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巧珍,董禮平
(文山學院 體育學院,云南文山 663000)
學校體育是教育重要組成部分,就目前學校體育的現(xiàn)狀來看,存在體育教學制度不完善、師資力量配備不足、場地設施較為薄弱、教學手段單一、教育資源發(fā)展不均衡等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這些因素均可稱為客觀因素,客觀因素的影響在提高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方面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在于學生自我體育鍛煉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學生自我體育鍛煉意識不強和學校體育的課程資源有很大的關系,教師應拓寬學生的知識領域,實施多元化體育教學,加強學生的自我體育鍛煉意識。加強學生的自我體育鍛煉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是現(xiàn)代體育教育發(fā)展和社會的要求,成為現(xiàn)代體育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教學改革的成果是好是壞很大一部分因素看學生自我體育鍛煉能力是否提高,培養(yǎng)學生自我體育鍛煉能力,提高學生各方面素質,對增強青少年體質有重要的意義,是促進體育生活化、社會化的根本途徑。因此應強化學生的自我體育鍛煉意識,加強對學生自我體育鍛煉能力的培養(yǎng)是當今學校體育教學研究的重要方向。
自我鍛煉是指個人利用閑暇時間,根據(jù)自身體質選擇適合的運動項目,并達到強身健體的作用[1]。青少年自我體育鍛煉則是指青少年能夠運用自身所學的鍛煉身體的理論與方法,獨立地進行自我體育鍛煉。
自我效能是由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Bandura)首先提出的,其內涵可以界定為:割肉男對自己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動所具有的能力判斷、信念、自我把握程度[2]。自我效能感是個人對自己完成某項工作能力的主觀評估,而對于評估的結果如何,將直接影響到一個人的行為動機。
當前青少年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在校學習,學校對于文化課的重視程度遠遠超過體育課,體育課在有些學校成了擺設。學生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不辜負父母和老師的期望,每天基本上都在課堂上看書、學習,周末和假期還要參加各種各樣的培訓班,導致現(xiàn)在青少年的學習壓力特別大。課業(yè)繁重不僅給青少年帶來精神的壓力,也是造成青少年近視率高發(fā)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長期埋在書堆里,眼睛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天長日久,視覺疲勞慢慢轉化為近視。
中國的應試教育自古以來都是填鴨式教學,雖然進行了教學改革,但這一古老的教育理念一時難以更改。因此在進行體育教學過程中,基本上都是體育教師在將,學生在下面聽然后跟著老師一起練習,很難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長此以往,學生習慣了這種教學方式,被動的接受老師的教學內容,而不去思考,扼殺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造成了學生喜歡體育運動而不喜歡體育課的局面,和體育教師教學方法單一、傳統(tǒng),吸引不了學生的興趣愛好有很大的關系。而一部分呢老師認為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由被動變?yōu)橹鲃泳蛻摻o學生充分的自由,于是上課時熱身完畢讓學生自由活動,沒有真正領悟都愛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內涵,起初會受到學生的歡迎,久而久之,學生在課堂上學不到自己想要學習的東西,也漸漸失去了對體育課的興趣。
目前很多學校尤其是偏遠地區(qū)的中小學場地設施條件缺乏,很難滿足學生鍛煉的需求。幾年教育部出臺相關政策,解決教育發(fā)展不均衡、不充分的問題,使這些學校的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學校體育資源的不均衡也包括師資力量的缺乏,缺乏專業(yè)的體育教師,怎能培養(yǎng)優(yōu)秀的運動選手。很多學校的體育課是由其他科目的老師來代替,就鬧出關于你的數(shù)學課是體育老師教的還是你的體育課是數(shù)學老師教的的問題。