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市興慶區(qū)回民實驗小學 韓洪娜
小學美術雖然相對于其他文化課來說教學任務安排較少,但是美術課是可以開發(fā)學生心智、培養(yǎng)學生審美意識的課程,其重要性是不可忽視的。小學生接觸外界事物比較少,處于身心成長的初級階段,對美術的認識僅僅停留在小時候所閱讀的繪本以及美術課本中的各類插圖,這些還是遠遠不夠的。小學美術教師應該切實關注每位學生的美術審美素養(yǎng),根據情況積極引導小學生把生活中的美術知識帶入課堂中去,改進課堂教學方式,提高小學美術課堂的生活化程度,推動小學生美術素養(yǎng)的提高。
小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正處于萌芽階段,也是培養(yǎng)想象力的最佳時機,所以僅僅依靠小學美術的教學內容是無法滿足當前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教師不應該只把教室內作為教學地點。在教室內上美術課的學生很難通過臆想來描繪出自己心中的畫卷,只有讓小學生切身接觸到室外的花花草草,小學生才能激發(fā)自身的創(chuàng)造力,把自己的所見結合自己的創(chuàng)造能力摹出一份優(yōu)秀的畫卷。因此,小學美術教師應該在教育規(guī)范的要求下,優(yōu)化小學生的美術學習環(huán)境和氛圍,給每位學生提供能夠激發(fā)自身創(chuàng)造力的小天地,使小學生感受到自然的美麗和美術的奇妙之處。同時,一些場館也可以成為美術教學的第二課堂。比如美術館,經常會有水平較高的美術作品展,可以有意識地組織學生觀看;學校的美術作品陳列室,展出學生和教師的美術作品。通過教學場地的拓展,提升學生的美術欣賞意識。另外,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參觀博物館,甚至訪問畫家,參觀畫家的畫室或工作坊等。
為了延續(xù)每一節(jié)課給學生帶來的藝術體驗,美術教師應該適當地布置課后作業(yè),讓小學生在課后結合自身的生活來創(chuàng)作出一幅屬于自己的畫卷。對于作業(yè)內容,教師的要求應該以“貼近生活”為主,比如畫一幅日出的圖畫,但是不規(guī)定畫面的具體內容,細節(jié)問題可以由小學生自行發(fā)揮,這樣可以調動起每位學生的積極性,從而達到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的目的。
在當前教育新模式的要求下,教師應該把每位學生當做課堂的主體,積極引導每位學生理解課本上每一幅畫卷的意義。加強課堂上教師和學生的合作與交流,教師多提問,使每位同學都可以對美術作品暢所欲言,從而鍛煉每位學生審美的創(chuàng)造力。美術世界不是單一的,是豐富多彩的,繪畫只是展現(xiàn)美術的一種形式,小學美術課堂可以運用手工剪紙、橡皮泥等活動來鍛煉小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表達出自身對作品的想法?,F(xiàn)在不少家庭都在家庭布置中使用了剪紙、國畫等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開設相關美術課堂有利于小學生把美術與他們的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
小學生的好動性比較強,如果小學美術教師只是單純地講解繪畫知識,就會讓原本充滿藝術氣氛的美術課堂變得枯燥無味,無法調動小學生的積極性。對于好奇心強大的小學生來說,帶來許多新鮮事物的多媒體教學是必不可少的。小學美術教師應該充分備課,制作精美的PPT來吸引小學生的同時,還要在其中加入一些可以激發(fā)小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創(chuàng)意視頻以及動畫短片。這些視頻短片或者圖片,都是美術視覺呈現(xiàn)的形式,對于拓展學生的視野、加深學生對美術的理解,都大有裨益。比如現(xiàn)在的動畫片內容表現(xiàn)形式多樣,剪紙動畫、橡皮泥動畫、蠟筆動畫等,都是小學生美術課堂能接觸到的,通過多媒體形式,可以進一步誘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深刻體會美術的真諦。
自然資源或者社會資源都可以引入美術教學中,我們生活的地域也有很豐富的鄉(xiāng)土資源,這些都可以被美術教學利用。我們在進行教學時,在充分挖掘學生內在興趣時,充分利用當地的民俗、鄉(xiāng)土材料等這些特別的素材,提升學生對美的認知。比如寧夏有著豐富的自然景觀,從大漠黃河到巍巍賀蘭山,以及多元的民族文化,多樣的古建筑,這些都蘊含著美術教育資源。教師可以將這些與教材有機結合起來,引導學生認識這些生活中的美。提倡學生出去游玩時注意收集各種回族圖案、建筑部件的圖案等,運用到以后的創(chuàng)作中。
小學生天性好動,很多喜歡畫畫,對新鮮事物有著濃厚的好奇心,喜歡積極探索。教師在進行美術教學時可以針對學生的特有天性,選擇設計新穎或者趣味性的教育教學形式,保證學生能夠更好地融入美術課堂之中,美術教師也可以設計一些趣味性的小游戲來引發(fā)學生的興趣,將生活的美融入課堂教學中。例如,可以在天氣適宜的條件下組織學生去戶外,在春天上色彩課時,可以讓學生去公園里找各種顏色的樹葉和花朵;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包裝盒、各色紐扣甚至各種材質的舊衣服進行手工制作,讓學生在學習之余,體驗生活,在提升審美水平的基礎上融入了生活之美,提高學生的美術課興趣。
每位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就像是件藝術品,而教師和家長則是工藝師,需要他們的精心打磨,學生才能夠成為耀眼的藝術品,這就是教育的意義所在。美術教學與生活緊密相連,學生把生活中所感受到的事物通過繪畫等方式表達出來,讓每位學生都能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展現(xiàn)生活的美,能讓小學生更好地感受到美術的真正魅力,不斷提高自身的藝術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