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光艷
(羅甸縣沫陽鎮(zhèn)平巖幼兒園,貴州 黔南 550100)
1903年英國作家畢翠克絲·波特執(zhí)導繪畫的《彼得兔的故事》一書,這是一本描繪兒童繪本創(chuàng)作的繪本故事書,被認為是現代兒童繪本的開端。兒童繪本是專為兒童設計的。由于孩子的年齡和性格,他們的關注點與成年人有所不同。為不同年齡的兒童設計插圖創(chuàng)作,應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和對故事和畫面的理解能力,同時加入與文學,科學和教育相關的內容。為兒童設計的繪本通常是大圖畫,色彩鮮艷,充滿趣味的內容,從平凡的生活出發(fā),通過圖畫傳遞給孩子們豐富的想象力,知識,理性和情感。圖畫書可以很好地幫助家長和學校教育孩子,促進和孩子的交流溝通。巧妙的圖形設計,和諧和適當的色彩使美麗的圖像具有非常高的審美價值。通過閱讀和觀察,孩子們可以享受無限的視覺美感體驗,巧妙地增強內心的快樂和幸福。繪本包含很多內容,涉及不同的生活哲學和無限的話題,可以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幼兒園繪本教學現已成為幼兒園教學活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多老師也有開展繪本教學的經驗,對繪本的普遍接受和喜愛,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在全面開展幼兒園繪本教學的同時,仍存在許多問題。從研究結果來看,大多數教師在教學中能夠合理使用繪本,能講解繪本和圖形的關系。但通過深入研究發(fā)現,教師對繪本的理解并不是很清晰,特別是繪本和其他類型圖書的區(qū)別。在實踐中,教師對繪本的理解仍然存在混亂的現象,教學方法刻板復古。在幼兒園繪本教學中,常見的有四種傳統(tǒng)教學模式:強化分析型,識字閱讀型,無指導型和講讀提問型。在課堂上,教師占主導地位,兒童只能被動地傾聽,不僅嚴重限制了兒童的想象力,而且失去了繪本教學提高幼兒閱讀興趣的意義。教師在講解中忽略了圖畫內容,忽略了繪本中的審美表達,只強調對文本的閱讀和理解,這是非常不合理的。很多幼兒園視繪本教學為自己幼兒園的特色教學,但是,教師對繪本的選擇能力普遍不高,目前仍是幼兒園繪本教學中比較突出的問題。大多數教師在選擇圖畫書時,會優(yōu)先考慮幼兒園指定教學參考或者是現有的圖畫書,很多老師選擇的繪本不符合兒童的年齡特征,通常只有在繪本教學示范或展覽開放時才會考慮繪本是否有趣,是否有深刻的語言主題和其他標準。
教師在開展繪本教學時,首先要樹立正確的繪本教學概念,繪本教學應以兒童的興趣為出發(fā)點,而不是簡單地依靠教學,使繪本教學變的枯燥無味。同時,教師應積極參與相關的培訓和教學研究,不僅是為了使理論積極深入內化,也是為了在實際教學實踐中將思想轉化為正確的行為。當然,教師應該避免“死記硬背”現象,因為有些概念不適合所有的活動,不一定適用于所有的教師,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把這些觀念付諸實踐,從而有效地構思繪本教學。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根據需要改進閱讀方法,如互動共享閱讀,允許少數同齡或有一定年齡差異的孩子參加閱讀,增加孩子交流的機會,互動激發(fā),可以活躍思維和氛圍,使繪本教學更加有趣。其次,教師應采用靈活的多媒體技術,如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技術時,不要只按照原始屏幕的文字順序講解,而應該使用更多認知困難的插圖畫面或者多個圖來表達關鍵問題,用于排除使用多媒體技術輔助的問題,例如屏幕重構,聲音配置,動畫增加,鏡頭特寫,連續(xù)頁面等,還有必要的,添加,刪除或移動工作部分,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整個教學過程處于智能狀態(tài),大大增加了繪本的表現力。最后,教師以活動的形式可以適當增加表演,游戲,音樂,繪畫,舞蹈等方法的過程方面,使活動更豐富,更實時,更有趣。
在繪本教學中,應加強繪本教學的互動,其主要應側重于幼兒與繪本材料的互動,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形象生動的展示繪本內容,增強幼兒對繪本材料的理解;教師可以通過繪本材料,組織幼兒模擬表演繪本故事,或者鼓勵幼兒通過自己對繪本的理解講故事,訓練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在教學中,應積極組織幼兒交流討論,鼓勵幼兒講述自己的看法,有利于提升幼兒對繪本的全方位認識。
圖畫是繪本的靈魂,孩子通過圖畫了解世界,體驗情感,了解豐富的知識,逐步建立自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在欣賞繪本的過程中,孩子們體驗繪本的藝術元素,如色彩,構圖,線條,比例,視角,光影關系,從繪本中認識世界,了解藝術,欣賞美,滋養(yǎng)靈魂,努力豐富藝術感,所有這些都對孩子的藝術,審美和情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幼兒園教育教學過程中,幼兒處于初成長階段,在這一階段對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感,還沒有主動去認識事物的能力,因此老師在這一過程中,要不斷加強完善自身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將繪本教學運用于幼兒教學過程中,使其幼兒園認知水平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