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戴世錦 易 涌
“茅臺集團幫扶用情之深、力度之大、范圍之廣、方法之實,都是道真前所未有的。”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是貴州脫貧攻堅的重要戰(zhàn)場。2015年開始,茅臺集團來到這里的大山深處,開始履行幫助道真脫貧的使命。3年過去,道真全境高山深壑間如毛細血管的連村串戶公路網,將這個貧困縣帶向新起點。
“茅臺集團幫扶用情之深、力度之大、范圍之廣、方法之實,都是道真前所未有的?!钡勒娓刹扛醒?,茅臺集團精準用力,以人為本,激發(fā)出農民強烈的主體意識,呈現(xiàn)出“雪球效應”,幫扶能量不斷放大,成效驚人。
開朗健談的陳大爺是村里的退休老師。這些日子,80歲的他在700米長的通組公路上來來回回走了一遍又一遍,心滿意足。路基像他當年站過的教室講臺那么厚,高標號水泥凝結成暗青色。他翹起腳給記者看:“看見沒有,我穿的是毛線拖鞋,一點不沾泥巴!”旁邊的村民們開懷大笑。就在兩個月前,村前還是當?shù)胤窖灾械摹懊贰?,更遠一些的村組,甚至連“毛路”都沒有,陡峭的山脊靠雙腳丈量,而“毛路”經常泥濘不堪,村民只能穿雨靴行走。
如今道真最閃耀的風景,正是路。忽而直上絕壁,忽而垂落江畔,連接著散落于低矮山峰和槽谷之間的無數(shù)村寨,斑駁山色里,白墻青瓦農舍星星點點。
2015年,茅臺集團開始結對幫扶道真。3年來,“小康路”四通八達,通村通組通戶,在山間蜿蜒如畫。3年里,以茅臺集團幫扶資金為主體,道真新建農村公路超過2000公里,相當于從貴陽到北京的距離。僅2017年,就有通村公路500公里、通組公路1055公里、產業(yè)路300公里分別動工。
有路,人就生出膽量,山區(qū)里添了車水馬龍景象,涌動出財富。道真預計2018年將實現(xiàn)地區(qū)生產總值77億元人民幣,按照35萬人口計,人均GDP穩(wěn)超2萬元大關。
大磏鎮(zhèn)文家壩,兩山夾一溝,如今通上了路也接上了自來水管。2017年3月,茅臺集團派來的駐村干部曾祥虎看到,飲用水源在一公里外的溶洞里,各家各戶自己牽管引水,水枯季節(jié)連水都喝不上,于是爭取到寶貴的資金,建起蓄水池,解決了村民的飲水問題。
龐興輝家住在村口,2014年在外打工時小腿粉碎性骨折,40多歲的他回家后兩手空空。2017年村里通了路,又有了自來水,龐興輝辦起農家樂,媳婦炒菜做飯煮油茶,一年時間,把住院欠的賬還清,開始了新生活。
茅臺集團幫扶有獨特的風格:合理統(tǒng)籌、精準用力,做“初力矩”而不是“大包大攬”,以人為本,激發(fā)出村民強烈的主體意識。
3年里茅臺集團在道真投入的資金已超過2.5億元,而所屬各個黨支部出資及員工捐資則如涓涓細流無法細算。其中既有災后重建、水電路及人居環(huán)境改善,也有產業(yè)園項目啟動、農技培訓……改變貧困山村里的面貌,樁樁件件都十分現(xiàn)實和艱巨。茅臺集團幫扶工作隊隊長、道真自治縣副縣長吳華說,我們的隊員就算忙成了陀螺,也嫌時間不夠用。
不久前,來到道真調研“督戰(zhàn)”的茅臺集團黨委副書記王焱對扶貧隊員說,扶貧就是要到人到戶,充分調動村民的脫貧自覺,因地制宜發(fā)展當?shù)禺a業(yè),是扶貧攻堅的關鍵之策。道真自治縣縣委書記劉東明感慨:“茅臺集團對道真人民的關心關懷遍布山水村落,融入了百姓的血液,繪成了道真脫貧鮮明的時代印記?!?/p>
對于茅臺集團的幫扶,用“幫親扶鄰”來表達似乎更為貼切。急人所急,不求任何附加條件,這讓茅臺集團的義舉有了強烈的感染力,呈現(xiàn)出“雪球效應”,幫扶能量不斷放大。
2015年茅臺集團正式結對幫扶道真,便決定除直接捐款3000萬元之外,又貼息5000萬元,為道真協(xié)調貸款3億元,成功撬動道真鄉(xiāng)村交通基礎設施的跨越式發(fā)展。
茅臺集團幫扶道真短短三年已碩果滿枝頭。圖為當?shù)匕傩盏男腋I?/p>
茅臺集團并不止步于集團層面的捐助,還迅速確立了“60·48”幫扶模式,即集團分布在省內外的60個黨支部結對幫扶道真縣全部48個貧困村,以“支部共建”的方式實施幫扶,著力構建全員發(fā)力、全面覆蓋的幫扶格局。
從一開始,茅臺集團的幫扶思路就十分清晰:道真貧困人口點多面廣,要確保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并想了很多實施辦法。3年里,各黨支部積極捐款捐物,修水窖,建凍庫、建大棚等,投入超過1000萬元。還有一些茅臺經銷商聽到消息,也主動加入到這個浩浩蕩蕩的隊伍里來。
凡是有利于脫貧和當?shù)匕l(fā)展的事情,茅臺集團都愿意充當火炬手。2018年5月,為了幫助文家壩發(fā)展旅游產業(yè),茅臺集團先后帶去了4400萬元建設資金;夏家溝村的蘑菇大棚基地是總投資4000多萬元的大項目,茅臺集團帶頭注入1290萬元,率先建起14個大棚,同時建好冷庫,修通了路;池村的黨員活動中心、鉤藤基地,茅臺占了300多萬元的投入;大田村的路,是一位茅臺經銷商聞訊從浙江趕過來捐助修建的……在許多地方,茅臺集團開了頭,就有人接棒。像種子,播灑得越多,就能長出更多盼頭。
在基礎保障性的項目上,茅臺集團總是不遺余力,一肩承擔—路修了很長,蓄水池修了好多。2016年道真遭遇洪災,茅臺集團第一時間捐款300萬元,用于災后重建;2018年茅臺集團決定出資1億元,用于道真住房保障基礎設施建設,速度之快讓人驚嘆;3年里茅臺集團“國之棟梁”助學活動,牽著1800多位道真貧困學子的手,邁進了大學校門……
道真和茅臺集團某種意義上已經連成了一體,這種強大紐帶就是濃濃的感情。茅臺集團派駐道真扶貧工作隊的每個隊員,每個月都要數(shù)次陪同各個黨支部專程來道真幫扶聯(lián)系村的員工。隊員們感慨:茅臺幫扶道真的最強大的動力,來自上至集團領導下至3萬多普通員工的那份真情。
這份濃情,還衍生出了甜美的愛情插曲—茅臺集團駐道真幫扶工作隊副隊長徐也涵,已在道真工作了4個年頭,而今年,她有了另外一個新的身份—道真媳婦。現(xiàn)在已嫁給道真人的她說:“道真就是我的家!”
茅臺集團幫扶道真短短3年已碩果滿枝頭,而如期脫貧摘帽并非幫扶終點。近日,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李保芳篤定地說:“脫貧不會脫鉤,茅臺集團不會離開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