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柳
摘 要:近年來,高校共青團隊伍隨著大學生人數的劇增而不斷擴大,作為聯系青年最廣泛而有力的組織,共青團在提升廣大學習思想政治修養(yǎng)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團建工作也因此成為高校整體建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本文以長江大學文學院為例,通過分析其當前所面臨的境況,發(fā)現高校團建工作的共同問題,并試圖提出一些可供參考的建設性對策。
關鍵詞:高校 團建工作
一、當前高校團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普通團員的共性問題
首先,新媒體時代下,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網絡信息龐雜,但由于缺乏有力的網絡監(jiān)管,許多團員在上網的過程中不自覺地接觸到各種不良信息,從而導致許多青年團員是非觀念模糊,政治立場不夠堅定。
其次,隨著生活方式的多樣化,以及社會對自由的高度提倡,使得青年團員在成長的過程中養(yǎng)成了自由散漫的生活態(tài)度,組織紀律性較差。比如在班級每次召開主題團日活動期間,團員熱情程度普遍不高,到會不夠準時,且會上易開小差。
最后,團員意識淡薄。大多數學生是在初中時加入共青團組織,而初高中階段的學校團建工作一般都很不完善,與入黨時需要經過的層層考察不同,許多同學在入團時并沒有接受嚴格的考察,從而使團員的整體素質參差不齊。且由于身邊絕大多數同學均為團員,而沒有意識到團員身份的嚴肅性,團員意識淡薄。
(二)團員干部的問題
首先,學生團員干部始終是把學生身份放在第一位,他們平時有豐富的學習
生活和娛樂生活需要投入精力,這就難免使得他們在團建工作中沒有足夠的時間,無法成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能力,從而使團建工作不能很好的展開。
其次,學院團建工作的總負責人,大多同時還是兼職輔導員,甚至還會擔任班主任,需要參與的工作過多,使得各方面達到兼顧兼?zhèn)涞碾y度增加。
(三)組織機制的運作問題
首先,活動形式單調沒有新意。目前,基層團組織的常規(guī)活動以各班的團支部組織的班團會為主,各支部獨立舉辦,主題由上級團組織討論決定,形式由各支部結合自身實際而開展。如此本可以做到多樣化,但在實際工作中,部分支部組織的班團會卻走向了程式化、同質化,在“干部發(fā)言”“生活感想”“干部總結”之外少有創(chuàng)造,各支部之間也少有交流,也較少聯合舉辦,優(yōu)秀的案例也沒有被作為典型供其他支部學習,使得團員的積極性降低。
其次,不夠深入了解團員生活。對團員生活的了解,往往通過談心談話、集中開會的方式來實現。但對團員最真實的生活情況、思想狀況和心聲,卻難以做到深入的了解,缺乏具有針對性的工作方式,同廣大團員的交流難以獲得徹底敞開心扉的結果。不夠深入了解團員的生活和心聲,導致一些團組織、團干部同團員之間缺乏凝聚力,團員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團組織和團干部的工作,在具體的工作中,過程、結果可能都會打折扣。
最后,缺乏深刻的自我批評式活動。團員評優(yōu)活動一直是團建工作的重要部分,這有利于調動團員、團員干部的積極性,形成一種活潑生動、積極進取的集體氛圍。但與此同時,也帶來一種相互吹捧的不良風氣,對彼此的缺點不能夠開誠布公。而自我批評式的活動的缺乏,又使得部分團員對自己的認識不夠全面。
二、加強高校團建工作的對策
(一)切實推進思想建設,全面提高團員思想政治素質
二十一世紀的當代社會,是一個百花齊放的新時代。在此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的大學生,思想異常活躍,有著較強的自主意識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面對這樣的一批青年團員,大學團組織應當持有一種包容、靈活的理念。只有在教育的過程中靈活地融入服務的意識,理解、尊重青年團員的生活,支持個性發(fā)展,合理發(fā)聲,才能夠有效地使每一次活動真正達到教育地目的,才能逐步增強青年團員的身份認同感。
(二)嚴格規(guī)范組織建設,充分發(fā)揮組織引領作用
1、加強對團干部的培養(yǎng)
團干部是聯系團員與團組織的重要紐帶,而選拔一支高素質的團干部隊伍是順利展開一系列團建工作的關鍵。如何才能充分發(fā)揮廣大團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團組織應做到如下幾點:
首先,嚴格把控錄用環(huán)節(jié)。在選拔之際,應始終堅持以能力優(yōu)先,而這里所說的能力不僅僅是工作能力,還應該包括具備較高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只有兩方面兼?zhèn)?,才能在日后的工作中得以勝任,才能更好的發(fā)揮模范帶頭運用。
在任職期間,應當適當開展培訓活動,不斷提升自身思想與工作水平;定期展開團部會議,組織自我批評活動,交流學習工作經驗,積極聽取他人的意見,不斷改進自身,提高為同學服務的能力。
此外,還應在每學期結束之際,選擇恰當的時機進行考核,優(yōu)勝劣汰,以保證團組織風氣的純潔性和積極性。
2、豐富活動樣式
團組織未來的發(fā)展,我們首先應從學生具備的特點出發(fā)。[1]切實關注青年團員的內心所想和日常生活,以此出發(fā),開展大家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以求在輕松愉悅的氛圍里達到教育的目的。比如說選擇青年團員感興趣的健康正確的演講或者朗誦比賽,讓大家既能夠一展風采,又可以獲得精神上的滿足。
此外,當代社會正處于一個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的階段,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團建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新媒體靈活、自由、便捷的優(yōu)點來創(chuàng)新活動形式,增強團建與青年團員的聯系,充分調動青年團員的積極性。比如說可以建立一個網上集中學習平臺,以播放視頻的形式讓廣大團員參與進來。
(三)堅持“黨建帶團建”
黨團組織與黨團關系發(fā)展的歷史表明,黨建帶團建是在團的建設實踐中探索和總結出來的成功經驗,是加強高校黨的群團工作的重要保障,是高校黨組織通過團組織開展的群眾工作,是高校黨組織動員廣大師生為完成黨的中心任務而奮斗的重要工作。[2]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是黨的助手和后備軍。各學院黨支部在推進建設時應當把團建工作納入黨的基礎建設。在團建活動中,應當充分發(fā)揮基層黨組織的指導作用,黨員應首先帶頭積極參與團建活動,并發(fā)動身邊的青年團員,一步步向黨組織靠攏,使其成為合格的共青團員。進而將共青團中的優(yōu)秀分子推薦給黨組織,為不斷壯大我黨隊伍做出貢獻,達到促進青年團員成長進步的目的。
三、結語
高校團建工作對于提高青年學生的思想道德及政治修養(yǎng)有著重要的作用。而面對新時期高校團建工作的諸多狀況,我們應當予以及時的關注,努力改進,從而更好地促進高校共青事業(yè)的發(fā)展,為社會培養(yǎng)更優(yōu)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玉素甫江·克然木,菲魯拉·帕力哈提.淺析如何開展高校團建工作[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4(36).
[2] 楊名.新時期高校黨建帶團建的挑戰(zhàn)與對策[J].青少年研究與實踐,2016(2):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