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
(貴州省中共務川自治縣委黨校,貴州 遵義 564300)
歷屆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強調,必須堅持不懈地加強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yǎng),黨校作為培訓黨員干部的學校,也應該負責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yǎng)的提高。如何應對黨的歷史重擔和如今的嚴峻挑戰(zhàn),認真研究黨校開展的黨性教育規(guī)律,發(fā)揮黨校的黨性教育功能,已經成為基層黨校必須研究的課題。
從目前的干部教育培訓體制來看,每種培訓機構都有其特色,而筆者認為基層黨校的特色就在于在確保提高干部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履職能力的同時,要加強對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yǎng)和理想信念教育。中央黨校校長曾說過黨校的黨性教育特色是其他培訓機構不具備的。我們甚至可以說黨校教育是捍衛(wèi)黨的性質的一道防線,是黨組織提高自身免疫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基層黨校應該重視黨性教育,將黨性教育放在干部教育的重要位置上。
隨著人口基數(shù)變大,中共黨員數(shù)量也日漸增多,在我國經濟發(fā)展迅猛的環(huán)境中,共產黨員所遇的誘惑也將逐漸增加,我黨面臨的困難也會更加嚴峻、復雜。因此,管理黨、嚴格治黨的任務是當務之急,不容忽視。部分黨員宗旨意識和先鋒模范意識弱化,腐敗問題頻發(fā),這都是黨性意識缺乏所造成的,因此作為基層黨校,更應該有意識加強黨員的黨性修養(yǎng)教育以及宗旨意識教育,要進一步嚴格要求黨員干部、嚴格教育黨員干部,加強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yǎng)和廉潔教育。
在全國黨校系統(tǒng)學員管理座談會上曾有代表表示:黨校的校風、學風建設十分重要,讓學員體會黨校的氛圍就應該用看不見的精神去指導學員生活以及學習,防止形式主義的問題發(fā)生。但就目前來看,不少基層黨校對于黨性教育課仍處于千篇一律的情況,往往只注重對理論知識的講解,忽視對黨員干部的黨性鍛煉的活動開展,這是應該避免的。筆者認為,在開設的班級課程中,應該在保證黨性鍛煉活動充足的情況下開足理論課程,既保證學員在學習過程中加強對政治理論的學習,提升理論水平,又可以通過不同形式的活動,加強黨性鍛煉,提升學員的黨性修養(yǎng)。
學員在黨校學習期間一般會建立臨時黨組織,學員黨支部來配合教師的課程安排,貫徹和管理黨校的教育方針。但根據調研發(fā)現(xiàn),雖學員在黨??梢钥焖俳⑴R時黨組織,但卻很難按照要求開展黨支部活動。主要原因在于基層黨校對于黨支部活動的重視不夠,即使開展了黨支部活動也沒有可靠健全的具體方法和引導機制。因此筆者建議基層黨校要重視學員支部活動,健全制度,開展活動前要確立好主題,開展活動中要突出主題。
目前,多數(shù)基層黨校主要是老師在課堂中灌輸理論知識,但是對于學員的黨性修養(yǎng)是否有所提高的反饋卻不能非常及時的了解,因此筆者建議可以減少老師講授的時間,多給學員上臺講自己的所思所見所聞,將課時安排到現(xiàn)場教學、體驗式教學、黨性分析的課程中,讓每個黨員在黨校課程中都有所表現(xiàn),并影響其言行甚至是世界觀、價值觀、政治方向等。黨性教育的最終教育目標是改造黨員的內心世界,這是一個復雜的思想內化過程。因此黨校要把時間和機會給學員將實踐活動以及理論思想內化,讓學員去總結和思考。另外教學隊伍主要是黨建教師為主,很少會有個性化教學和典型示范式教學,很難讓學員融入其中,因此教師在授課時可以適當添加老革命、先進人物的采訪視頻或者組織采訪英雄模范人物聽先進人物報告或演講的形式來激發(fā)黨性修養(yǎng),達到典型示范的目的。
在黨員干部入學時開展黨性修養(yǎng)的調查,開展黨性修養(yǎng)摸底調查可以加強效果反饋,形成剛性的約束機制。這樣的調查對于學員來說能夠及時了解自身不足,而教師能知道學員的不足之處,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黨性修養(yǎng)教育。形成剛性的約束機制在一開始學員可能會有意見,但久而久之就可以形成慣性,從被規(guī)矩制約,到心有規(guī)矩且不越矩。
加強黨性修養(yǎng)就應該加強黨性教育的教師隊伍的培養(yǎng),首先教師應該通過學習提高授課水平,多探討適合當代學員實際的教學方式并積極引導。其次,多給學員講述模范英雄的先進事跡,增強典型事例的示范力度。最后,要加強對黨性教育隊伍的培訓力度,不定期的參加黨校系統(tǒng)的培訓或者研討會來改善甚至是提升整個教育隊伍。
上文提到的學員參與黨支部活動沒有明確的引導和實施制度,筆者認為基層黨??梢越Y合個別比較優(yōu)秀的黨支部活動來研究其共性,琢磨出合適的引導和實施制度,如強制開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并做好記錄;在黨性分析的組織實施和材料撰寫中做好相關規(guī)定來輔助黨支部更好地完成支部活動,增強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yǎng)。
作為黨培訓黨員干部最基礎的單位,基層黨校擁有理論武裝、干部培訓以及黨性鍛煉的獨特優(yōu)勢。因此基層黨校就應該找準自身定位,進一步加強理論、培訓和教師三方面能力的建設,充分發(fā)揮干部教育“主陣地”的作用,以達到為我黨輸送黨性完善、三觀正確、政治方向明確的黨員干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