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 鄧冊 銀峰 周閩
摘 要:基于井岡山航電樞紐工程概況和設計條件,分析了施工導流、截流和施工期通航等方面。該設計方案分期分段多,左右兩岸無法進行交通溝通,需分別進行施工布置。針對一枯工程施工工期短,施工項目多,施工強度高等特點,采取了二期導流方案,利用河灘土石方開挖料作為料源等措施。
關鍵詞:航電樞紐工程 分期導流 通航
1.工程概況
贛江的中游處,上部靠近萬安縣,下部靠近泰和縣,即用于航運,綜合利用發(fā)電等水資源的井岡山杭電樞紐工程。
該流域實測蓄水位為67.5m,死水位67.11m,水庫總儲存量為2.789m3×108m3,用來調節(jié)調動的水量為1109m3,電站裝機容量133MW(6X22.167MW)。水頭最大值為11.3m,最小值為3.0m,加權平均值為7.97m,采用燈泡式貫流機組。
2.設計條件
2.1? 氣象條件
井岡山航電樞紐位于亞熱帶濕潤氣候東亞季風區(qū),該區(qū)域的特征為降雨量大,溫度和濕度適宜。流域內各站平均氣溫位于17.2~19.4℃。全年最高和最低氣溫相差較大,最高可達40.9℃,7~9月最低可降至-6.9℃,12~2月最低可降至-4.5℃。
2.2? 水文條件
贛江流域水量充沛,常年降水量平均在1000mm以上,最低1300mm,最高1800mm。不同時節(jié)降雨量不同,4~6月平均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38.8%。流域內總降雨量呈邊緣山區(qū)比盆地大趨勢。
贛江流域暴雨頻繁(日降水≥50mm),依據萬安站的實測暴雨數(shù)據,可以確定平均暴雨天數(shù)為3.3d,最大日暴雨量處于4~10月,5~6月多為鋒面雨,7~10月暴雨多為臺風。自然條件下各階段最大流量設計成果如表1所示。
2.3? 地形條件
壩址區(qū)屬侵蝕、剝蝕丘陵寬谷地貌,贛江流向呈42°北東方向。壩址河谷寬淺,主河道位于河床中部略偏左岸,兩側岸坡平緩,其中左岸稍陡,河谷形態(tài)略微不對稱。壩址贛江兩岸發(fā)育河漫灘與3級河流階地,其中3級階地為基座階地。
壩址位于萬安縣窯頭鎮(zhèn)下游約500m處,左岸分布Ⅰ級和Ⅲ級階地,Ⅲ級階地地勢陡峭;右岸分布贛江Ⅰ級階地,地勢開闊,無高低起伏。
3.施工導流
3.1? 導流標準
井岡山航電樞紐為二等工程。在水利水電相關設計規(guī)范[1-2]之下,主體建筑物等級為3級。根據主體建筑物等級,導流建筑物等級取為5級,設計洪水位為10~5年一遇。另外,次要建筑物等級為四級。
一期一汛圍堰全年需起到防止土和水進入建筑物修建場地的作用。與此同時,壩址流量也保持穩(wěn)定,其值為Q=14100m3,設計標準為全年10年一遇洪水。而一期枯和二期枯時,圍堰壩址流量有所降低,其值為Q=6100m3,設計標準為9~次年3月5年一遇洪水?;炷量v向圍堰壩址流量與一期二期枯流量相同,其值為Q=6100m3,設計標準為9~次年3月5年一遇洪水。導流進行到第二期時,左岸采用完建土石壩蓄水防洪, 土石壩防洪標準為100年一遇,洪峰流量為20400,度汛水位為68.52m,右岸電站廠房圍堰堰頂高程69.0m,符合100年一遇洪水標準。
3.2? 導流方式
依據開發(fā)任務和功能要求設計,擬采用通航建筑物、擋泄水建筑物、電站廠房和魚道作為該工程的核心,將這些建筑物用于擋水。該工程利用分期導流方式,這符合根據樞紐建筑物位置布置方式和河道走向、坡度等地形特點。二期過程中,采用河岸左邊船閘+泄洪閘+河岸右邊電站廠房+魚道+河岸兩邊連接壩+河岸右邊防護堤導流。
3.3? 導流程序
(1)一枯(2017年9月~2018年3月底):一枯施工初期,一期一汛圍堰、一期泄水閘一枯枯水圍堰既進行填筑又用于擋水。航道收窄后,復式原河床的縱向圍堰寬約180m,可用于導流、通航。
(2)一汛(2018年4月初~8月底):采用河岸右邊廠房、河岸左邊船閘及下游圍堰擋水。河岸左邊5孔,泄水閘及河岸右邊,復式河床明渠起到導流、通航的作用。
(3)二枯(2018年9月~2019年3月底):河道左右兩岸擋水采用不同的建筑物,河道左岸為船閘,河道右岸為廠房。此外一期泄水閘、二枯枯水圍堰和混凝土縱向圍堰也用于擋水。導流、通航采用右岸復式原河床明渠,該河床寬約260m。
