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國家和社會的重視,母親教育的關注度上升,關于母親教育的研究也日益增多。但母親教育的內涵尚不明朗,而這恰恰是母親教育發(fā)展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厘清母親教育的內涵從而認識到它的價值對母親教育的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母親教育;內涵;價值
一、 母親教育的內涵
近年來關于母親教育的研究日益增多,但母親教育的內涵并不明朗。內涵是概念所反映的對象的本質屬性,即概念的涵義。如“人”這一概念的內涵是:有語言;能抽象思維;會制造生產工具等。換言之,母親教育的內涵就是指母親教育的特有屬性、本質特征。
目前對母親教育內涵最為全面理解的是王東華教授所著的《發(fā)現母親》一書中的闡述。書中母親教育有三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教育孩子;第二層意思是教育父母,提高父母素質;第三層意思是教育社會尊重母親的勞動和付出。對母親教育不同的理解導致教育的客體不同。有學者將母親教育定義為:“對母親進行的教育,它是培養(yǎng)女性使之完成母親社會角色所必需的基本素質的教育、母親自主意識覺醒后對自己進行的自我教育和教育母親如何履行母親職責的教育的統(tǒng)一,母親是教育的客體?!焙喲灾?,母親就是母親教育的對象,這和《發(fā)現母親》中母親教育的第二層意思類似,這也是目前被廣為接受的母親教育的內涵。也有學者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詳細分析了母親素質并借以闡明母親教育內涵。可以將母親教育理解為幫助母親具備和提升女性素質和教育素質的教育。
盡管母親教育的研究還在不斷深化和完善中,各學者對母親教育的內涵理解不盡相同,筆者認為母親教育的內涵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毋庸置疑,母親教育應該包括母親對孩子的教育,即母親教育是母親對孩子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教育。我國自古以來的母教傳統(tǒng)如孟母斷織、徐母大義、岳母刺字等,將母親的教育之道寓于一個個鮮活的實例中,正是這層含義的體現。目前也有很多研究是基于此內涵展開的,主要是學前教育和心理學的相關研究。
第二,母親教育是教育母親以提升母親素質包括身體素質、思想素質、心理素質、文化素質和教育素質從而更好地教育其子女的教育,即幫助母親具備和完善教育孩子的基本條件。關于母親身體素質的研究較多,主要集中在妊娠期婦女的保健知識研究,對于母親其他素質的關注還不夠。
第三,母親教育是一種高層次的素質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具備母親教育意識和母親教育素養(yǎng)的教育。陳鶴琴先生早在1934年提出“我們講兒童教育,歸根結底還是先從女子教育說起?!边@里的女子教育可以理解為幫助女子成為合格母親的教育。并且,陳鶴琴先生還提出了這種教育應該在初中階段實施。也有學者認為應該在高校,也就是大學階段進行此種教育,并詳細論證了其重要性和可行性。雖然對于在哪一階段實施母親教育還有待考證,但不可否認將母親教育相關知識作為一種素質教育是一種應然和可行的選擇。
第四,母親教育是針對全社會的一種公民教育。不管是母親對孩子的教育還是對母親進行的教育都離不開社會的支持,不僅包括物質支持,更重要的是精神支持。當全社會都自發(fā)地尊重母親的角色,重視母親對孩子的教育,認可母親在孩子教育中的付出,那么就可以說母親教育就算功成了。
二、 母親教育的價值
母親教育不僅對當下有益更對千秋萬代百利而無一害;不僅對個人對家庭有益更對社會對國家大有裨益。厘清母親教育的價值對于母親教育的蓬勃發(fā)展十分重要。具體來說,母親教育的價值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母親教育是充分發(fā)揮個體潛力,幫助個體獲得完滿人生的關鍵助推器。這里母親教育指的是母親教育的第一層內涵,即母親對孩子的教育。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同時也是最了解孩子的老師。一個母親在與孩子朝夕相處的過程中最可能發(fā)掘孩子的潛力,而不是一味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和考試分數。當然這得需要母親學習過相關的母親教育知識,需要母親在教育孩子前得到相關教育,也就是母親教育的第二層內涵。
第二,母親教育是將我國從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轉變有效途徑。母親教育能夠幫助個體充分發(fā)揮潛力,母親教育是人力資源培養(yǎng)的第一個也是一直伴隨左右的環(huán)節(jié)。優(yōu)秀的母親將會對個體的德、智、體、美、勞等方面都會產生積極而深刻的影響,這其中也包含了人力資源現實應用形態(tài)的四個方面,即體質、智力、知識和技能。
第三,母親教育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的基礎。這里的母親教育主要指對母親的教育。如果說教育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那么對母親的教育則是基礎的基礎。母親教育也成為家庭是否和諧的重要影響因素。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的穩(wěn)定和睦是社會和諧的根底。留守兒童問題和青少年問題已成為嚴峻的社會問題。而導致這些問題的關鍵原因是在家庭中母親職責和母親教育的缺失。大多數母親對母親的職責尚不明確,更沒有對孩子進行引導和教育的意識,片面地認為學校才是孩子受教育的地方,教育孩子是學校老師的職責。母親對孩子的教育是孩子接受的最直接的也是影響最深遠的教育。如果說對孩子的教育重要,那么對這個孩子終身的老師的教育至少應該同樣重要。
三、 結語
我國關于母親教育的傳統(tǒng)悠久,但母親教育的廣泛認識還沒形成,筆者希望通過自己對母親教育的內涵和價值的芻蕘之見能使讀者對母親教育的認識更進一步。總的來說目前母親教育在我國的正式發(fā)展還處在初步階段,關于母親教育還有很多亟待解決的基本問題,母親教育的研究還缺乏系統(tǒng)性和整體性的理論支撐。
參考文獻:
[1]中華書局辭海編輯所修訂.辭海試行本第2分冊哲學[M].中華書局辭海編輯所,1961.174.
[2]王東華.發(fā)現母親上[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9.
[3]朱春紅,杜學元.母親教育:現狀成因分析及其對策研究[J].青海社會科學,2018(1).
[4]李群.成人教育視野下的母親教育研究[N].河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6(1).
[5]陳鶴琴.家庭教育與父母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188.
[6]陳鶴琴.家庭教育與父母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189.
[7]李從娜.試論高校開展母親教育的重要性與可行性[N].山東女子學院學報,2017(3).
作者簡介:
張琴,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師范大學成人繼續(xù)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