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運玲
孩子或多或少愛與小伙伴攀比,想必這種情況爸爸媽媽們都遇到過。雖然攀比行為不好,但我們可以區(qū)別看待,并采取不同的引導方法。
攀比東西是最常見的攀比方式。在孩子眼中好像什么都是別人的好。他們看到別人有某樣東西,而自己沒有時,心里就開始了攀比,也想要這種東西。
傍晚,我?guī)畠合聵巧⒉剑龅搅送?,她正騎著新買的平衡車,玩得不亦樂乎。女兒覺得新奇,追著騎平衡車的童童跑了一會兒,回來興奮地扯著我的胳膊,說:“媽媽,你也給我買一輛平衡車吧,童童都有了,我卻沒有?!?/p>
其實,女兒如果喜歡,平衡車我是可以給她買的。但是,她這種攀比的說辭令我不滿。我問:“為什么童童有平衡車,你就得有呢?難道你要平衡車只是為了跟人家攀比,而不是因為自己喜歡嗎?”
女兒趕緊改口:“我也喜歡嘛?!钡乾F(xiàn)在改口已晚了,她已暴露了自己的攀比心理。
我也常聽到身邊的孩子說這種攀比句式,好像別人有的自己也必須有似的。這就是典型的“攀比東西”。
攀比行為,就是當孩子看到別的孩子做某件事時,他也跟風去做。這里主要指的是負面行為,也就是所謂的“隨大流”。
比如秋天,小區(qū)里很多落光葉子的樹被綁上了很多假花,用來裝扮居住環(huán)境。那些花看上去很漂亮,遠看像真花一樣。
一天,一個膽大的小男孩拽下了一枝花,拿在手里玩,還向同伴炫耀。這時,又一個孩子也上前摘花,很快引得其他幾個孩子也一起跟風。
后來,保安來制止,抓住了其中一個孩子。他還叫冤:“是別人先摘的花,我看到他摘我才摘的?!?/p>
這種攀比行為在孩子中也很常見。就是看到別的孩子做一件不好的事情時,明明知道不對,但也學著去做。這種攀比心理就好像給孩子壯了膽。
什么叫攀比本領呢?就是孩子看到別人會,而自己不會的本領,就會觸動攀比心理,拿人家的長處跟自己的短處比。
女兒就經(jīng)常跟哥哥攀比本領。比如,同樣是玩拼裝,見哥哥能拼一艘豪華的軍艦,而她卻拼不出來,她就會很失落地問我:“為什么哥哥拼得那么好,而我卻拼不好呢?”
孩子與人攀比本領時,容易只盯著事情的表面,卻想不到一些客觀的原因。比如自己比人家小,當然有些事不及人家做得好。孩子想不了這么深入,只會盲目地攀比。
其實,并不是所有的攀比都是不對的,有一些特殊情況需要家長給予支持。
記得之前有好幾次,兒子曾說讓我給他買一把水彈槍。他說:“別人都有,就我沒有,都沒法跟他們玩?!?/p>
當時我嫌他愛攀比,又想著他有很多其他玩具槍,就沒給他買。直到有一天我才知道,原來那段時間小區(qū)里的男孩流行玩槍戰(zhàn)游戲,幾乎人手一支,他們分組玩槍戰(zhàn)。
而像我兒子這種沒有水彈槍的,人家不太歡迎他們加入,或者即使加入也只是跟著瞎跑,無法參與到激烈好玩的游戲當中。
我就趕緊給兒子買了一把水彈槍,以便他能加入小伙伴們的游戲大軍。
孩子們的世界,有時我們不太懂。他們的流行不斷變換,我們跟不上。像這種攀比,我們還是需要給予孩子支持的。不然,孩子沒法融入群體中,容易被孤立在圈子外。
總之,孩子的攀比分情況,家長要區(qū)別看待。
每個人都有虛榮心,只不過相比之下,大人懂得控制自己,而孩子做不到這一點。
見到別人有什么東西,自己也想得到,不然就眼紅。虛榮心驅使孩子,自己擁有的東西,不能比別人少。所以,他就會經(jīng)常盯著別人有的,而忽略自己有的。
很多孩子都有較強的好勝心理,或者通俗地說就是“逞能”??吹絼e人做一件事,就激起了自己的好勝心,也要去試一試,暗地里與人一決高低,好像在說:“看,我不比你差?!?/p>
這種盲目的好勝心,容易讓孩子產(chǎn)生攀比行為。
自卑心理也會使孩子產(chǎn)生攀比,就像前面提到的攀比本領。孩子會很有挫敗感地想:“為什么別人會做這件事,而我做不到呢?”
這種攀比會讓孩子感到自卑,且深受其困擾,甚至會越來越?jīng)]自信。
童年是孩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建立的基礎時期,孩子過度攀比,容易扭曲三觀,形成錯誤的價值取向。比如愛慕虛榮、虛偽等。
孩子與人攀比的時候,需要大人的支持和成全。如果得不到大人的成全,在虛榮心的鬼使神差下,孩子容易犯錯誤。
越愛攀比的孩子,內心越不自信。當比不過對方時,孩子就會陷入更深的自卑。久而久之,孩子的自信會越比越少。嚴重者,甚至會引發(fā)孩子的心理問題。孩子愛攀比危害多多,不能聽之任之,需要父母智慧地引導。
當孩子看到別人擁有一樣東西,而自己也想要時,首先我們要糾正孩子一貫的攀比說法:“那誰誰誰都有什么,我也想要一個?!?/p>
告訴孩子,你想要一樣東西,不能是因為別人有你就得有。我可以滿足你,但不是為了讓你攀比,而是因為你有更充分的理由。
讓孩子給我們幾個理由,除了攀比的理由之外。這樣可以引導孩子深入思考,多角度看待那件事或那樣東西。讓孩子知道要擁有一樣東西,不是因為別人擁有,而是自己真的需要。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和不足。
當別人能做到,而自己做不到,當別人能做好,而自己做不好,當別人能做,而自己不能做時,我們要引導孩子轉移目光,改變關注力。
讓孩子不要總盯著別人的長處,總計較自己的短板。而應該反過來,多看自身的閃光點。
平時,家長應盡量做到每天都表揚孩子,給孩子自信?,F(xiàn)實中,每天批評孩子的父母有,但每天都表揚孩子的父母少之又少。
父母的表揚是對孩子的認可,能增強孩子的自我認同感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