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韶霞
(寧夏中衛(wèi)市第五小學,寧夏 中衛(wèi) 755000)
現(xiàn)代教育中強調(diào)教學活動是師生雙方互動交流的過程,是思想碰撞激發(fā)新知和思考的過程。尤其是小學數(shù)學,在教學中不僅要重視對學生基礎知識的教授,更要注重對學生邏輯思維、學科學習習慣等的培養(yǎng)。而在實際的小學課堂中,教師通常以“有問必答”的活動來活躍課堂氣氛,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啟迪學生思考。但由于課堂設計的不合理或是學生課堂提問缺乏策略等原因,使得課堂提問有效性較低。本文從教師和學生雙方的課堂提問策略進行論述,為提升課堂提問有效性提供助力。
有效的課堂提問是小學教師實現(xiàn)高效課堂、了解學生學習情況、促進學生開展思維活動的強有力的手段。教師以巧妙的課堂教學來引發(fā)學生們的思考,對所學知識提出疑問,教師在課堂上采用多種形式進行答疑,在一問一答的過程中,學生們可以實時地得到想要的答案,提高其學習效率。教師對學生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數(shù)學基礎水平及學習數(shù)學的態(tài)度等都會有一個綜合性的了解,最真實的“學情資源”及時掌控,對其開展后續(xù)的教學具有重大作用。
學有疑,則引思。在學習的過程中,只有心生疑慮才會有所思考,才能引發(fā)自主性的思維。在數(shù)學課堂上的提問模式大致有以下形式,一種是教師通過巧妙的課堂設計,引導學生們主動去發(fā)現(xiàn)問題并進行初步的思考和探究,其后在課堂上提出來,與老師和同學們一起來解決這些問題。另一種是教師精心設計問題,讓學生們進行解答,讓其依據(jù)教師的引導進行思考并進一步提出自己的疑問。前者是教師引導下學生進行的自主思考活動,后者是被動的思考活動。而這兩者無論是主動或是被動的,對學生思維的啟迪都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可以幫助學生在小學階段養(yǎng)成科學的數(shù)學思維,對其后的學習很有幫助。
雖說是“嚴師出高徒”,但對于小學生來說,太過嚴厲的教師形象有時會不利于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因為小學生年齡較小,本身對教師就有很強的敬畏之心,很多學生甚至會因為教師過于嚴厲而害怕老師,使其在課堂上很是膽怯,有疑問而不敢發(fā)。而要提高小學生課堂提問的有效性,首先就要從教師自身出發(fā),放低自己的姿態(tài),和學生們進行平等的交流,同他們做朋友,展現(xiàn)自己親和友善的一面,讓學生們在教師面前,有話敢說。
要讓學生們敢于在課堂上大膽地提問,就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精心設計課堂,讓課堂有一個良好的提問氛圍??梢詮母淖冋n堂模式開始,例如:在講解“比一比”的時候,可以巧設課堂游戲,讓學生們以身邊最常見的物品(如鉛筆、墻上裝飾的花朵等)為例,鼓勵學生展開多種方式的比較,如計數(shù)法、排列對比法等,并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去,亦師亦友地跟他們進行交流,讓他們敢于提出自己的疑問。
小學生限于其年齡、認知、思維等,他們對事物的思考往往是基于自己天馬行空的想法,課堂上提出的疑問總是存在各種問題。但此階段的他們,思維活躍,老師要注重思考方法的傳授,對其思維模式的形成會有很大幫助,讓學生們學會提問。
在課堂教學中,提升學生的提問能力,教師們要在教學模式的設計中加大“方法教學”的比重。例如:應用合作學習法講解“平行四邊形”,將學生們進行有目的的分組,讓其在小組中展開合作學習,每次的問題都由小組代表提出。引導學生在小組內(nèi)對問題進行精煉,使最終的提問更加有效。
“問答”式教學是一個閉合的環(huán),有問有答,才能完成閉環(huán)。尤其是小學生對事物的好奇心難以長久保持。因此,就需要對學生的提問給與重視,及時給予反饋和解答,讓他們覺得被重視,體驗及時收獲新知的喜悅,使他門愛上提問。
在教學中教師要及時給學生正面的反饋和評價體現(xiàn)對學生的尊重。例如:講解“數(shù)學廣角”,面對烙餅問題,可以讓學生們自主進行優(yōu)化方法的探索,提出自己的疑問和見解,教師要在課堂上及時對這些問題和想法給與反饋和評價,如有學生提出獨特的方法,教師就可以給與“你的想法真好”這樣的正面評價,讓學生們越來越喜歡提問。
綜上所述,小學時期的數(shù)學學習對其以后的學習和生活影響很大,此時打下牢固的基礎,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以后的生活學習都大有助益。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數(shù)學思維和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學生建立友善互信的關(guān)系,讓學生們敢于提問,善于思考,全面提高自身的學習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