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雅倩
關鍵詞老年人 廣場舞 失范行為 法律規(guī)制
在我國,廣場舞已經成為老年人體育健身領域的熱門項目,但老年人廣場舞的失范行為不容忽視?!白灾巍迸c“他治”相結合對于破解廣場舞失范行為非常必要,后者涉及法律規(guī)制問題。深入探討我國老年人廣場舞失范行為的具體表征及法律規(guī)制措施,旨在為推動我國老年人廣場舞的健康發(fā)展提供思考。
近年來,政府和學界逐步關注我國廣場舞失范行為的法律規(guī)制問題。2015年8月26日,文化部等4部委聯合印發(fā)《關于引導廣場舞活動健康開展的通知》提出,加強法制宣傳和社會公德教育,不斷提升廣場舞工作的規(guī)范化水平。2017年11月13日,國家體育總局印發(fā)《關于進一步規(guī)范廣場舞健身活動的通知》提出,嚴格規(guī)范廣場舞健身活動行為。與此同時,學界針對老年人廣場舞的法律規(guī)制提出了前瞻性和探索性觀點,如政府部門下發(fā)的相關通知作為行政過程中的政策,并非正式的法律淵源,在規(guī)范效力上不及法律法規(guī)(陸俊杰,2015);解決廣場舞引發(fā)體育權利和安居權利突需要立法規(guī)制與行政治理相結合(岳紅舉,2018);通過立法、執(zhí)法和司法過程來規(guī)范社會中的體育行為,在改善整體體育環(huán)境的同時也完善了體育運動的軟環(huán)境(楊建成,2015);廣場舞的法律規(guī)制涉及完善涉廣場舞糾紛的相關立法、加強城市公共活動場所管理的執(zhí)法力度、加強對廣場舞群體的法治管理與法律安全知識教育、以及建立相應的廣場舞糾紛法律解決機制等環(huán)節(jié)(萬金湖,2019)。
從解決老年人廣場舞失范行為的已有研究成果來看,關注焦點集中于“爭奪場地”“噪音擾民”等顯性失范行為問題,針對性措施集中于行政治理和社會治理手段。事實上,老年人廣場舞還存在一些隱『生失范行為問題,運用法律規(guī)制應對老年人廣場舞失范行為的針對性措施仍需細化。因此,有必要在深入梳理我國老年人廣場舞失范行為的基礎上,論證相關失范行為的違法嫌疑和提出針對性應對措施。
失范行為,一般指“某一社會群體的成員判定違反其準則或價值觀念的任何思想、感受和行動”。老年人廣場舞失范行為包括兩種基本類型:一是老年人參與廣場舞的體育權利和周邊居民的基本安居、生活權利之間的沖突,涉及噪音擾民和場地爭奪,具有顯性特征;二是老年人參與廣場舞過程中侵害其他老年人群體的利益,涉及保健品銷售陷阱和非法性行為,屬于隱性特征。
(一)噪音擾民
在當今世界,噪音污染和水污染、大氣污染被列為人類社會的三個主要環(huán)境問題。從環(huán)境保護來看,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都屬于噪音范疇;從物理學層面來看,控制在75-90分貝允許值范圍內聽力和身體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在老年人廣場舞活動領域,活動空間的嘈雜性和老年人群體本身的聽力下降導致廣場舞音響的分貝值相對較高。近年來,我國關于老年人廣場舞噪音污染引發(fā)的沖突事件屢次見諸報端,居民自主協商大多以罵戰(zhàn)鬧劇收場,基層政府部門的相關調解也難見成效。因此,從法律規(guī)制層面治理廣場舞的噪音擾民非常必要。
在我國,廣場舞噪音擾民的失范行為涉嫌違反相關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噪聲污染防治法》第45條,廣場舞音響器材的過大音量涉嫌干擾周圍生活環(huán)境;依據第58條規(guī)定,公安機關對于廣場舞音響器材音量過大干擾周圍環(huán)境的行為可給予警告并可處以罰款;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58條和第61條第二款,環(huán)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環(huán)境噪聲污染防治工作的監(jiān)督管理部門可以對廣場舞制造噪聲干擾他人正常生活處以警告、罰款,被侵權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22條,廣場舞噪音擾民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二)爭搶場地
從深層原因來看,老年人廣場舞爭搶場地的失范行為指向城市社區(qū)體育公共空間供需矛盾與治理缺失。目前,老年人廣場舞爭搶場地的失范行為主要包括三種類型:一是不同老年人廣場舞群體在公園、廣場等公共活動空間互相爭搶場地;二是老年人廣場舞搶占其他活動項目的場地(如社區(qū)籃球場);三是老年人廣場舞搶占道路、小區(qū)通道等公共場地。
在我國,老年人廣場舞搶占場地的失范行為涉嫌違反相關法律法規(guī)。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83條,業(yè)主大會和業(yè)主委員會可以對廣場舞侵占小區(qū)通道等失范行為要求行為人停止侵害、消除危險、排除妨害、賠償損失以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第53條,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可以對廣場舞參與者爭奪場地引發(fā)尋釁滋事、擾亂公共秩序的失范行為給予處罰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目前,一些地方結合實際情況也針對廣場舞場地管理出臺了相關法律條例。2017年7月25日,《四川省環(huán)境保護條例(修訂草案)》規(guī)定,居民樓200米范圍內跳壩壩舞(廣場舞)將由城管部門責令改正,予以警告,拒不改正的個人最高將被處以2000元的罰款。
(三)保健品銷售陷阱
