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荊子
(咸陽師范學院音樂學院,陜西 西安 712000)
古典舞也是深受廣大觀眾喜愛的藝術形式之一。身韻是身法和韻律的總稱,身韻也是古典舞教學和練習中出現(xiàn)的一個新詞。古典舞的意蘊和風骨要靠身韻來體現(xiàn),我們也可以通過身韻來進行舞蹈審美活動,評價舞者的藝術修養(yǎng)?;A訓練是舞蹈訓練的一種基本手段,在古典舞基礎訓練中,如果只關注動作要領訓練而不關注舞蹈的身韻,會使舞蹈的韻味和美感大打折扣。所以,許多教師都提倡在古典舞教學中,要重視身韻元素的應用。那么,在古典舞教學中,如何將身韻元素應用到古典舞基礎訓練中呢?
中國古典舞的概念起始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古典舞的動作柔美含蓄,它的風格律動以帶有“圓”的特色,可以說,古典舞千變?nèi)f化,但是離不開“圓”。圓在古典舞中不僅體現(xiàn)在動作的外化上,還體現(xiàn)在古典舞的內(nèi)涵、舞動規(guī)律和造型方面,如許多古典舞都有走圓、劃圓要求,要求舞者的身段圓起、圓行、圓止,以表現(xiàn)古典舞圓潤和諧的韻味。為了彰顯古典舞的“圓”的審美特征,在基礎訓練中,教師必須要對舞蹈形態(tài)的曲線美、韻律美等給予關注,要求學生在訓練中注意手臂的“形圓”和腰法的“律圓”。為了讓學生做到“形圓”和“律圓”,教師要將平圓、立圓、八字圓等身韻元素應用其中,引導學生進行舞蹈動作訓練,以取得良好的訓練效果。如在平穿手動作練習中,教師可以將平圓動作搭配含、腆、沖、靠、仰等身韻元素,讓學生掌握古典舞平圓的動律。又如,為了讓學生掌握“風火輪”的運動規(guī)律,教師可以讓學生用手臂劃立圓,用肩部劃八字圓,這兩個動作穿插進行,構(gòu)成類8的圖形,形成“八字圓”動律。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掌握古典舞獨特的訓練規(guī)律,還可以讓學生領悟古典舞的藝術風格,提高學生對古典舞藝術的認識。
眼神、身段和形體表演線條,是古典舞表演中最重要的幾部分,古典舞的藝術美和生命力,都要通過這幾個方面來體現(xiàn)。手臂,是最能表現(xiàn)古典舞的力量和藝術美的部位。結(jié)合人體生理結(jié)構(gòu)可知,手臂是人體最靈活的一部分,也是人體發(fā)力、動作的一個重要支撐點。所以,在古典舞教學訓練中,手臂訓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許多教師也都將手臂視為最具可塑性的一部分。古典舞的手臂訓練分為大中小三節(jié),在單一的手臂訓練中,教師都會先讓學生通過手指、手腕、手肘、肩關節(jié)等部分的分解練習,讓學生了解各個部位在手臂整體動作中的作用。將身韻元素用到古典舞手臂訓練中去,可以提高手臂動作的標準度和美感,提高學生的手臂動作完成質(zhì)量,進一步完善舞臺效果。如在按掌動作訓練中,講究手按于身前,臂成弧形稍低于胸部,手指微向上,手心對前斜下方,從肩到手形成一個弧形。在這個動作練習中,教師要將“沉”這一身韻元素應用其中,教導學生在按掌時,跟隨動作,調(diào)整氣息,讓氣息不斷下沉,同時放松身體,進而讓身體隨手臂動作彎曲、擺動。如此這般,整個舞蹈動作會顯得更加圓潤流暢,舞者的身體態(tài)勢會顯得更加柔美。
在人體構(gòu)造中,腰部是重要的支撐部位和發(fā)力部位,腰部在舞蹈動作舞動中起著協(xié)調(diào)配合和主導的作用。所以,在古典舞基礎訓練中,腰部訓練、腰法練習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此外,腰部在身體構(gòu)造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所以,腰部訓練與其他部位的訓練經(jīng)常要一起進行。換而言之,在古典舞基礎訓練中,經(jīng)常要以腰部為軸,開展腰法與其他部位的搭配訓練。而在腰法訓練中,身韻元素也有著積極的應用價值,如在腰法與頭部配合訓練中,許多時候,頭部位置與腰部動作的運動線要保持協(xié)調(diào),這個時候,就要用到舞蹈沖、靠、提、含、橫等身韻元素。在弓箭步、掃堂旋子等需要腰部與膝蓋配合的動作中,需要運用含、腆等身韻元素拉伸身體,這就牽涉到背闊肌的強化和身韻元素在訓練中的反復使用。又如,在腰部與腿部配合訓練中,在踏步、點步、吸腿、探海、串翻身等動作姿勢上,都要用擰、傾、仰、俯等身韻元素來彰顯舞蹈動作的神韻和精華部分。學生只有掌握身韻元素的意義和應用要領,才能更好地完成腰部訓練。
綜上所述,將身韻元素應用到中國古典舞訓練中,可以強化訓練效果,使學生掌握古典舞藝術的精華。所以,在古典舞基礎訓練中,教師要靈活運用身韻元素來進行古典舞基礎訓練教學,以提高學生對古典舞身韻元素的認識,幫助學生掌握古典舞身法和韻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