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 盛
(益陽職業(yè)技術學院,湖南 益陽 413049)
我國每年舉辦“全國高職高專實用英語口語大賽”,大賽分為職場描述、情景交流、即席辯論三個部分,其內(nèi)容涉及學生的閱讀、聽力、表達和思辨等多個方面,考查學生能實際運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的能力和技巧[1]。大賽不僅為高職學生提供了展示職業(yè)風采的平臺,也是展示學生英語水平的一個窗口。
高職英語作為一門公共基礎課,必須適應職業(yè)需求,強調(diào)“以實用為主,以應用為目的”,將英語教學內(nèi)容和職業(yè)實際需求緊密聯(lián)系起來,重視學生專業(yè)能力和職業(yè)能力的發(fā)展。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引入技能競賽學習模式,能很好地切合高職英語教學的目標,通過模擬諸如業(yè)務洽談、簽署訂單、陪同訪問、參觀游覽等職場交際活動,促進學生掌握良好的英語口語實際應用技能,使他們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達到“以賽促學,以賽促用”的目的[2]。
英語口語課程主要包括教學內(nèi)容、教學手段、教學主體和教學評價四個方面。
在教學內(nèi)容方面,英語口語教材往往是長期沿用以前編寫的教材,內(nèi)容較為陳舊,不能與時俱進,也無法很好地切合當前社會、職場和熱點領域,缺乏實用性和吸引力。
在教學手段方面,教師往往依據(jù)教材內(nèi)容進行授課。然而目前我國高職學生的英語基礎普遍較弱,學習興趣不高。有相當部分學生學的是啞巴英語,缺乏用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因此,課堂上往往出現(xiàn)教師唱獨角戲的情況,除了部分英語水平較好的學生能緊隨教師課堂節(jié)奏外,其他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另外,雖然口語課多使用多媒體教學,但以跟讀、對話為主,缺乏完整的交際活動過程,教學效果無法達到理想的狀態(tài)。
在教學主體方面,英語口語教學以大班教學為主,教師必須引領學生進行口語訓練,不能保證每一個學生都有進行口語練習的機會。整個教育過程中,是以教師為主體,來實施教學目標,沒有凸顯出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教學評價方面,口語作為一門實踐性強的課程,教學評價需要教師與學生進行一對一的考核,主觀性和隨機因素較強,需要花費的精力較多,操作難度較大。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在很大程度上受主觀因素影響,容易影響教學評價的公平公正性。
因此,高職口語課程迫切需要進行教學改革,讓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學生才能實實在在地提升口語技能,學到實用的職業(yè)英語。
(一)重視技能大賽內(nèi)容與教學內(nèi)容相結合
目前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更多的是強調(diào)基礎語言知識的積累。因此,在教學中引入技能大賽,大賽內(nèi)容應與教學內(nèi)容進行緊密結合,在圍繞基礎知識點展開的同時,適當穿插融入富有時代特征的職場描述和情景交流的模塊,既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基礎知識,又要逐步提高學生的職場能力和職業(yè)素養(yǎng)。大賽內(nèi)容要分層次,符合不同學生的口語技能水平,能讓學生全員參與大賽,同時對學生在大賽中取得的進步進行肯定,促使學生逐步形成開口說英語的自信心,這樣才能形成良性循環(huán),充分發(fā)揮參賽學生的積極性。
(二)平衡英語考級與口語教學的矛盾
雖然高職英語把培養(yǎng)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作為人才培養(yǎng)目標,但在實踐過程中,往往強調(diào)英語應用能力的A、B級的過級率,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將主要精力投入在英語等級考試。這需要院校轉換教學理念,重視口語教學的重要性,加強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訓練[3]。通過開展口語技能大賽的教學活動,能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英語實踐練習機會和學習氛圍,不僅能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也能幫助學生提前適應職場環(huán)境,從而促進語言學習,提高學習興趣。
(三)突出競賽形式,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開展口語技能大賽的教學活動主要是期望達到“以賽促學,以賽促用”的教學目標。因此,在口語技能大賽中,要凸顯競技性質,通過設置不同類別的比賽,讓學生能全員參與,并對優(yōu)勝者給予一定的物質和精神獎勵,激發(fā)學生的榮譽感,提升學生學習英語口語的熱情和積極性,從而提高英語口語教學質量。
(四)改革教學評價方式,增設口語測試
在英語口語課堂教學中引入技能大賽的教學方式,必須要有相應的評價體系作為支撐。教學評價要實行過程性和總結性考核相結合,把口語活動、口語測試、口語比賽成績也納入到教學評價當中,以教學評價作為指揮棒,進一步有效推進英語教學改革,促進學生職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
高職英語教學不能單純以過級率為重點,不能只限于語言基礎知識或者限于教材課本,還必須以時代背景或所學專業(yè)作為教學背景,突出教學的實用性,讓學生學到在未來職場工作中能使用到的職業(yè)英語。因此,在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引入技能大賽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以“競賽環(huán)節(jié)”為載體,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基礎知識為本,又強調(diào)關注社會、經(jīng)濟等方方面面的信息和動態(tài),契合了英語教學“用”的根本目標,突出了高職英語口語教學的職業(yè)性和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