰缆暭记傻捏w現(xiàn)。聲音“活”起來,才能隨心所欲地表達音樂的情感內(nèi)容、抒發(fā)歌者的思想感情。而能讓聲樂活起來,最關鍵的是氣息。當氣息流動起來,聲音才會流動起來,歌唱便擁有了生命力。反之,氣息僵住,聲音一定會也會僵住,情感的表達是不流暢的。
“柔”,是指的聲音要柔和。沈湘先生的學生鄒本初,曾在他的《化腐朽為神奇的聲樂教學法——師從沈湘大師的學唱歷程及課堂回憶錄》一書中提到,他在沈湘先生家里演唱《冰涼的小手》的時候,唱到:“che gelida manina,se la lasci riscaldar”時,被沈湘先生打斷,沈湘先生說:“這幾句的音量太強了,在譜子上標注的是pp,所以這一句要弱起,要唱出柔美的聲音,從而來表達魯?shù)婪蛭兆∵溥浔鶝鲂∈謺r,那種既幸福又愛憐的感情,因此,起音要弱唱,找到頭腔的點后,慢速的把氣息推出來,同時,找吸氣的感覺來控制音量,這樣出來的聲音才是柔和的。”通過沈湘先生的指導后,整個聲音都柔和起來,情感表達的也更加恰當。
美聲的學習是非常漫長且艱辛的,通過對沈湘先生聲樂教學理念的研究,受益匪淺?!巴ā薄ⅰ皩崱?、“圓”、“亮”、“純”、“松”、“活”、“柔”這八個字,看起來容易,做起來并不簡單,需要用大量的時間去實踐,才能得以將這八個字靈活的運用到聲樂演唱之中。
注釋:
1.摘自教學影片《中國的歌聲》第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