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紅蘋
(鶴壁市鹿鳴中學,河南 鶴壁 458000)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在教育改革實施新課標的今天,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學業(yè)成長,提高和注重品德、素質成長,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教師自覺地浸潤到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學困生”的存在對校園產生了很多不和諧的因素。因此,要創(chuàng)建和諧校園,關注校園里的“弱勢群體”,研究產生“學困生”的因素及教師應對策略勢在必行。
所謂“學困生”,至今還沒有一個科學的界定和嚴格的劃分標準,在我國教育界,通常是指要達到課程標準合格要求還存在一定程度困難,學習不努力,成績較差,思想不求上進,品德較差或者兩者兼而有之的學生。這里,我們把“學困生”暫界定為“學科知識學習困難,學習成績暫時落后的學生”。
有學生,就會有差別。雖然老師們也都知道,解決好學生的個案問題,消除學習障礙是實現因材施教、人人成功的重要途徑,也是教育的最高追求,每位教師也都在努力著,但把每個學生需要的提高性輔導放到課堂、校內,或由教師一對一的實施輔導,不僅師生雙方的時間不允許,還會影響教學進度,教師或學生都很難這樣做下去。最終的結果必然是學生的個性問題不能解決、造成問題堆積、學習興趣和成績下降,“學困生”增加。然后形成惡性循環(huán)……
這也是“學困生”形成的重要原因。
微課的出現,讓以上問題得以解決。那么,什么是微課?
“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其核心組成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課例片段),同時還包含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輔助性教學資源,它們以一定的組織關系和呈現方式共同“營造”了一個半結構化、主題式的資源單元應用“小環(huán)境”。
微課的出現,有助于“學困生”對學習重燃學習興趣,幫助“學困生”提高成績。
首先,微課可以幫助“學困生”樹立自信。
1、微課將微觀的、抽象的知識直觀化、形象化,加深了“學困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可以充分調動“學困生”的主動性,同時,也激發(fā)了“學困生”對知識的學習興趣。
2、“學困生”利用微課可以開展課外學習,及時的學習輔導消除了學習道路上的障礙,理解了所學知識,學會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激發(fā)了學習興趣,能提升“學困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從而使“學困生”樹立自信,以成功者的姿態(tài)面對每天的學習生活,促進學生成人、成功、成才。
其次,微課的突出優(yōu)點就是教學時間較短,時長一般為5—8分鐘左右,教學內容精簡,問題集中,主題突出,針對性強。微課可用于新課學習或者知識補習;幫助學困生突破重點、消化難點。所選素材與生活實際結合緊密,對教學信息進行補充;視頻信息直觀性強,能滿足學困生的學習需求。
第三,在初中教學中應用微課指導學習,可以有效打破時間和空間學習限制,能起到補充和拓展知識信息、增強學習效果、激發(fā)“學困生”學習動力的作用。每一個熱點、考點、重點、難點變成了一節(jié)一節(jié)的微課,“學困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隨時在自己的平板、mp4、智能手機等智能終端中進行反復、無限次的播放,實現了口袋化學習,這樣既節(jié)省了復習的時間,又能有針對性地提高成績。
第四,微課利于“學困生”課后鞏固。課后鞏固是教學的重要一環(huán)。課堂所學的知識如果沒有及時的鞏固練習,很快就會被學生忘記。一般來講老師們都會通過布置作業(yè)的方法來達到使“學困生”及時鞏固所學的目的。但是由于初中學生各科作業(yè)都很多,學生忙于完成作業(yè),對知識的掌握就打了折扣。特別是遇到不會的問題,“學困生”在家無法向老師請教,單純的看課本和筆記可能還是一頭霧水。這時為了完成作業(yè),“學困生”就會瞎寫或者第二天抄襲,該不會的還是不會。老師還得花大量的時間來處理習題??墒钱斃蠋煱蚜曨}都講透之后,往往會發(fā)現學困生遇到類似的題還是不會,甚至上課就沒聽懂,下課又不會主動問問題或怕丟人不去問問題。日積月累,成績會越來越差。
微課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微課的更多選材可以從學生的問題中來,著眼于學生的急需,讓他們踢開“攔路虎”,對學習感興趣,為進一步提升打下基礎。而且內容可以永久保存,可供查閱和修正。
我們可以在對每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重難點以及學生易錯點進行詳細的分析后,錄制成微課,將其上傳至微信公眾號,或班級群,供學生觀看學習。這里也可以有兩種方法:一是在老師有計劃的安排下,學生通過調閱微課資源庫或班級群里的微課進行自學,自行解決問題;二是學生自學遇到問題時主動聯(lián)系老師,老師給學生發(fā)送微課解決遇到的問題。
“學困生”在家可以先通過平臺反復學習,進而把所學知識真正的弄懂。這時再去根據所學知識完成作業(yè)就會很有效且高效,最終達到很好的課后鞏固效果。
總之,利用微課的優(yōu)勢,讓“學困生”保持高度注意力,透徹理解視頻中的教學內容,更有利于“學困生” 有效學習。通過指導“學困生”利用微課資源與成果開展自主學習,實現“學困生”學習方式的優(yōu)化。
但在研究中也發(fā)現了一些問題。
1、讓孩子應用微課進行學習雖然有利于他們的自主發(fā)展和學會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但存在安全管理隱患,微課在課外的使用需要一個引導和強有力的監(jiān)督,家校合作甚至社會合作的多維教育模式探索需要一段艱苦的路要走。
我們發(fā)現個別家長對孩子在家陪伴不夠,因為初中生“學困生”的特點,個別學生自我約束能力不夠,借機上網打游戲的現象也時有發(fā)生,所以會出現成績不僅沒有提高,反而下降的情況。
2、微課雖然有很多優(yōu)點,但在利用微課轉化學困生中,人的主觀能動性更重要!
七年級應用較好,八年級隨著兩極分化,積極性有所下降;九年級開展較困難,很多學困生已放棄考學,學習的積極性最差。
3、個別學生使用頻數雖然明顯增加,但過分依賴于微課進行學習,忽視了微課僅僅是自己學習的一個工具,因為微課是針對知識點或某個問題進行錄制,缺乏系統(tǒng)性,故而造成過度使用微課的學生知識掌握缺乏系統(tǒng)性。
但總的來說,在互聯(lián)網平臺的支撐下,微課在初中教學中如果能科學、有效地應用,就可以既解決“學困生”課下學習中問題,又能使老師的教學走出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找準微課、學生需求和初中教學的契合點,對培養(yǎng)“學困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fā)“學困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困生”的知識和技能將會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