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
(江西南昌外國語高新學校,江西 南昌 330000)
數學是小學學習階段一大重要基礎學科,要求學生具備較強邏輯思維能力和基礎運算能力,而小學生的身心狀態(tài)正處于發(fā)展的基礎起步階段,其顯著的特點是好奇心較強,容易被外界吸引,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在枯燥乏味的課堂學習上。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成為小學數學教師一大重點工作內容,教師要利用教學資源,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更好的結合起來,通過實踐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課本理論知識,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水平。
由于深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思維的影響,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的是對考試內容的講解,注重教學的量而不是質,忽視了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的聯(lián)系。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所采取的是灌輸式教學,教學方式也只是簡單的黑板板書和教師的口頭講述,缺乏靈活性和創(chuàng)新性,忽視了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單一刻板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缺乏實踐應用機會,對知識內容的掌握只是表面,無法深入理解知識體系,久而久之,學生失去了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學習效率逐漸下降,實際應用能力不高。
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決定了其好奇心強且好動,容易被好奇的事物所吸引。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提高實踐與應用,將理論知識形象化、生動化,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研究興趣,同時能夠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和自主動手能力,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開創(chuàng)實踐與應用活動,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學習接受能力創(chuàng)建相對應的實踐操作。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在課堂學習上是主導作用,對實踐活動的工具準備、實踐開展的步驟等要有明確的目標,從而推進實踐活動的有效開展[1]。同時,教師要對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分析解決,積極聽取學生的反饋意見,不斷豐富自身的專業(yè)技能,調整優(yōu)化教學策略,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實踐與應用能力,有效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課堂學習氛圍低沉,學生的學習興致不高,學習效率低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切實提高學生的實踐與應用,利用教學資源創(chuàng)建相對應情景教學,營造生動形象的課堂教學氛圍,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將枯燥的課堂學習生動化,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促進學生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的有效提高。
數學是一門理論性和實用性相結合的學科,數學學科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更多的是強調理論知識,重視學生的成績,忽視了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整體學習效率低下[2]。為了緩解這一難題,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實踐與應用,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切實聯(lián)系生活實際,創(chuàng)建生活情景教學。如在講解“加減乘除”四則運算法則時,教師可以創(chuàng)建常見的生活情境如超市買賣,讓學生在此實踐情景中能夠有效掌握此知識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由于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使得其對新鮮事物存在好奇心理,而對于枯燥繁冗的課堂學習存在著一定的畏懼和抗拒心理。單一刻板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已經難以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學習需求,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難以得到有效的發(fā)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的實踐與應用能力,教師要創(chuàng)建情景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用情景導入教學,根據理論知識創(chuàng)建相對應的實踐情景,營造生動形象的課堂學習氛圍,有效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下,學生接受知識的途徑僅限于課本教材和課堂教學,對于實踐性較強的理論知識,學生缺乏動手實踐的機會,缺乏“理論檢驗真理”的機會。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驗與應用”的教學過程中要重點突出實踐性,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通過讓學生實踐的形式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對理論知識的應用能力,通過動手實踐樹立學生的學習信心,切實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3]。如在講解“圓柱與圓錐”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動手設計出該幾何圖形,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更好的掌握理解此知識點,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動手操作能力。
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使得其對周圍新鮮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遇到問題時,學生會積極思考,想方設法地探究其中的奧秘,以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4]。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進行輔助教學,將課本理論知識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圖像、視頻等形式呈現出來,化理論為生動,化抽象為具體,讓學生直觀感受到理論知識的實踐與應用帶來的魅力。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切實提高學生的實踐與應用能力,教師要從學生的學習水平實際情況出發(fā),改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優(yōu)化調整教學模式,切實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促進全面發(fā)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