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賀新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區(qū)崔莊中學,河北 保定 072550)
體育是一種能將智慧、體質、意志和思想品德融為一體的綜合教育。在中學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的任務除了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生理發(fā)展平衡外,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合作精神和堅強的毅力,也是體育教師的一項重要職責。要使學生在體育訓練中形成健康體魄,更重要的是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會如何正常與人交往、如何面對挫折等等,以提高他們將來獨立面對社會的能力。因此,我們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把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作為主要教育目標,讓學生們更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在活動中提高自信心、團結合作意識、集體主義精神、情緒調控能力等,培養(yǎng)良好的身心素質,將德育自然寓于體育之中。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通常把集體視為國家的一個“細胞”。由此可見,集體和國家的關系是十分密切的。在體育課中,“集體”是教師教學、學生練習的基本組織形式,學生的一些活動和練習大都在集體之中完成。由于教學的特殊性和組織形式的多變性,導致集體與集體,個人與集體的平凡接觸,學生對集體問的競爭和對抗,勝與負比較敏感,情感流露比較真實。因此幫助和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集體觀念,正確對待個人與集體,集體與集體之間的關系十分必要。我們可以通過編隊、分組等讓他們在實踐中加深對集體的理解;通過集體行動“齊步走——立定”、“四面轉法”等,培養(yǎng)他們的集體意識,使他們懂得個人和全局的關系。還可以通過“拔河”游戲或球類比賽等,培養(yǎng)團結協(xié)作,互相配合的集體主義精神,從而逐漸加深對集體構成的認識,更加熱愛自己的集體。
游戲是小學生比較偏愛的一種活動形式。在小學游戲教材中,多數游戲都有一定的目的性和思想性,有情節(jié),又有對抗和競爭,符合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很受學生歡迎。但是,這種教育要根據游戲的內容和特點切合實際地進行,做到既要挖掘游戲的思想內容,又不牽強附會。教師對游戲的選擇要準,滲透要實,方法要多,可采用“故事法”、“演練法”等,創(chuàng)作出一定情境,給學生身臨其境之感。例如:在教“沖過火力網”這一游戲時,教師可先用收錄機放一段密集槍炮聲的錄音,接著對學生講,今天我們都來當一次解放軍,為了保衛(wèi)祖國的安寧,奪取戰(zhàn)斗的勝利,我們要機智勇敢地沖過敵人的“火力網”。然后,在播放的槍炮聲錄音中做游戲。還可以通過講英雄人物的小故事,介紹英雄人物事跡等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這樣做學生很投入,愛國主義情操在游戲中得到陶冶,情感得到升華。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的體育事業(yè)從一張白紙走向輝煌,涌現(xiàn)出大批體育名人,這些都是滲透愛國主義教育的好素材。俗話說得好,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要善于把握兒童的心理,充分利用“講、看、說、仿”等方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學有榜樣,趕有方向,行有目標。所謂講就是給學生介紹一些我國優(yōu)秀體育名人。例如:排球隊長郎平;體操玉子李寧;水中蚊龍林莉;籃球國手鄭海霞;乒乓皇后鄧亞萍;體操新秀莫慧蘭等?!翱础本褪墙o學生看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體育比賽的圖片,如:“精彩瞬間”、“明星英姿”等,也可以適當看一些相關的電視錄相。“說”就是讓他們說一說自己最喜愛的體育名人?!胺隆本褪亲屗麄兡7乱幌屡c教學內容有關的體育名人的動作。這樣做學生容易理解,心境真切自然,學習主動性得到較好地發(fā)揮。
在體育教學過程是一個受多種因素影響的復雜的動態(tài)過程。在教學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影響到教學效果和學生德育的突發(fā)事件。體育教學中的突發(fā)事件如果得不到合理及時的解決,勢必會影響到學生的情緒。如:學生之間產生沖突、集體間有摩擦等。由于突發(fā)事件具有突發(fā)性和暫時性,這就要求教師做教育的有心人,密切關注學生的行動和表現(xiàn),并及時抓住課堂中出現(xiàn)的突發(fā)事件,迅速抓住事件本質,合理地將其解決,不斷提高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達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同時,以學生為本,教師身正為范,人性化教育滲透德育教育。體育教學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雙向互動活動,但要明確學生為主體的定位,教師以飽滿的熱情認真對待教學,真誠關心、愛護學生,只有這樣才能產生師生間積極的情感交流,學生在良好情感的催化下自覺的被接受,還能被轉化為學生自身迫切的要求;教師身教重于言教,在體育教學中,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關鍵在于教師的言傳身教,教師要以良好的師行和精湛的技藝教育學生,在學生心理樹立良好師德形象和威望。在這種和諧、愉快的教學氛圍中達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總之,中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格、積極的意識、正確的觀念和堅韌的意志的最佳階段或關鍵時期,是其行為習慣、性格特征、意志品質、思想意識、思維方式的形成階段,具有較強的可塑性。每位體育教師應該積極挖掘體育教學中的德育素材,結合實際情況、捕捉有利的時機、采取有效手段,把德育內容融入整個體育教學過程中,使德育教育寓教于樂、寓教于景、情景交融,體現(xiàn)體育教學潛在的價值,實現(xiàn)兩者的有機滲透,使學生的體育與德育相互促進,不斷發(fā)展。因此,作為體育教師,牢固樹立“為了一切的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愛護和教育好每一位學生”的思想,把思想品德教育貫穿于整個體育教育之中,對學生開展有效、及時的疏導和調節(jié),真正作到寓德育于體育教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