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九虎
俗話說,細節(jié)決定成敗。同樣的道理,這句話對于教學來說也適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一句話、一次評價、一個眼神都會影響課堂的效率。因為,課堂不是一個獨立的舞臺,也不僅僅只是傳遞知識的舞臺,應該是一個教師用自己的教學智慧精心打造細節(jié)、在課堂中見微知著、展現自我個性魅力的舞臺。
一、課堂細節(jié)的內涵
細節(jié)二字,顧名思義,細就是細小之意,節(jié)就是情節(jié)之意,課堂細節(jié)也就是課堂中一些不易被發(fā)現或者容易被忽視的教學關鍵點和情節(jié)。其實,課堂的教學活動是一個動態(tài)不可測的過程,它由一個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組成,可以說,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是由一個個小細節(jié)構成,這些小細節(jié)就是教師根據教學的需要和目的而將教學活動分解的板塊。它的表現形式很多,可以是教師的提問,可以是教師的點播和評價,也可以是學生的回答和質疑,甚至有時只是師生間的一個很小的互動。細節(jié)雖小,但起到的作用不小,處處體會教師的智慧,能大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課堂細節(jié)的體現
(一)體現于環(huán)節(jié)設計之中。作為一線教師,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于課堂而言,十分重要。每一處環(huán)節(jié),既要科學,又要合理,還要緊湊,銜接自然。比如說,課堂中的“知人論世”放在哪個環(huán)節(jié),很有講究。如,教學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時,文中一開篇就寫到“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所以在講讀文本之前就應該介紹一下國共時期對峙的時代背景和朱自清本人家庭的復雜情況,否則,學生不能順著往下讀懂這“頗不寧靜”意味著什么,甚至更無法理解整篇文本。
(二)體現于師生互動之中。蘇霍姆林斯基說:“我一千次確信,沒有一條富有詩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學生全面智力的發(fā)展?!薄墩Z文課程標準》中也指出: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這一字一句無不是在提醒教師,要時刻謹記和學生的關系,為了學生是始終的目的,課堂上的每個互動都要精心準備和用心應對。
(三)體現于教師的點撥之語中。在教學中,教師在學生思維受阻、困惑不解時適當地進行引導,這就是教師的點撥。例如,教學現代文閱讀《五月菖蒲》,為了讓學生理解文本的意蘊,可以在前面預設一個問題,就是讓學生對該篇散文的每一節(jié)內容進行一個簡單概括,再把每一小節(jié)的內容串起來理解,之后再去推測文本的意蘊。結果,在思考預設問題的第一步時,有學生就很勤快和超前地把每一節(jié)為何這樣寫進行了自己的理解,結果把最后一個問題也大致給解決了。這樣一來,雖說是回答很全,但實際問題和問題不同直接會影響學生對專項問題的定性理解,甚至混淆理解。于是,在該學生講完之后,可以這樣進行指導:某某思維很有深度,已經讀到作者的骨子里去了,很感謝你給大家做了這么精辟的解讀,不過下一次希望你慢點走,讓大家和你一起停下來好好欣賞一下這一路作者是怎么寫怎么走的。后來,這個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完全能根據要求去做,而且做得很精致。這就是點撥之效,在表揚之中指出問題的存在。
三、課堂細節(jié)的意義
課堂細節(jié)要靠教師去把握,也要靠學生去認真對待,它是課堂中最精彩時刻的呈現。作為教師,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更要做一個有心人、細心人,智慧地設計和處理每一個教學細節(jié)。使課堂的每個亮點都成為課堂的修飾,通過這樣的亮點演繹出課堂的智慧——教師的智慧和學生的智慧,這樣的智慧聚焦,打造了一個完完全全律動的課堂。有人問,教師應該追求精品課堂嗎?那么,什么是精品課堂?充滿細節(jié)的生命課堂就是精品課堂,因為這樣的課堂最真實,最有生命力。
教學是一門藝術,對于每一個細節(jié),教師都要用心去關注,看似不起眼,但它是一種能力的體現,是一種風格的表達。特別是年輕教師,更應該多專心研究教學的理論和實踐,把新課程的理念轉化為自己的教學行為,不懈地追求自身的專業(yè)發(fā)展,讓自己朝著更專業(yè)化的發(fā)展方向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