保健品涉及保健食品和保健用品。在我國,老年人保健品消費已非純粹的經濟行為。由于家庭空巢化和鄰里關系疏離,保健品消費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讓老年人通過建立社區(qū)關系網絡而重構老年人群體的社會支持。在我國,針對老年人的保健品虛假銷售已經成為一個侵犯老年人合法權益和危害社會經濟秩序的社會問題,涉及到樣式繁多的詐騙性銷售方式。其中,以文娛體育活動為平臺形成消費群體是保健品會議營銷的一個重要形式。
目前,廣場舞領域開始成為老年人保健品銷售的重要陷阱。一方面,廣場舞是在“生人社會”轉型的宏觀背景下一次微觀尺度上的“再熟人化”實踐。因此,廣場舞在重構老年人社會關系網絡方面具有一定優(yōu)勢;另一方面,廣場舞的健身娛樂功能與保健品消費追求的延年益壽具有較高的價值契合度,一些老年人利用廣場舞次級群體傾銷保健品具有社會關系網絡認同優(yōu)勢,能夠產生較好的會議營銷效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140條,廣場舞組織者和參與者利用廣場舞健身的特殊人群關系直接或間接向其他老年人銷售保健品使消費者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需要承擔連帶責任。
(四)非法性行為
隨著年齡衰老,老年人的性需求逐趨弱化。但是,大多數老年人仍需要正常的性生活。在我國,離異、喪偶和配偶一方成為隨遷老人等眾多因素已經成為我國老年人非法性行為的催生性因素。
在我國老年人廣場舞健身領域,以不獲得金錢或物質利益的非道德性行為和涉及金錢或物質利益的色情性行為均涉嫌違反相關法律、法規(guī)。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360條規(guī)定,廣場舞老年人的非法性行為涉嫌傳播性病罪;依據《全民健身條例》第38條規(guī)定,廣場舞老年人的非法性行為涉嫌違背社會公德,可給予處罰和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目前,一些省市也出臺了一些地方性法律法規(guī),如《廣東省全民健身條例》第20條規(guī)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在健身活動中不得宣揚邪教、封建迷信、色情、暴力和其他違背公序良俗的內容。
老年人犯罪并非一個新問題,世界上針對老年人犯罪的有據可查的討論可追溯到1899年布達佩斯召開的犯罪學會議。在我國,老年人犯罪一般指60歲以上的人所進行的犯罪。雖然矜老憐幼是傳統用刑思想,對于老年人犯罪采取較為溫和謙抑的方式來追究其刑事責任并不意味著老年人讓不需要對違法行為承擔法律責任,法律規(guī)制同樣適用于老年人群體。
規(guī)制,即制定明確的規(guī)則、監(jiān)督規(guī)則的執(zhí)行和施加正式或非正式的獎懲。法律規(guī)制是一個多維度概念,在空間維度可分為原則性規(guī)制和特定性規(guī)制,在時間維度可分為預防性規(guī)制和事后性規(guī)制在主體維度可以分為自律性規(guī)制和他律性規(guī)制。從實踐需要來看,運用法律規(guī)制應對老年人廣場舞失范行為非常必要。
(一)立法層面:細化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適用和解釋
“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國的基本前提。細化老年人廣場舞失范行為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適用和解釋包括兩個環(huán)節(jié):完善法律體系環(huán)節(jié)需要在體育、食品、環(huán)保、城管等領域的法律法規(guī)體系增補相關條款,各級地方政府可依據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自身情況制定地方性條例;加強司法解釋環(huán)節(jié)需要充分發(fā)揮憲法性法律與普通性法律對老年人廣場舞行為失范的合力規(guī)制,逐步減少法律規(guī)制在老年人廣場舞失范行為領域的“真空”。
(二)宣傳層面:加強老年人廣場舞參與群體的法律安全知識宣傳
“明示”是法律的基本作用之一,即告知人們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哪些行為是非法的。從我國的老齡趨勢看,未來20年的老年人主要出生于上個世紀60年代、70年代。受制于當時的特殊社會背景,老年人的法律知識較為缺乏、法律意識較為淡薄是一個客觀現實,需要加強對廣場舞組織者和廣場舞參與者進行法律安全知識宣傳。一是以廣場舞組織備案、考核和參與大型活動為契機,采用正規(guī)性講解或正式性考試等方式對廣場舞組織者進行相關法律知識教育;二是采用社區(qū)宣傳欄、微信群、微信公眾號等靈活多樣的方式對廣場舞參與者進行安全防范知識宣傳。
(三)執(zhí)法層面:建立相應的廣場舞糾紛法律解決機制
運用法律規(guī)制應對老年人廣場舞失范行為的落腳點是有效解決相關糾紛,建立老年人廣場舞糾紛調解和訴訟解決機制是兩個工作抓手。糾紛調解機制適用于尚未造成嚴重后果或事態(tài)在可控范圍之內的廣場舞糾紛,街道辦、居民委員會等基層行政管理機構的主導作用是關鍵,科學引導老年人廣場舞的活動開展是主線,傾聽相關利益群體的訴求并獲得他們的支持是有效保障;糾紛訴訟機制適用于已經造成一定后果或事態(tài)無法得到有效控制的廣場舞糾紛,包括城管、基層民警等行政執(zhí)法單位采取的罰款、拘留,以及老年人廣場舞失范行為受害方向當地法院進行的起訴等。
加強我國老年人廣場舞失范行為的法律規(guī)制是依法治體的具體實踐,對于有效平衡老年人廣場舞參與者的合法權益和相關利益群體的居民權利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