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萍
音樂的教學不單單是要讓學生學會唱歌,更多是要幫助學生進行音樂鑒賞能力及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音樂中理解出美好的意境,從而全方位地建立起合理的音樂發(fā)展前景。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應積極進行音樂游戲,讓學生能夠在寬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中感受音樂的魅力,進一步在潛移默化中掌握更多的音樂知識,從而達到寓教于樂的學習目的。
情景表演是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小學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常見教學方式,而近些年來也被廣大音樂教師所應用及推廣。情景表演就是通過建立一種表演情境,讓學生能在情境中融入自身情感,從而做到在進行表演的過程中,進一步增強自身的表現(xiàn)方式,同時還可以構(gòu)建出教師與學生間的溝通交流,為整個知識框架的建立打下基礎。因此,合理運用情景表演模式不僅可以提升小學音樂的教學效率,還可以提升音樂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對于學生及教師而言,可謂一舉兩得。因此廣大音樂教師們合理利用情景這一教學特點,在音樂教學課堂進行的前期對整個課堂的教學內(nèi)容進行一個全面性的分析,了解到課程本身所蘊含的相關內(nèi)容,并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到情境表演中去,使整個學習過程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探索性,還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音樂學習積極性。
例如在進行人教版音樂小學一年級第一課《好朋友》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聆聽《口哨與小狗》,讓學生從音樂中掌握到口哨的聲音與小狗的叫聲,從而理解這兩種聲音所形成的美妙旋律,接下來再組織學生進行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教會學生以音樂的方式與教師和同學交流,從而激發(fā)他們喜歡并樂于參加到音樂實踐活動過程中去。
在進行音樂課堂的游戲教學中。首先是在進行小學音樂課堂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有效發(fā)現(xiàn),年級稍高的學生同低年級的學生有著完全不同的音樂體驗,因此在進行不同年級段學生的音樂游戲創(chuàng)設過程中,就要結(jié)合學生自身的特點,例如在針對低年級的學生,設置應注重游戲的趣味性與娛樂性,讓學生能在快樂的游玩過程中感受到音樂的魅力,認知到音樂的相關知識,同時在游戲設置的過程中也可以針對身邊的事情、人物、動物等進行入手;而在面對高年級的學生時,則需要更加注重游戲同知識的結(jié)合性與邏輯思維性。其次在同年級的學生中進行創(chuàng)設游戲時也應適當采用針對性,合理針對每一位學生的個體性,進一步利用游戲來感染學生,讓他們能夠慢慢參與到音樂游戲中來,并通過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來發(fā)現(xiàn)不同的學生在音樂游戲中的不同表現(xiàn)。最后可以在進行游戲的設置過程中,依據(jù)具體的音樂特點來設置不同的游戲模式,例如模仿動物的聲音強弱,或是拍皮球來感受樂點節(jié)奏等,進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到音樂知識的相關魅力。
音樂游戲中融入音樂的相關知識及演奏技巧,對于提高學生的音樂課堂學習趣味性有著非常良好的作用。因此,廣大音樂教師應科學合理地利用音樂游戲來增強教學趣味性。在現(xiàn)階段中,不少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在家中備受長輩的寵愛,在性格方面也養(yǎng)成了驕縱蠻橫等眾多問題,在生活及學習過程中都容易忽略與同學的溝通交流,鑒于此,小學音樂教師們應從學生興趣愛好出發(fā),盡可能設計出增加學生間合作積極性的音樂游戲,幫助學生樹立合作的意識。例如在設計音樂游戲“你拍一,我拍一”中,教師可以播放曲調(diào)愉快的背景音樂,并按一定規(guī)律將學生進行分組,從而根據(jù)音樂曲調(diào)進行相關合作,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社會性意識與合作精神,幫助學生在感受音樂魅力的同時,獲得更好的成長。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出學生的參與熱情與學習興趣,從而獲得愉快的精神體驗與情感體驗,掌握豐富的音樂技能及知識,全方位提高課堂音樂教學的趣味性,進而達成寓教于樂的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音樂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的學習,應積極采用更為生動活潑的教學模式,使整個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過程更加貼近學生的心理活動狀態(tài)。因此廣大音樂教師應立足于教學的根本,根據(jù)學生的心理需要及成長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音樂游戲的教學模式,進一步強調(diào)教學的功能,科學設計出游戲的相關形式及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