(4)二汛(2019年4月初~8月底):利用河岸右邊廠房圍堰擋水,采用河岸左邊已完成的8孔泄水閘及河岸右邊寬約260m的復式河床明渠導流、通航。
(5)三枯(2019年9月初~2020年3月底):2019年8月中旬,三枯圍堰開始填筑,施工期停航,2019年10月中旬,三枯圍堰滿足擋水要求。在此過程中,擋水采用多種建筑物,分別為二期泄水閘上下游三枯枯水圍堰、混凝土縱向圍堰及廠房上下游全年圍堰。三枯期間進行河岸左邊一期8孔泄水閘施工,待施工完成后,可起到過流的作用。
(6)三汛(2020年4月初~8月底):采用電站廠房上下游閘門擋水,河岸左邊已建成的8孔泄水閘+河岸右邊在建的15孔泄水閘壩段共同作用下泄。電站廠房內安裝2#、3#機組,為了避免避險事故,采用上下游閘門保護。
(7)四枯(2020年9月初~2021年3月):2020年8月中旬,四枯圍堰填筑,在此期間,無法進行通航。二期泄水閘上、下游四枯枯水圍堰、混凝土縱向圍堰及廠閘導墻用于擋水。左岸8孔泄水閘施工完成后,可用于過流。2020年10月中旬,四枯圍堰滿足正常使用要求,可用來擋水。
樞紐工程一期一枯施工導流平面布置圖見圖1,一期二枯施工導流平面布置圖如圖2所示,二期三枯(四枯)導流平面布置圖如圖3所示。
4.截流
截流設計集中在右岸二期泄水閘三枯、四枯時段。
(1)截流時段、標準及流量。根據河道水流情況以及實際施工過程,截流時段重現(xiàn)期的標準取5~10年的月或旬流量平均值。
二期圍堰截流時間為9月初,截流流量標準為9月5年一遇,月流量平均值為1200m3/s,相應上游水位59.39m,下游水位59.16m,最大截流落差0.23m。截流后,建成的8孔泄水閘可以排出上流的水。
(2)截流方式。本工程截流無明顯落差,根據以往工程經驗以及現(xiàn)有工程概況,采用單戧立堵截流法。
圍堰包括二期三枯、四枯土石圍堰截流戧堤地處下游等部分。戧堤頂部高度為62.5m,相應寬度為10m,上、下游坡度值相同,均為1:1.5。
5.施工期通航
一期導流期間將原河床底數(shù)窄后,高程相應也發(fā)生變化,變?yōu)?6.5m。在此條件下,施工期通航多年保證率采用95%,相應施工通航流量Q=180,最小通航水深為1.2m。為了使通航達到標準,最小水深大于等于1.2m。
按照施工導流方案及導流程序安排,本工程施工期間無法全程通航,在一期和二期進行通航。施工通航時段為2017年9月至2019年8月。2019年9月初,三枯圍堰開始進行施工填筑,在此期間暫停通航,2019年10月底,三枯圍堰滿足正常使用要求,可用于擋水,2019年12月底船閘通航。2020年汛期,三枯圍堰拆除,河床基本恢復天然狀態(tài),右區(qū)15孔泄水閘在三枯圍堰保護下澆筑完底板后,作為三汛通航通道,三汛通航。
6.結語
1)井岡山航電樞紐工程導流方案綜合分析了地形地質、水文氣象,選擇分期分段導流,利用二期導流,導流程序合理。實踐證明,井岡山航電樞紐工程是合理、安全、可靠的,可為類似工程施工導流提供借鑒和參考。
2)一期枯期圍堰施工時,圍堰砂礫石主要利用河灘土石方開挖料作為料源,圍堰堆石戧堤料主要采用石料場開采料,或在當?shù)厥蠄霾少徑鉀Q。充分利用自然資源,施工便捷、經濟、環(huán)保。
參考文獻:
[1]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導流設計規(guī)范:SL623-2013[S].
[2]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規(guī)范:SL303-2017[S].
[3]李佳隆,洪松,任鑫龍,等.喀麥隆曼維萊水電站施工導流設計[J].海河水利,2019(3):29-4.
[4]劉力杰,姚禮敏.樂昌峽水利樞紐工程施工導流設計[J].廣東水利水電,2012(1):64-67.
[5]楊恒陽.楊霞水庫施工導流設計[J].廣東水利水電,2018(4):52-3.
[6]楊雙超.石虎塘航電樞紐施工導流設計[J].紅水河,20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