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子軒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9.22.084
[摘要] 目的 研究綜合護理干預對腦卒中糖尿病患者康復的促進作用。方法 選擇該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2例腦卒中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51例接受神經內科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51例在常規(guī)護理之外實施康復護理,比較兩組糖尿病自護行為水平、神經功能改善情況。結果 觀察組在護理1個月后糖尿病自護能力評分為(29.65±5.33)分,觀察組護理后1個月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對腦卒中糖尿病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提升患者糖尿病自護水平,加快患者康復。
[關鍵詞] 神經內科;綜合護理干預;腦卒中;糖尿病;康復
[中圖分類號] R248.1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11(b)-0084-02
腦卒中是神經內科高發(fā)一類疾病,臨床發(fā)現部分腦卒中患者同時合并糖尿病,明顯增加臨床治療難度,影響患者康復[1]。研究證實高血糖和腦卒中之間有較緊密相關性,高血糖被認為是腦卒中的危險因素之一,相較于血糖無異?;颊撸哐腔颊叱霈F缺血性腦卒中的可能性要高2倍,而合并腦卒中的糖尿病患者病死率要明顯高于單一糖尿病患者[2-3]。所以積極做好腦卒中糖尿病患者的治療及護理,促進患者康復非常重要。該研究以該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2例腦卒中糖尿病患者為對象,具體分析神經內科有效的護理方法及效果,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102例腦卒中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51例,男25例以及女26例,年齡47~88歲,年齡平均(62.63±5.36)歲;對照組51例,男24例以及女27例,年齡47~90歲,年齡平均(63.69±5.78)歲。兩組年齡、性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符合腦卒中診斷標準,符合糖尿病診斷標準,于神經內科接受治療;患者本人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研究獲得倫理委員會批準。
排除標準:合并精神障礙;合并意識障礙;合并心肝腎功能障礙;合并惡性腫瘤;配合度過低。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治療,對照組在治療基礎上僅實施神經內科常規(guī)護理,主要做好患者病情觀察及監(jiān)測,及時處理異常情況,另外做好患者日常生活指導,進行飲食干預及基本健康教育,對患者提出的疑問要耐心、詳細回答。
觀察組則在常規(guī)護理之外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具體護理內容如下。
1.2.1 ?認知干預 ?責任護士向患者詳細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包括糖尿病和腦卒中的相關性,疾病和心腎功能的相關性,介紹糖尿病腦卒中可能引起的并發(fā)癥以及有效的處理方法,提升患者對疾病治療的重視程度,保持更高的依從度。主動向患者演示血糖自我測定的方法,告知患者積極參與康復鍛煉對促進康復的意義,記錄患者飲食情況,講解日常飲食注意事項,增加相關知識。
1.2.2 ?情緒指導 ?責任護士要密切觀察患者情緒變化,向患者講解情緒狀態(tài)與病情的聯系,告知患者保持平和心態(tài)對于穩(wěn)定病情的意義,鼓勵患者消除不良情緒,以平和心態(tài)應對治療。對于有明顯不良情緒表現的患者,護理人員要及時與患者或與家屬溝通以及與其他病友的溝通了解不良情緒出現的原因,給予針對性的疏導,耐心回答患者疑問,幫助患者穩(wěn)定情緒。
1.2.3 ?康復鍛煉指導 ?對于合并運動障礙的患者,及時幫助患者進行康復鍛煉,指導患者進行主動及被動運動,指導患者練習如廁、獨立進食、穿衣、上下樓梯、平地行走、自我修飾,促進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提升。對于有失語癥狀的患者,指導進行發(fā)音、書寫以及識圖訓練,鍛煉患者語言能力。對于有吞咽障礙的患者,訓練患者吞咽肌群功能。在訓練期間護理人員要保持足夠的耐心,以鼓勵為主,不催促患者,保持循序漸進。另外要叮囑患者保持合理、科學作息,保證足夠休息。
1.2.4 ?出院宣教 ?在患者臨近出院時,對患者病情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制訂院外自護措施,就措施詳細向患者介紹,指導患者出院后保持科學飲食,做好血糖自我監(jiān)測,堅持在家屬協助下進行康復鍛煉,定期回醫(yī)院接受復查。
1.3 ?觀察指標
糖尿病自護能力:利用改良糖尿病自護行為量表進行評價,評價內容包括吸煙、總體飲食、血糖監(jiān)測、具體飲食、足部護理、運動,每項評分0~7分,總分0~42分,得分越高自護能力越強。分別在護理前、護理1個月后評價。
