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錦
(貴州省都勻二中,貴州 都勻 558000)
隨著教育事業(yè)的前進,教育教學水平也要適應社會發(fā)展的步伐,當今的教學方式已經不再是只靠成績說話,教師越來越注重學生們能力方面的培養(yǎng),在數學科目中,數學教師著重培養(yǎng)的是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正確引導學生用正確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對學習數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具備這種思維能力,才能讓學生學習數學興趣更濃,也為學生解題帶來新思路。
對比小學、初中的數學課程,高中的數學知識更加難懂與復雜,對高中學生的思維能力有了較高的要求,在高中教師對學生理論知識教授的基礎上,加強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空間建設能力等能力的培養(yǎng)是更加有必要的,只有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能力與素養(yǎng),才能讓他們更好的掌握知識,在原有知識掌握的基礎上,擴展更大范圍的學習,對提升數學教學質量和效率,具有積極意義。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通過教師對學生的數學能力的培養(yǎng),對學生學習更難的知識具有較大幫助,同時,通過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也能改變傳統(tǒng)教學手段,利用更高效的模式教學,能有力的促進教學事業(yè)的發(fā)展,激起學生們學習數學的熱情,為把學生培養(yǎng)成全方面人才奠定了基礎。
很多學習數學的高中生,體會都會是難、枯燥等等這些,在課堂一味聽數學教師講解,記錄那些死板的公式,久而久之,興趣全無,剩下的只有應付。安靜嚴肅枯燥的課堂,顯然是不可取的,這樣的課堂效率不高,課堂質量更是得不到保障。教師應當針對這種現(xiàn)象做出適當的改變,不應該為了提高學生們的數學成績,增多他們的作業(yè)量或者增加難題數量,強迫他們去做練習。這樣的狀態(tài)下,課堂氛圍是不高漲的,降低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也讓他們很難體會數學這門學科的樂趣。教師應在數學課堂中,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只有在這種氛圍中學習的學生,解題思路會緊跟興趣提升而增多,間接開發(fā)了他們的思考能力,鍛煉了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也可以采取在課堂上分組進行討論的形式開展教學,分組后的激烈討論,能很有效地提高這堂課的質量水平,學生的積極參與,增加了他們學習數學的熱情,這種以討論的形式來展開的學習,還能增多他們解題的思路,有助于提高思考能力。其中,教師也要學會鼓勵學生們積極動腦,積極回答問題,錯誤不可怕,勇氣才是最可貴。在這樣的愉悅氛圍中,不僅提高了班內學生的學習思路,還讓他們漸漸愛上這門學科,數學成績自然而言的也就提高了。
在數學教學課堂中,老師有時為了節(jié)省課堂上的一分一秒,會直接公布答案,減少學生們的思考時間,不會詳細聽學生們對習題的別的想法,間接扼殺了他們創(chuàng)新的萌芽,扼殺了他們獨立思考的路徑。在這種傳統(tǒng)教學下,學生們如同機械般吸收著知識,同時也壓制住了學生學習本應有的數學思路。數學思考和解題思路得不到創(chuàng)新,對學生學習數學起到了負面影響。為了杜絕這種不正確的學習方式,數學教師應摒棄舊的教學結構,積極引導學生展開聯(lián)想,關聯(lián)實際,擴展他們解題的思路,鼓勵學生們用多種方法解題,間接提高他們對數學的興趣,加深他們對數學的理解。教師除了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思路,還要鼓勵他們細心觀察,細心觀察對學習數學同樣重要。
學習數學的過程,是一個探索與發(fā)現(xiàn)、規(guī)律與小結的過程,此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了的推演能力、概括的能力、總結能力等等,好處多多。在數學中只會解題是遠遠不夠的,讓學生知曉這樣解題的緣由才是更重要的,數學教師要將固定公式演變過程進行詳細講解,從而加深學生對公式、概念的理解,只有加深了理解,才能在數學習題中應用自如,這樣很大程度上能避免學生死記硬背、機械套用。優(yōu)化后的教學,讓學生學習后邊的數學知識開始變的簡單,在解題上面的效率也會提升不少,記憶也更加牢固。
我們都知道,學生的思維是從問題出現(xiàn)開始的,是從解決問題中得到發(fā)展的,為了更好的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我們采取的方法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創(chuàng)建數學情景就是其中不錯的方式之一。根據遇到的數學難題創(chuàng)建適合的情景,能很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是一種挑戰(zhàn),更是一種體驗,很好的培養(yǎng)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空間創(chuàng)造力。
綜上所述,高中數學的教學任重而道遠,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是很有必要的,教師應抓住重點有針對性的進行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獨立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我們當代教育的新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