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門縣教學研究室,浙江 三門 17100)
新高考以素養(yǎng)為本,為改進學習而評價,實現了從測試到評價的躍升,突出“教、學、評”一體化的實施策略.新高考以問題解決為價值取向,避免機械記憶、專題模仿、套題訓練,考查學生的數學探究、數學發(fā)現、數學問題解決和數學創(chuàng)新意識.筆者通過對一道高考題的直觀感知、數學抽象、建模分析,研究如何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從而逐步形成具有數學特征的關鍵能力與理性思維.
題目已知實數a,b,c,
( )
A.若|a2+b+c|+|a+b2+c|≤1,則a2+b2+c2<100
B.若|a2+b+c|+|a2+b-c|≤1,則a2+b2+c2<100
C.若|a+b+c2|+|a+b-c2|≤1,則a2+b2+c2<100
D.若|a2+b+c|+|a+b2-c|≤1,則a2+b2+c2<100
(2016年浙江省數學高考理科試題第8題)
格羅滕迪克曾說過:“證明總是源于對問題的洞察力.首先對于相關的實體和概念及其相互關系有一個細微、固執(zhí)的感覺,然后直接的導引線是從模糊中逐漸顯現出來的內在連貫性,以及它與其他已知或預示的內容的一致性——它更確切地指引著一致性,進而與已知結論之間形成更強、更微妙的聯系.”在一個綜合的情境中,引導學生觀察感知問題所蘊含的數學關系,用數學的眼光找到合適的研究對象,然后通過數學對象、運算或關系洞察問題內存的連貫性與一致性.
選項A的條件|a2+b+c|+|a2+b2+c|≤1中,取a=b可以任意大,只需c來調和,可知a2+b2+c2≥100不一定成立.
至于選項D,由|a2+b+c|+|a+b2-c|≤1,可得|a2+b+a+b2|≤1,因此|a|,|b|受限制,從而|c|受限制,對于單項選擇題,可以預估選項D是正確的.
數感是關于數與數量、數量關系、運算結果估計等的感悟,可以說數感正是數學的眼光,是細微、固執(zhí)的洞察力之來源.引導學生經歷觀察、猜測、計算、推理、驗證等活動過程,從數學結構上理解數量關系,培養(yǎng)數感,增強洞察力.
特殊值法是一種通過賦值降低推算難度的解題方法,即在解題過程中選用特殊數據、圖形、關系,然后通過簡單運算、推理或驗證簡化問題并得出正確答案或否定錯誤結論.它具有從特殊到一般的認識規(guī)律,既可以幫助學生巧解、速解一些客觀題,又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探索、猜想、發(fā)現等能力.
從結論入手考慮,尋找結論不成立而滿足條件的解.而找出確定的解往往來自于方程,不妨令條件中的兩個絕對值都為0,于是將不等式轉化為可解的方程.為了使得a2+b2+c2≥100,不妨取a=10.
對于選項A,令|100+b+c|=0,|10+b2+c|=0,解得b=10,c=-110或b=-9,c=-91.
同理選項B中,令|100+b+c|=0,|100+b-c|=0,解得b=-100,c=0.
選項C中,令|100+b+c2|=0,|100+b-c2|=0,解得b=-100,c=0都有解.
對于選項A,B,C都可找到滿足條件的a,b,c,但結論并不成立.故選D.
進一步,可以繼續(xù)將兩個二元方程簡化為同一個一元一次方程.同樣先令a=10,對于選項A,|a2+b+c|=0,|a+b2+c|=0,因為兩個方程中關于c都是一次的,可取b=a,方程組轉化為同一個關于c的一次方程102+10+c=0,解得c=-110,即a=10,b=10,c=-110.
對于選項B,|a2+b+c|=0,|a2+b-c|=0,因為兩個方程中關于b都是一次的,可以令c=0,方程組轉化為同一個關于b的一次方程,解得b=-100,即a=10,b=-100,c=0.
同理對于選項C,可得a=10,b=-10,c=0.
故選項A,B,C都不正確.
在綜合的情境中,通過賦值把問題轉化為方程運算.賦值并非簡單地用特殊值代入運算,怎樣賦值?為什么要這樣賦值?其目的在于探究運算方向、設計運算程序.將不等式轉化為方程,進而簡化為一次方程.“函數千千萬,一次最簡單”,數學當然就有算法,算法也許是繁瑣的,具體計算過程更繁瑣.但是,指揮這些算法的想法卻一定是簡單的,這是最有威力的[1].引導學生在復雜的情境中把握這些數量之間的關聯,把握其變化的脈絡,從而形成重論據、有條理、合乎邏輯的思維品質與理性精神.
問題中的數量關系蘊含著怎樣的數學特征?題設與結論之間存在著怎樣的邏輯關聯?如何構建過渡性命題,探索問題解決的途徑?
圖1
本題的背景是三角不等式:
||a|-|b||≤|a±b|≤|a|+|b|.
選項A的條件|a2+b+c|+|a+b2+c|≤1中,|a|,|b|可以任意大,只需c來調和.
選項D是形如|x+m|+|y-m|≤1的結構,如圖2,點(x,y)在以點A(-m,m)為中心的正方形區(qū)域內,當點A在直線y=-x上移動時,|x|,|y|,|m|可以取到所有正數,但是|x+y|≤1.當x=a2+b,y=a+b2時,|a2+b+a+b2|≤1,從而
圖2 圖3
選項A的條件|a2+b+c|+|a+b2+c|≤1與選項D僅相差一個負號,但由選項A得到|a2+b-a-b2|≤1,此時|a|,|b|可以任意大.
通過構建過渡性命題,將復雜的問題轉化為熟悉的模型,并用恰當的數學符號語言與圖形語言予以表達,進而借助圖形的直觀性探索解決問題的思路.
本試題通過不等式與方程、一元與多元、代數與幾何圖形之間的靈活變換,感悟有限與無限的辯證統一.多視角、多層面地研究一道題,可以引導學生經歷直觀感知、數學抽象、建模分析等合情推理的過程,在估算、賦值轉化、建模等數學活動中積累數學思維的經驗,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形成與發(fā)展數學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