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王晶 南潮
現(xiàn)代化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信息傳播的主要方法有聲音、圖片、影像、動作演練等。在傳統(tǒng)的話語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話語是教學環(huán)節(jié)的主要根據(jù),但是在實際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話語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本文旨在對小學教師在英語課堂話語中存在的普遍問題進行分析,并且有針對性地提出優(yōu)化策略。為方便下文論述,本文中課堂話語是指課堂上使用的語言。Nunan認為,課堂話語存在于課堂教學中,但是與課堂中其他類型話語不一樣,其包含教師話語和學生話語。教師話語指的是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用的語言,對課堂教學有著直接的影響。教師規(guī)范性的課堂話語不但能夠提升英語課堂的教學質量,還能夠對學生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并且,有關英語教師課堂話語,在全新的教學觀念支持下,許多學者提出,在英語教師教學過程中,應該盡可能地運用目標語言。所以,在組織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英語教師主要呈現(xiàn)的語言是英語,可是也有部分情況下會出現(xiàn)少量的母語。由此可知,英語教師的課堂話語包含英語與母語。
教師話語是教師教學的主要方式,是學生和教師之間溝通的橋梁,課堂話語質量直接決定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一般地,我們會把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用的語言看成是教師的課堂話語,所以課堂話語不但包括對課程知識的講解語言,還包含串聯(lián)組織詞、反饋性語言等。教學用語是課堂中最基礎的也是最關鍵的用語,教師的課堂用語應該始終結合課程知識內容進行講解。
英語是現(xiàn)在中國教育中最基本的第二語言,具有十分明顯的特殊性,教師在講課的時候不但要確保學生能夠接受知識,還要對課堂做出科學有效的指導與管控,因而教師話語在其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偟膩碚f,小學英語教師課堂話語有如下特征。
第一,規(guī)范性與邏輯性。對英語教師來講,準確、標準的英語發(fā)音,自然、得體的語調,是教師作為語言學習者以及傳授者應該具有的基本素養(yǎng)之一。小學階段是學生形成良好語音語調的關鍵時期,英語教師的課堂話語更應該成為學生學習的典范。
第二,可模仿性以及可理解性。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結合學生年齡特征以及認知能力,逐漸擴展學生對中西方文化認知的范圍,這有利于鼓勵刺激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
第三,真實性與互助性。英語作為一種外語,我國的小學生在沒有真實情感的環(huán)境中學習英語相對比較困難,這就需要英語教師結合教學實際與教材的內容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境,讓孩子在比較真實的環(huán)境中使用語言,達到交際的目標。
目前來看,我國小學英語教學課堂中,教師話語主要存在如下問題。
第一,教師課堂用語比較單一化。英語課堂的教學不單單是對英語詞匯、語法以及篇章的學習,還應該包括對文化的學習與了解。大部分英語教師因為對國外文化并不是十分了解,因此在口語差別還有習慣方面與漢語存在不同之處時,常常不能體現(xiàn)教學的重點,講解內容十分混亂,這就造成了學生很難理解英語知識點。缺乏正確的課堂用語,教師上課就會如同背書一般,不但會讓學生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還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質量,很難提升學生自身的英語水平。
第二,教師缺乏和學生互動交流的話語內容。在過去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掌握著課堂教學的主導權,但是和學生溝通交流的機會比較少,注重教卻輕視學的情況特別突出,直接造成英語教學效果不理想。近年來,伴隨著教學環(huán)節(jié)和手段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雖然在互動方面教師的教學用語出現(xiàn)了比較大的改善,但是教師并不能夠很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沒有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缺少和學生的良性互動與溝通。
第三,教師話語冗雜現(xiàn)象多,學生缺少發(fā)言機會。學生升學壓力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很多教師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在這種壓抑的課堂氣氛中,學生很難有機會進行討論,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意見,獲得直接的回饋。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目前很多英語教師話語十分冗雜,盡管知識點反復講,但是抓不住重點與難點,對學生深層次的學習產生了不好的影響,也打擊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結合上述主要問題,優(yōu)化教師課堂話語,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其一,提升英語課堂知識講解話語的水平。學生的英語知識主要來自英語教師,所以,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確保話語的規(guī)范性與合理性,注重課堂用語,讓學生有良好的學習榜樣,可以在教師的帶領下更好地學習英語知識,提高學生英語水平。因此,這就需要教師教學話語不能太過于簡單,也不能太過于冗雜。教師話語要在保持生動性的同時,確保規(guī)范性,要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帶領下進入英語的學習氛圍中,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才能夠極大地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保證英語教學水平。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英語教師,應該熟練地掌握英語知識,而且可以科學、有效地組織課堂教學內容。課堂話語應該注重啟發(fā)學生的認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到英語學習過程中。所以,英語教師需要逐步充實自身實力,提升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讓課堂話語的質量越來越高,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
其二,增加與學生溝通互動的話語。教師應該時時刻刻將學生放在首位,讓學生做課堂的主體。語言是交流的通道,對小學生來講,學習英語比較困難。因此,在教學環(huán)節(jié),除了合理的知識講解之外,還需要注重提升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通過互動性的教學方法替換一言堂式的教學方法。此外,通過開展多種課堂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溝通與交流平臺,進而提升學生的口語能力以及隨機應變的能力,讓學生在課堂中感受到英語的語言魅力所在。教師作為課堂的指導者,應該時時刻刻關心學生的變化,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活學活用,只有這樣才能夠讓英語發(fā)揮真正的作用,讓學生真正地學好英語。教師能夠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提出一個話題,讓學生用英語進行交流,在交流過程中讓學生鞏固舊有的英語知識,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英語的能力,真正地提升學生“說”英語的能力。
其三,減少教師話語數(shù)量,增加學生發(fā)言機會。傳統(tǒng)英語教學課堂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發(fā)言的機會特別少,教師很難掌握學生學習英語的情況,限制了教師與學生之間良性的互動與溝通。以學生為核心的教學模式的英語課堂之中,教師的話語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發(fā)言權,有助于養(yǎng)成良好的語言習慣。所以,英語課堂中教師的話語數(shù)量應該盡可能減少,盡量確保學生語言輸出的頻率,并且盡可能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訓練機會。
總而言之,一名優(yōu)秀的英語教師應該能夠合理運用語言藝術提升教學效果。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合理地控制教師話語的數(shù)量,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語言表達機會,注重培養(yǎng)學生說英語的膽量。教師話語的改善直接影響英語教學最終目標的實現(xiàn)。教師話語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正確看待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話語關系,是目前教師話語需要關注的主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