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學溧水分校 王曉青
蘇聯(lián)教育家贊科夫認為,熱愛學生,必須了解學生,尊重學生,時刻把學生放在心上,體察學生的內心世界,關注他們在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健康發(fā)展,與學生建立起和諧、友愛的師生關系。好教師要用愛培育愛、激發(fā)愛、傳播愛,通過真情、真心、真誠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滋潤學生心田。從教十余年,愛,便是我與學生溝通的最好橋梁。我?guī)У湍昙壉容^多,面對的大多是10歲以內的孩子,陪著他們慢慢成長的這個過程中,有辛苦,有幸福,有汗水,有喜悅,我們一起學習、吃飯、午休、玩耍,孩子們于我,是學生,是朋友,也是兒女。
曾經(jīng),我?guī)У陌嗌嫌幸幻麃碜赃|寧延邊的朝鮮族孩子小寧,出生沒多久,媽媽就不在身邊,一直由爸爸和爺爺奶奶撫養(yǎng)長大,不幸的是,一年級上學期,他的父親突發(fā)心肌炎去世,于是撫養(yǎng)小寧這沉重的擔子就落到了年邁的爺爺奶奶身上。擔心他年齡小,承受不住打擊,我特地交代班級任教的每一位教師,盡量不跟他談論敏感的話題,并且一有空就拉著他的小手聊聊天,盡我所能,給予他關心與幫助,漸漸地,他走出了失去父親這不幸的陰影,每當看到他的臉上又揚起了燦爛的笑容,我真的很欣慰。
二年級下學期時,小寧的奶奶有一天突然找到我,原來爺爺有事要回去韓國兩個月,這段時間,就只有奶奶一人獨自在南京照顧他。我跟奶奶交流過,她只會說韓語,雖然能聽懂一些簡單的中國話,但平時與小寧在生活學習上的溝通還是不暢,平時看他犯錯誤或是有什么題目不會寫,只能干著急,而且家住得遠,這么大年紀還得坐地鐵,轉公交來接送孩子,來一趟學校最起碼要一個小時,諸有不便。我向學校反映了這個情況,最終決定,這兩個月的每個周末都由小寧的班主任——我,帶回家去照顧。
說實話,第一個周末帶他回家時,我也感覺到有點別扭,平時都是只在學校里和自己的學生打交道,還從來沒有試過帶一個學生回家,一個周末的兩天三夜都吃住在同一屋檐下,抬頭不見低頭見。但也好在是相處了兩年的學生,孩子對這件事并不排斥。我給他買了張新床,準備了寫字桌、日常用品等,準備他喜歡吃的菜,帶著他和兒子一起看動畫,聽故事,等他寫完作業(yè)還幫他檢查,輔導功課,對他的學習和生活都進行悉心照料,就像多了個兒子似的。剛開始,我發(fā)現(xiàn),可能沒有父母的教導,小寧的很多習慣都不太好,東西隨便擺放,不注意衛(wèi)生等,我就慢慢地講,一點一滴地教,可能是一直和爺爺奶奶生活的關系,他很孝順,也比較懂事,愿意接受教師在生活上和學習上的指導與幫助,漸漸地,他的生活、學習習慣都有了改善。
相處的這一段日子,我們從師生變得更像母子,他會開心地和我聊這一周在學校發(fā)生的有趣的事情,會主動拿起課外書看,會在我很累的時候幫我捶捶背……隨著相處的日子越來越多,我對他有了更多的了解,我也會發(fā)自內心地去愛護他,多關心他一點。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期末考試時,他的語文成績由平時的70分左右沖到了92.5分,進步真是特別大,我們倆都特別開心,我還額外獎勵了他一個雙層的大鉛筆盒。
從小寧的變化,我真心體會到,教師只有愛學生,才能問心無愧地教學生,才能竭盡全力地教學生。會愛的教師,心中裝著每一個學生,往往一句親切的話語,一個愛撫的眼神,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個肯定的批語,一個鼓勵的動作,一次公正的處理……都會在學生成長的軌跡中留下深深的印痕。如果我們能換一種心情,換一種眼光,多看看學生的可愛之處,多體諒他們成長的艱難,多審視我們的要求是否得當,我們便會為他們每一個微小的進步而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