瑋麗斯
摘要:貧困生家訪調研工作是進一步做好學生資助管理和教育輔導工作的重要途徑。本文以內蒙古農業(yè)大學職業(yè)技術學院2017年暑期走訪內蒙古中部地區(qū)的貧困生家庭的調研工作情況為依據,分析貧困的主要原因,并嘗試提出解決貧困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貧困生;家訪;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9)04-0279-02
為了進一步貫徹和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的文件精神,深入了解學生家庭的實際情況,更有針對性地做好學生資助管理和教育輔導工作,提高教育和服務水平,做到精準幫扶,根據內蒙古農業(yè)大學職業(yè)技術學院開展2017年暑期貧困生家訪工作的要求,本人所在調研組如期開展了“呼和浩特市-包頭市-烏蘭察布市”線路的家訪工作。
一、調研目的
1.了解受訪學生家庭實際困難。調研組通過實際深入貧困生家中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及家庭經濟狀況,要特別了解他們的實際困難、問題和要求,認真做好記錄,如實填寫家訪學生情況登記表,整理貧困生信息,為后期學校安排一定的資金資助經濟困難學生提供依據。
2.反饋學生在校表現(xiàn)情況。走訪時要向學生家長反饋學生在校的表現(xiàn)情況,包括學習成績、生活習慣、參加的活動、擔任的學生干部職務、獲得的獎項及受助情況。
3.宣傳資助政策。家訪過程中,調研組教師要將國家、社會以及學校對貧困生的相關資助政策宣傳到貧困生家庭,及時解答學生及家長對學生資助政策的疑惑,擴大貧困生資助政策的知曉面。
二、調研前期準備工作
1.成立調研組。調研組由來自不同系部的五名教師組成。
2.小組研討,設計調研方案。調研小組成立后召開小組研討會,組員共議調研思路和方案,并提出了圍繞“整體性與個體性相結合”、“系別與專業(yè)相結合”、“民族與性別相結合”、“城市與農村相結合”、“地理位置與交通環(huán)境相結合”、“班主任評價與系統(tǒng)信息相結合”等六個層面篩選家訪對象、確定走訪路線、收集學生基本信息。(1)篩選家訪對象,確定走訪路線。首先,從“整體性與個體性相結合”出發(fā),本調研組從學院提供的貧困生庫中篩選出家庭住址在呼和浩特、包頭和烏蘭察布地區(qū)的貧困生,再考慮個體間的貧困原因的不同,重點圍繞“單親”、“孤兒”、“殘疾”、“低保戶”等原因將貧困生分類,并在每一類中均篩選出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貧困生樣本。其次,根據“系別與專業(yè)相結合”,從貧困生樣本中再次篩選部分樣本使其均衡地涵蓋全院的九個系別以及不同專業(yè)的本??茖W生,為了保證樣本的有效性,我們過濾掉畢業(yè)生信息后,保留了2015級和2016級的學生樣本。再次,考慮到“民族與性別相結合”、“城市與農村相結合”,我們又從剩余樣本中再次篩選,使其男女生比例平衡,涵蓋漢族和少數(shù)民族、家庭住址在城市市區(qū)和農村,并根據家庭住址進一步選定分布在三個地區(qū)東南西北不同方位的樣本,最終確定了11名家訪對象。根據11名家訪對象的家庭住址,在充分考慮“地理位置與交通環(huán)境相結合”的情況下,小組的成員老師向住在調研地區(qū)的同學朋友打聽目的地的具體位置及當?shù)氐慕煌ㄇ闆r,并結合研究地圖,最終確定了最高效的出行路線。(2)收集學生基本信息。從“班主任評價與系統(tǒng)信息相結合”出發(fā),一方面我們分別與11名家訪對象的班主任取得聯(lián)系,向其咨詢受訪學生在校的基本情況,包括該生的學習成績、生活情況、思想動態(tài)、活動參與情況、獲獎情況、受助情況和家庭情況等,力求從班主任方面獲知更多的關于受訪學生的基本信息;另一方面,我們從學院的學生管理系統(tǒng)和相關的信息庫中調取受訪學生的相關信息,如從貧困生信息庫中獲知受訪學生的貧困原因,從學生管理系統(tǒng)中調取學生的個人基本信息和照片等以保證在實際家訪中確保家訪對象的真實性,從綜合測評庫中調取受訪學生以往的綜合測評成績,從違紀情況匯總表中查找受訪學生是否有過違紀記錄等。
三、實際走訪調研,分析貧困原因
本調研組按照前期設計的調研方案展開了實際調研工作,共走訪11戶貧困生家庭,其中烏蘭察布地區(qū)3戶、包頭地區(qū)4戶、呼和浩特地區(qū)4戶,全程歷經五天,路程共計約1722千米。
