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曉慧
(遼寧省盤錦市大洼區(qū)新開學校,遼寧 盤錦 124204)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我們要不斷探索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方法,使學生成為積極的知識探究者,從而培養(yǎng)出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才。那么,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避免學生思維不活躍,想象力不豐富,解題方法僵化的現(xiàn)狀,讓學生獲取新知呢?我結合從教十三年的經(jīng)驗和體會,在教學實踐中也作了一些嘗試,現(xiàn)談談個人膚淺的幾點做法:
初中化學《課標》明確指出:“學生是化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要樹立與社會發(fā)展相適應的新教育觀念,化學教學的一切活動都要圍繞學生的發(fā)展展開,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激活學生的主體能動性,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也就是說,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必須要從思想上讓位,把課堂真正地還給學生,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同時教師要能與學生平等友好交往,正確看待學生提出的問題,鼓勵學生質疑問難,舉一反三,引導他們樂于提出各種新奇的化學問題,從而實現(xiàn)教學要“以知識為本”轉向“以學生發(fā)展為本”,“以教學生學會”轉向“教學生會學”的最終目標。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輕松、自由的心態(tài)下,才可能有豐富、自由的想象,才能激發(fā)創(chuàng)造靈感。要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總結兩點體會:
首先,要創(chuàng)設一種寬松、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課堂教學不僅有知識的交流,而且也有情感的溝通,教學中要將二者有機的結合起來,相互協(xié)調,相互作用。積極的情感因素能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促進學生主動求知的意識。教師要用自己的幽默語言、動作和表情傳遞給學生尊重與信任、寬松與鼓勵的情感信息。
其次,還可以通過實驗活動、各種化學競賽活動、化學社團活動、學具制作比賽、學生訪談等活動,讓學生自由發(fā)表個人意見和看法,發(fā)現(xiàn)和提出一些有價值的化學問題,教師對學生提出有價值的有創(chuàng)意的問題應予以口頭表揚或物質獎勵表揚鼓勵,然后組織學生班內組內討論,引導分析,達成共識,讓學生在教學體驗中自由與教師、學生溝通信息。只有這樣,才能讓每個學生在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時有一種愉悅的心理體驗,在一種平等、和諧的環(huán)境中激疑、促思,從而擴大學生思維的空間,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進而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
所謂“問題情境”,是把學生置于研究新的未知的問題氛圍之中,使學生在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動態(tài)過程中學習化學,從而產生強烈的“問題”需求和迫切的“探究”心理,使他們樂于提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多年來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總結出四種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方法:
(一)自制教具法。恰當?shù)厥褂媒叹?,除了能向學生直觀形象地傳授知識外,在課堂情趣創(chuàng)設方面也有奇妙的效果。
(二)實驗操作錯誤分析法。 創(chuàng)設一些學生實驗操作中的某些特殊問題,使學生在思維的偏差中自我反省,產生頓悟。例如,配制溶液時出現(xiàn)溶質質量分數(shù)偏低偏小情況時 ,引導學生首先從溶質、溶劑方面尋找原因;再從實驗操作中學尋找原因,逐一排查探討出真正的問題所在。
(三)趣題舉一反三法?;瘜W教學離不開例題和習題,如何消除學生見題怕題的畏懼心理,讓學生樂思善解呢?要徹底解決這一難題,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選擇一個典型有趣的習題作為載體充分挖掘例題、習題的趣味因素,充分做到舉一反三,從而實現(xiàn)知識系統(tǒng)化,激發(fā)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四)運用多媒體平臺,創(chuàng)設直接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問題情境。課堂上利用圖形、動畫等多媒體課件可將難以理解的跨越時空的抽象知識直觀展示給學生,使學生對知識有了感性的認識,避免了學生由于對知識的難以理解而產生厭學心理。例如,用動畫展示拉瓦錫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氯化鈉的形成過程,水通電分解的過程等,通過直觀的畫面,既創(chuàng)設了直觀的問題情境,啟發(fā)了學生的直觀思考,又增加課堂的情趣,并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課堂上與學生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交流探討知識,課余學生把我當成知心朋友,暢所欲言,毫無顧忌,其中歸跟結底得益于鼓勵學生建立化學“問題本”的做法。每一屆開學初我都會引導學生建立化學“問題本”,要求學生把平時學習中的學習問題、解題技巧、學習心得體會等信息及時整理記錄下來,在上交時可隨意寫上對老師想說的心里話、教學建議、對某些問題的困惑等,要求每班每周上交一次,每次面對上交的各班的“問題本”,我都認真批閱,并寫下有祝愿、有鼓勵、有期待的真誠話語,最后挑選出有意義有價值的問題利用晚輔時間,師生共同探討、交流、達成共識。長期以來它既能促進學生不斷積累化學知識,又能成為師生交流的平臺,有利于架起師生心與心溝通的橋梁。
評價是引領、是高效課堂的法寶。要使課堂上學生能長期保持“善于交流,勇于展示,敢于質疑”的積極狀態(tài),就必須要做好激勵性評價工作,評價必須是具有連續(xù)性,長效的,評價讓學生既有動力,又有壓力,要獎罰分明。另外,總結評價的時間不宜過長,以兩周左右為宜,做階段性總結,并做適當?shù)莫剳?,每十周總評一次,對期中前的課堂評價做一次總結性獎懲,從而達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