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是臨床常見的復雜性癥候群,是多種心臟疾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1]。本病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其5年存活率與惡性腫瘤的存活率相似,嚴重影響病人身心健康和生命質量[2]。以往臨床針對心力衰竭常予以利尿劑、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類、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等常規(guī)治療,利尿劑能使病人心臟泵血負荷減輕,而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類、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藥物能使病人血管擴張,進而改善其心功能[3]。但常規(guī)治療方案需長期予以藥物維持,具有較高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難以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4]。目前參麥注射液和環(huán)磷腺苷葡胺在心力衰竭的治療中被廣泛使用。本研究選擇在我院接受治療的部分老年心力衰竭病人為觀察對象,分組實施常規(guī)治療和參麥注射液聯合環(huán)磷腺苷葡胺治療,比較兩種治療方法的治療效果。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5年4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就診的80例心力衰竭病人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方式不同將所有病人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40例。對照組,男26例,女14例;年齡65歲~80歲(70.16歲±2.55歲);病程1年~5年(3.51年±0.82)年;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NYHA)心功能分級:Ⅱ級14例,Ⅲ級15例,Ⅳ級11例;合并高血壓9例,糖尿病10例,心絞痛12例,高血脂9例。研究組,男25例,女15例;年齡66歲~80歲(70.17歲±2.54歲);病程1年~5年(3.53年±0.84年);NYHA心功能分級:Ⅱ級15例,Ⅲ級16例,Ⅳ級9例;合并高血壓10例,糖尿病11例,心絞痛10例,高血脂9例。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兩組病人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對比性。
1.2 納入標準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2012年更新版ESC急慢性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5]中關于心力衰竭相關診斷標準;年齡60歲~85歲;病情穩(wěn)定;認知功能正常;臨床資料完整者;可隨訪調查者;對本研究知情,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排除標準:妊娠及哺乳期婦女;過敏體質者;心、腎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礙者;精神異常,無法完成本次研究者;縮窄性心包炎、急性心肌梗死、肥厚性心肌病等所致心力衰竭。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入院后予以常規(guī)治療,包括β受體阻滯劑、利尿劑、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或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等。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研究組予以環(huán)磷腺苷葡胺(河北智同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5244)聯合參麥注射液(四川升和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51021263)治療。用藥方式:在250 mL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加入120 mg環(huán)磷腺苷葡胺靜脈輸注,1次/日;在250 mL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加入50 mL參麥注射液靜脈輸注,1次/日。兩組病人均連續(xù)治療14 d。
1.4 療效評定標準 參考《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治療指南》[6]對兩組治療效果進行評估。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治療后NYHA分級改善>2級;有效:臨床癥狀明顯好轉,治療后NYHA分級改善>1級;無效:病人病情無明顯變化,甚至呈加重趨勢。
1.5 觀察指標 觀察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腦利鈉肽(BNP)、神經肽Y(NPY)水平。分別采集兩組病人治療前、治療14 d后5 mL空腹肘靜脈血,進行2 000 r /min離心15 min操作,取上清液,檢測血清CK-MB、BNP、NPY水平,其中 CK-MB以熒光免疫分析法測定;BNP以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法測定;NPY以放射免疫法測定。心功能指標:治療前、治療14 d后分別對兩組病人實施超聲心電圖檢查,測定左心室短軸縮短率(LVFS)、左室射血分數(LVEF)、每搏輸出量(SV)、心排出量(CO)。生活質量:以《生活質量測定方法及應用》[7]相關標準評估兩組治療前、治療14 d后的生活質量,包括生理機能、情感職能、健康狀況、社會功能、軀體疼痛、生理職能6個維度,總分為100分,得分越高則生活質量越好。不良反應:觀察記錄兩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包括頭痛、發(fā)熱、皮疹、惡心等。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2.50%,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5.00%,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病人臨床療效對比 例(%)