體育課程看起來簡單,有場地有器材就能夠開展體育課,但是體育課堂上專業(yè)的體育教師會傳授為什么會做準備活動和放松運動,做準備活動應遵循什么規(guī)律等等,這些是培養(yǎng)良好的運動方式、避免出現(xiàn)意外傷害事故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學生是自我體育鍛煉的主體,培養(yǎng)學生自我體育鍛煉意識可以提高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學生自我鍛煉意識的薄弱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一方面是客觀環(huán)境的影響,學校場地條件設施較差,體育課程內容單一等都會影響學生自我體育鍛煉能力的培養(yǎng);另一方面是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興趣和愛好,受到學生主觀因素的影響。受到教師的影響,很多學生參加體育課也只是為了應付考試,除了自體育課堂上進行身體鍛煉之外,很少在課外自己進行鍛煉。個別學生上課時不認真聽老師講解和示范,對于所學技術動作掌握的不熟練,在后期的鍛煉中出現(xiàn)運動損傷,出現(xiàn)對體育鍛煉的厭煩和恐懼心理。部分學生只注重學習而忽視自身的身體素質,興趣單一,沒有樹立正確的鍛煉目標,對于老師強制建立的目標與方法不接受,失去自我鍛煉能力。
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有委員會代表提出切實減輕青少年的負擔,政府已經(jīng)出臺了減負的相關政策,嚴厲打擊校外培訓機構,這一情況切實改善目前青少年課業(yè)繁重的情況,給青少年更多的自由時間。升學壓力依然是目前青少年面臨的嚴重問題,希望能夠通過相關的政策法規(guī)和有效措施,切實改善學生升學的問題,給青少年一個健康的學習環(huán)境,輕松愉悅的主動學習使學習效率更高,實現(xiàn)每天運動一小時,健康生活一輩子。
隨著當代世界經(jīng)濟、科技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的要求,許多國家都在不斷的進行教育改革,而且把改革的重點放在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上。我國的教育改革也不甘落后、蓬勃發(fā)展,體育教學方面應該改變原有的灌輸式教學方法,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充分發(fā)揮自由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主人翁的精神,讓學生由被動接受變?yōu)橹鲃訉W習。據(jù)研究,主動鍛煉身體的效果遠遠超過被動鍛煉的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且為青少年將來進入社會提高實踐能力。
很多家長重文輕體,認為參加體育鍛煉是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才會經(jīng)常參加的活動,導致很多學生不敢經(jīng)常到戶外參加運動。家庭體育教育在學生體育生涯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家庭有著良好的鍛煉習慣和鍛煉方法,可以培養(yǎng)學生體育鍛煉意識。因為家庭是青少年除了學校之外待得時間最多的地方,受到的因素也最大,原生家庭給予孩子的影響遠遠超過了后天學校、社會的影響。因此,家長應該轉變理念,健康是一輩子的事情,通過家庭的體育教育來培養(yǎng)青少年自我體育鍛煉意識,提高青少年自我體育鍛煉能力。
首先對青少年宣揚健康教育知識,讓他們明確鍛煉目的,深刻領會健康的重要性,為培養(yǎng)科學的體育鍛煉方式打下基礎[3]。其次培養(yǎng)青少年堅強的意志力、用于面度困難挑戰(zhàn)和培養(yǎng)團結協(xié)作的能力,當他們在進行體育鍛煉過程中,經(jīng)歷了由不會到會的過程,體會勝利的喜悅,久而久之會對體育鍛煉產(chǎn)生興趣[4]。最后,鍛煉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能一籌而就,也不是一勞永逸,需要長時間的堅持才能看到鍛煉的效果,培養(yǎng)青少年持之以恒的精神,從而為終身體育打下基礎。
青少年體質健康事關國家未來的發(fā)展,而青少年自我體育鍛煉意識嚴重影響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應該改變學校體育教學的單一模式,適應多元化社會的發(fā)展,發(fā)揚學生課堂上主人翁的精神,讓青少年由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提高鍛煉的效果;其次改變家庭體育教育意識,才能培養(yǎng)青少年自我體育鍛煉意識,提高青少年自我體育鍛煉能力;最后要強化青少年自我體育鍛煉意識,通過學生自我鍛煉意識的強化和自我鍛煉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意志力和勇于面對困難挑戰(zhàn)和培養(yǎng)團結協(xié)作的能力與精神,提高社會實踐能力。在運動中提高自身身體素質和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