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棟美
(海門市中醫(yī)院血透室,江蘇 南通 226100)
總體來說,尿毒癥并不是一種獨立存在的疾病,而是各種晚期腎臟病共同的臨床綜合征,同時也是慢性腎功能衰竭進入終末階段時的臨床綜合征。基于此,本文選取特定研究時段2016年1月至 2018年5月我院接收的56例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為研究對象,分為兩組分別實施不同的護理措施,現(xiàn)將護理過程和總結作如下報道:
選取2016年1月至 2018年5月內(nèi)的56例患者,按隨機分組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28例,對比組:男15例,女13例;年齡43-71歲,平均(56.112.25)歲;探究組:男18例,女10例,年齡44-72歲,平均(56.212.28)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對比,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一定可比性。
對比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措施:嚴密監(jiān)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為患者營造溫馨干凈的住院環(huán)境、定時開窗通風的等;
探究組:實施綜合護理:(1)飲食健康教育:指導患者多進食蔬菜、水果、奶制品,從而補充足量的鈣,并且促進鈣的吸收,禁忌辛辣刺激性飲食;(2)心理健康教育:護理人員應充分了解患者的經(jīng)濟、年齡、性格和病情等,對每位患者均進行良好的心理評估,并且結合其專業(yè)的知識進行有效的開導,讓患者消除焦慮、緊張的情緒,使其時刻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1],(3)認知干預:根據(jù)患者的受教育情況選擇適合的方式,利用音視頻、健康知識講座等形式對其開展關于尿毒癥的相關知識講座,普及和提高患者對尿毒癥的認識,消除患者及家屬的恐懼心理,從而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存性和積極性;(4) 提醒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通過健康宣教和日常溝通讓患者及家屬明白科學合理的飲食習慣可以更好的的幫助患者,指導患者少量多餐,飲食盡量以清淡為主,合理搭配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的結構和比例,多食用奶、蛋類、魚、蝦、黃豆、大青豆和黑豆等食物,切勿食用飽和脂肪酸以及膽固醇含量過高的食物,禁食牛油、豬油、油炸膨化等高熱食品;(5)安全健康教育:護理人員應告知患者及家屬安全的重要性,囑咐患者在起床時不可過猛,在下床后應站穩(wěn)然后開始行走,走路時注意腳下,防止滑到,而醫(yī)院則應保持地面干燥、干凈,告知患者上下樓梯時不可擁擠、應扶扶手,向患者家屬發(fā)放安全教育手冊,開展尿毒癥相關健康講座[2]。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左心室短頸縮短(FS)[3]等指標改善情況;
此次對比護理中產(chǎn)生的所有數(shù)據(jù),應用SPSS 22.0 軟件進行計算,t檢驗,用(s)表示;計數(shù)資料用 檢驗,在(P<0.05)的前提下此次統(tǒng)計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護理后相關指標均有所改善,在(P<0.05 )具有差異學統(tǒng)計意義的前提下,觀察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和左心室短頸縮短評分顯著高于對比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情請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相關指標改善情況
血液透析是治療急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的一種方式,它用空心纖維組成的透析器將體內(nèi)血液引流至體外,將血液與含機體濃度相似的電解質透析液儲存在另一根空心纖維外,然后通過對流進行物質交換,以清除體內(nèi)代謝廢物和維持電解質、酸堿的平衡為目的。血液透析適用于急性腎損傷、慢性腎功能衰竭、急性藥物或毒物中毒、嚴重水、電解質及酸解平衡紊亂患者,但需要注意的是休克或收縮壓<80mmHg、肺水腫及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嚴重出血傾向或腦出血、惡性腫瘤、精神病[4]等上述這些患者禁止進行血液透析。本文通過選取特定研究時段的56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分為兩組分別實施不同的護理措施,最后發(fā)現(xiàn)實施綜合護理干預的探究組患者效果顯著,患者護理后LVEF、FS指標改善明顯,且并發(fā)癥和護理滿意度也明顯高于對比組,由此證明在對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的護理中實施綜合護理干預,能夠提升患者的護理有效率,改善LVEF、FS等相關指標,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值得醫(yī)護人員在臨床中推廣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