2.2 兩組血清CK-MB、BNP、NPY水平比較 兩組血清CK-MB、BNP、NPY水平在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治療前比較,兩組血清CK-MB、BNP、NPY水平在治療14 d后均有明顯降低,且研究組降低幅度較對照組更大,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2.3 兩組心功能指標比較 兩組心功能各項指標在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治療前比較,治療14 d后兩組LVFS、LVEF、SV、CO均有明顯改善,研究組LVFS、LVEF、SV、CO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2.4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 治療前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14 d后兩組生活質量評分較治療前均有明顯改善,研究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4。
表2 兩組血清CK-MB、BNP、NPY水平對比(±s)
表3 兩組心功能各項指標對比(±s)
表4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s) 分
2.5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研究組中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為12.50%,對照組為17.50%,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5。
表5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
心力衰竭是多種心血管疾病終末期的主要表現,其發(fā)病機制是因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交感神經系統(tǒng)被長期激活,促使神經內分泌因子分泌釋放,改變心臟功能和結構所致[8]。本病多數病人以心排血量減少和心肌收縮力減弱為主要表現。臨床針對本病采用藥物治療,常予以利尿劑等常規(guī)治療,雖能改善病情,但無法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難以保證安全性,且部分病人因藥物毒副作用而終止治療[9]。
參附注射液來源于“參附湯”,由麥門冬和人參提煉精制而成,其中麥門冬藥性甘寒,《本草衍義》曰:麥冬治心肺虛熱;《本草正義》中記載“麥冬,其味大甘,膏脂濃郁,故專補胃陰,滋津液,本是甘藥補益之上品”;《用藥心法》中記載麥冬可補心氣不足,能發(fā)揮潤肺清心溫胃、養(yǎng)陰生津的作用。人參藥性甘溫,《神農百草經》中記載其具有“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的功效;《證類本草》中記載人參主補五臟,其起到定魂魄、止驚悸、明目、除邪氣、止消渴、通血脈、破堅積等作用[10]。能起到安神益智、生補元氣、補五臟氣之不足,暢通血脈,固脫生津,其藥理性質和強心甙藥相似[11]。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麥門冬能使心肌收縮力增加等,發(fā)揮正性肌力作用,同時能擴張血管,使心臟外周阻力負荷降低[12]。人參能促進前列環(huán)素(PGI2)釋放,阻礙血栓素A2生成而保護心?。荒芨纳迫毖募〈x,清除氧自由基,糾正脂肪酸和糖代謝紊亂,防止游離脂肪酸堆積導致心肌損傷;增加心肌儲備力和改善心肌代謝,能有效增強心力衰竭病人的心臟功能[13-15]。烏頭類生物堿和人參皂苷是參附注射液的主要有效成分,其中人參苷能使心肌細胞鈣離子濃度升高,促進衰竭心肌DNA和蛋白質合成;烏頭類生物堿具有擬異丙腎上腺素功能,能選擇性激動β1腎上腺素受體,使病人心率加快,加強心肌細胞做功效率,能改善冠狀動脈血流量,加強心肌細胞供氧能力,兩者均具有益氣補陽的功效[16-18]。
環(huán)磷腺苷葡胺為環(huán)磷腺苷的衍生物,能提高鈣離子內流量,促進肌漿網上鈣通道磷酸化,能使心肌細胞內鈣離子含量明顯提高,促使興奮-收縮偶聯,使肌纖維舒張加速,提高心肌收縮力,有效起到正性肌力作用[19]。環(huán)磷腺苷葡胺能通過改善心臟泵血功能對血小板聚集起到抑制作用,可使血管平滑肌與Ca2+的結合能力降低,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擴張外周血管,使左心室收縮末期容積降低,提高舒張末期容積,降低心臟前后負荷和心臟射血阻抗,增加心排血量,進而改善病人的心功能[20]。此外,環(huán)磷腺苷葡胺能減少冠狀動脈阻力,使心臟血管擴張,提高每搏輸出量和射血分數,增加冠狀動脈流量,促進心力衰竭病人的心肌細胞代謝,使心肌對缺氧、缺血的耐受性加強[21]。
BNP是臨床診斷心力衰竭病人的常用指標之一,其能預測病人預后和判斷病情[22]。CK-MB為反映心肌損害的特異性指標,屬心肌特異性同工酶。NPY與去甲腎上腺素在交感神經末梢中共同儲存,為生物活性多肽,廣泛分布在心血管系統(tǒng)中。當體內交感神經興奮時,可釋放大量的NPY,起到收縮血管的作用[23]。本研究結果顯示,與治療前比較,在治療14 d后兩組血清CK-MB、BNP、NPY水平均有明顯降低,且研究組降低幅度較對照組更大,可見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聯合使用參麥注射液、環(huán)磷腺苷葡胺治療老年心力衰竭病人,能有效降低血清中CK-MB、BNP、NPY水平,利于病人病情早期恢復。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研究組LVFS、LVEF、SV、CO水平均高于對照組,研究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2.5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5.00%。提示老年心力衰竭病人使用參麥注射液聯合環(huán)磷腺苷葡胺治療,能有效提高其臨床療效,改善生活質量和心功能。研究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為12.50%,對照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為17.50%,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使用參麥注射液聯合環(huán)磷腺苷葡胺治療,不會增加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安全性較高。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如納入樣本量較少,未對病人進行長期隨訪,后期仍需加大樣本量,延長觀察時間,進行多中心的深入研究。
綜上所述,對老年心力衰竭病人實施參麥注射液聯合環(huán)磷腺苷葡胺治療,能有效改善血清CK-MB、BNP、NPY水平,提高臨床療效和生活質量,減輕心肌損傷,改善心功能,且不會增加毒副反應,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