1.貧困原因分析。本調研組選取的調研樣本均為學院貧困生信息庫中的典型,具有代表性。因此,以本調研組的調研樣本為參考可以將我院貧困生的貧困原因歸納為以下幾類:(1)地處偏遠農村,經濟狀況差,或家中人口多,收入少。本調研組樣本中有4名貧困生屬于此類情況。在學院2016—2017學年統(tǒng)計的貧困生信息庫中,此類學生共有2408人,占貧困生總數(shù)的86.8%,占全院學生總數(shù)的34.5%。(2)本人或家人因重大疾病、事故、災害等導致貧困。本調研組樣本中有5名貧困生即屬于此類情況。在學院2016—2017學年統(tǒng)計的貧困生信息庫中,此類學生共有261人,占貧困生總數(shù)的9%,占全院學生總數(shù)的3.7%。(3)父母離異、單親和失去雙親家庭。本調研組樣本中有4名貧困生屬于此類情況。在學院2016—2017學年統(tǒng)計的貧困生信息庫中,此類學生共有106人,占貧困生總數(shù)的3.8%,占全院學生總數(shù)的1.5%。
貧困的原因還有很多,同一個貧困學生家中的貧困原因也可能存在多種,貧困不是貧困學生自身的過錯,但他們卻因家中的經濟負擔失去了本應屬于他們這個年齡應有的快樂和夢想,承受了不該承擔的生活壓力、精神壓力和社會壓力。
2.家訪調研工作意義。此次困難學生家訪活動意義重大,通過實地調研不僅對學院困難學生的貧困程度在整體上有所把握,同時讓困難學生本人及家長更加了解學院的資助政策和精準幫扶的精神,更重要的是使學院學生工作隊伍通過家訪尋找自己工作的成長點,增強工作責任感,尋找更加有效的工作途徑和方法,為日后學院資助幫扶工作的有序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指明了方向。
3.解決貧困生問題的幾點建議。結合本次調研實際和當前高校貧困生的整體情況,對解決貧困生面臨的重點問題嘗試提出以下幾點建議。(1)整合資助資源,加大幫扶力度。為了使更多的貧困生得到經濟上的資助,學校在大力實施國家和本校的資助政策基礎上,聯(lián)動各系及就業(yè)等部門繼續(xù)尋求并拓寬社會獎學助困渠道。通過充分利用校園網絡平臺、微信平臺以及校企合作等渠道將學校的資助工作實績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宣傳,從而吸引更多的企業(yè)同學校合作,學校通過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資源為貧困學生爭取更多的社會資助。(2)增加貧困生家庭成員的就業(yè)機會。很多貧困生家庭均是由于學生父母失業(yè)或無固定工作,只通過低保維持最低生活水平。然而,對于一個有子女在校讀書的家庭來說,光靠低保是不夠的,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就必須使其就業(yè)。通過此次調研我們發(fā)現(xiàn)在走訪的11戶樣本家庭中,大部分學生的家長均是通過在工地上打零工如捆鋼筋、刮膩子等掙錢來維持生活。(3)給予貧困生更多的關愛。通過對貧困生群體的調查研究分析發(fā)現(xiàn),很多貧困生雖然存在經濟貧困的事實,但同時由于自身經濟貧困而形成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此現(xiàn)象即屬于精神貧困。因此,在對貧困學生實施資助政策的同時,還應注重拓展對貧困學生的精神扶貧,給予貧困生更多的關愛。
參考文獻:
[1]吳慶,等.高職院校輔導員開展貧困生家訪工作探析——以南京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J].黑龍江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2016,(5).
[2]金巖楊越嵐.高校貧困生家訪實證研究分析——以河北師范大學2010級體育教育專業(yè)為例[J].改革與開放,2013,(17).
Abstract:The research work of impoverished students' family visit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further study the student funding management and educational tutorship.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during the summer vacation in 2017,using the data of impoverished students' family visits in central Inner Mongolia area to analyze the main causes of poverty and attempt to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the poverty problems.
Key words:impoverished students;family visits;countermeas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