血糖控制狀況:分別在護理前、護理后1個月測定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
1.4 ?統計方法
數據通過SPSS 22.0統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檢驗經t完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糖尿病自護能力
護理前兩組糖尿病自護能力評分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1個月兩組評分均較護理前明顯升高,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糖尿病自護能力評分比較[(x±s),分]
2.2 ?血糖控制情況
護理前兩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1個月觀察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 兩組護理前、后血糖控制情況比較(x±s)
注:t1、P1為兩組護理后1個月比較統計值
3 ?討論
糖尿病除了會導致微小血管病變,也可能引起大血管病變,包括主動脈、頸動脈顱內外段、大腦中動脈、椎基底動脈等病變,因此當腦卒中合并糖尿病時候,治療難度會明顯增加,患者預后也會受明顯影響[4-5]。臨床發(fā)現,相較于單純腦卒中患者,合并糖尿病的腦卒中患者殘疾率、復發(fā)率、死亡率均更高[6]。該研究觀察組對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針對患者存在的功能障礙實施相應的康復指導,有助于明顯降低患者殘疾率及治療后的復發(fā)率,對患者預后有良好改善作用。且在康復護理中注重做好患者認知干預及情緒疏導,使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有更多認識,積極參與到護理中來,保持更高的依從度。該研究觀察組在護理1個月后糖尿病自護能力評分為(29.65±5.33)分,觀察護理后1個月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類似研究顯示[7],與該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觀察組護理后ADL評分為(50.6±6.74)分,對照組護理后ADL評分為(35.8±7.75)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證實綜合護理干預的實施能夠使患者腦卒中導致的各項功能障礙得到更明顯改善,患者的自護能力更高??祻屠碚撜J為,腦卒中后在結構和功能上患者的中樞神經系統是具備重塑能力,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康復鍛煉,能夠促進建立側支循環(huán),加快病灶臨近組織代償重組,加快再生部分神經元,對于神經系統功能有明顯改善作用[8]。因此對腦卒中糖尿病患者積極開展康復鍛煉,能夠減輕甚至恢復患者各項功能障礙,使患者能夠更迅速重歸生活。
綜上所述,神經內科綜合護理干預用于腦卒中糖尿病患者護理中有良好價值,康復護理的實施能夠加快患者康復,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鄒明菊,施龍永,楊四吉.腦卒中患者及家屬參與腦卒中一級預防后的影響調查與研究[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9,35(10):177,179.
[2] ?伍鼎建,卜冰,張玲英.延伸護理服務對糖尿病合并腦卒中患者的作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131-132.
[3] ?陶錫珉.神經內科護理對腦卒中糖尿病患者康復的護理分析[J].首都食品與醫(yī)藥,2018,25(24):132.
[4] ?劉富娟,鄧曉蓉,唐曉筱.延伸護理對糖尿病合并腦卒中患者臨床效果、自護行為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分析[J].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8,41(3):58-61.
[5] ?徐華,朱可樂.針對性護理干預在糖尿病合并腦卒中患者中的效果觀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8):170-171.
[6] ?呂金珠.綜合護理干預在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8):174-175.
[7]彭麗延, 徐娟. 綜合康復訓練護理模式在糖尿病合并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及影響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20):15-16.
[8] ?張麗華,葛艷紅,唐麗梅.認知行為療法對腦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自我管理行為的影響[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8, 47(11):1286-1288.
(收稿日期:2019-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