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qū)敦煌路小學 蔣英
教育大師朱永新的新教育核心理念:為了一切的人,為了人的一切。目前我們大多數(shù)的教師都信奉“為了學生的一切”這一教育理念,勤勤懇懇地工作,默默無聞地奉獻。朱教授認為“教育為了學生”未免太狹隘,教育應關注“一切人”的生存狀態(tài),關注“一切人”的發(fā)展空間,教育就是為了“一切人”的發(fā)展,這就是新教育的核心。這“一切人”中自然包括我們教師自己。我作為二十多年教齡的教師,自然就像前面大多數(shù)的教師一樣,總認為“為了學生的一切”這不就是我們作為教師的最高追求嗎?當我讀了朱教授關于“新教育之夢”,依稀明白,教育最高境界、最高理想應是無論教師、學生等“一切人”都應該有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因為對方的付出和接受而獲得幸福,成就彼此。
相信每個當過班主任的都曾面臨過這樣的問題,每接一個新的班級或年級,說“老虎吃天”有點夸張,總是千頭萬緒“剪不斷,理還亂”。尤其面對這一代孩子,思想瞬息萬變、個性張揚、見多識廣、大膽好動。要想抓住他們的想法,引導和管理好他們真的是太難了。再加上這一代八零九零后的父母,個個都是唯我獨尊的獨生子女,形形色色的問題在班里層出不窮。要想管理好這個班級,用老思想、老眼光、一刀切,肯定不行。怎么辦呢?
首先,要保持清醒頭腦,遇事冷靜思考。要切實解決好班主任與家長之間的矛盾。開學初得知要從一年級開始新一輪循環(huán),焦慮得睡不著,“重盤爐灶重開張”,一切都要重新開始。那就先從培訓家長開始,開學初的第一次家長會,先培訓家長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家長,如何協(xié)助學校和教師,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一次,班上兩位同學因為課間玩鬧時,不知輕重,你打我一拳,我踢你一腳。被踢的孩子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小,被練過跆拳道的孩子踢,太吃虧了。于是在他們所建的班級微信群里(為方便家長之間相互溝通交流的群)攻擊踢人的孩子是“校園霸凌”,不配為班長、“陽光少年”稱號等。作為班主任的我絲毫不知,好在踢人的孩子家長比較理智,沒在群里和對方吵鬧。但也有一位自以為“高知”的家長,從中添油加醋挑撥。得知此事,我便將三位家長及兩個孩子約請在一起,讓當事雙方家長看看兩個孩子,他倆就像親兄弟,好得不分彼此,玩得不亦樂乎。當事雙方家長看到此情此景,彼此覺得自己都還不如六歲孩子的胸襟,雙方當即握手言和。那位“高知”家長也感受到事情并非自己想象的那樣,我們那位會跆拳道的小班長、“陽光少年”并非他自以為的那種“小霸王”。話不說不清,理不辯不明。在實事面前,當事雙方家長再三向教師致歉。那位“高知”家長也承認自己言行過激并誠懇地向我們教師致歉。通過此番有效地溝通交流,使我們和家長達成一致共識,孩子在學校無論發(fā)生任何問題,請相信和信任教師一定會盡力解決,套用一句話叫“師者父母心”,這件事最終得以圓滿解決。讓我從中更深地領悟到朱教授的“為了一切的人,為了人的一切”。
其次,從學困生下手,追根溯源,尋找切實可行的突破口。如學生王凱在一年級下學期學習出現(xiàn)很大問題,多次跟家長溝通,但因家中瑣事較多,難以配合管理。所以孩子處于單方面管理(即學校管理而無家庭管理)的半失控狀態(tài)。到了二年級,孩子的學習已全面退步,被劃入學困生的行列,家長報輔導班,花費較多,但卻毫無效果。此時,家長開始焦慮,母親為了孩子學習辭職在家配合,但仍無效果。孩子反而養(yǎng)成撒謊偷懶作業(yè)書寫極不認真,并不服管教的壞習慣。數(shù)學教師說,孩子的計算能力極差,沒有按時完成作業(yè)的習慣。英語教師說孩子書寫極差,沒有改錯的習慣。語文作業(yè)也經(jīng)常漏寫,書寫潦草,質量極差。后來我約請家長和孩子面對面溝通,坐在一起提要求,談意見。家長提出對孩子的意見和建議,孩子提出對教師家長的要求。同時,我對孩子予以充分的肯定。比如,他頭腦靈活熱情,樂于助人,感情豐富,針對他需要幫助的幾個方面,我和家長做出盡一切力量協(xié)助的保證,三方簽訂學習計劃,每周一小結,每月一總結,改正缺點,肯定進步,提高要求,一點一滴的進步都不放過。并及時肯定孩子的努力和進步,及時表揚,提出新的要求,從感情上完全接納孩子。前幾天孩子突然來找我,說要請假,給他準假后他卻不走。我很奇怪地問他,他低著頭良久無語。他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孩子,我見狀很奇怪,忍不住問他。他突然淚水漣漣,我大驚,忙問他怎么了,孩子哭著告訴我,他的奶奶走了,今天凌晨三點走的。我忍不住把他抱在懷里安慰他,他告訴我,自己和奶奶最親,從小是在奶奶身邊長大的。我的心很痛:這么一個小人兒,晚上熬夜到三點,和最親愛的奶奶生離死別,心里該有多么難過呀!從那以后,這個孩子的心和我貼得更近了,開始上課回答問題,作業(yè)的書寫進步很大,我送了他一支鋼筆作新年禮物,相信在新的一年他會越來越棒。
我原來畢業(yè)班有個男生,聰明不好學,還常常慫恿那些不愛學習的孩子干壞事,太壞了。這是他原來的班主任告訴我的原話。后來我了解到他是單親家庭,媽媽工作太忙顧不上管他。我發(fā)現(xiàn)他自理能力挺強,搞衛(wèi)生挺在行,于是班級衛(wèi)生由他負責。沒想到,從此衛(wèi)生流動紅旗在我們班扎了根。于是我在班上表揚了他,此后,還讓他兼管更多的班級工作,每件事他都做得一絲不茍,再也沒有發(fā)現(xiàn)他挑唆別的孩子干壞事,反過來還協(xié)助教師共同督促監(jiān)督那些比較調皮的孩子,讓他們只做好事,不干壞事。直至后來,所有的課任教師都說他一下子長大,懂事了,好像變了個人似的。還記得畢業(yè)臨走的時候,他帶著幾個同學,最后一次把班級衛(wèi)生徹底清掃,然后揮手作別,今年教師節(jié),先后兩次抽空來學??次?。是啊,因為這樣一個孩子我感受到幸福,在這一過程中他又何嘗不幸福呢?
我們這些平凡的一線教師,每天都是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與不同的孩子們過著這樣幸福而平凡的教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