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松溪縣實驗小學 陳夢珊
在小學學科教學中,一些新老師或講精品課的老師,總是喜歡一節(jié)課下來講得滿滿當當,不斷地向學生提出問題,然后又自問自答,通過一些教學視頻來講解實例,讓學生沒有喘息的機會。對于數(shù)學這一類邏輯性比較強的學科,沒有適當?shù)摹邦A熱”和“休息”,學生是很難掌握本堂課的知識的,而教學實踐過程中,做好“預熱”的最佳辦法就是課前留白,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激活自己的思維,促進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
1.給學困生更多留白空間
隨著課程的不斷改革,新課標的出現(xiàn),課堂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動腦能力,在正式上課之前,一般教教師會提出一些問題供學生思考。一些積極、聰明的學生會迅速做出反應,而部分學習能力較差的同學就會處于思考狀態(tài),若此時公布答案,就會對這部分學生造成一定的壓力。所以課前要拋出問題,更應該給學生“留白”時間,例如“1+2+3+4+5+6+7+8+9”這種數(shù)值較大的計算,一時答不上來,可以給他們更多的時間動手計算,慢慢發(fā)現(xiàn)規(guī)律,這樣不僅能夠達到學生上課積極的效果,更能夠幫助學生拓展思維。
2.給鞏固知識留下一點空間
新課改教材中經常會看見隨處留白的情況,這種留白對于教師和學生來說都是一種較大的挑戰(zhàn)。教師需要在課本的留白中去發(fā)現(xiàn)和補充課本中沒有出現(xiàn)的知識,結合多年積累的教學實踐經驗,發(fā)揮自己的主動性,轉變知識結構,讓留白不僅僅是為了留白。此處的留白可以是指教師理解課本,補充內容后,再為學生提出問題,設置一個與課本、生活實際息息相關的留白;也可以是教師保持部分課文的留白,暫時不對學生進行解讀,讓他們獨自思考,遨游在知識的海洋。只有在教學過程中這樣進行互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才可以發(fā)掘學生的思維,促進教師與學生的共同成長。
課堂中學會適當?shù)亟o“學生”留白,是課堂教學藝術中的一種精妙手法,恰合時宜的留白可以給學生留下更多思考空間,學會發(fā)散思維,延伸知識部分,特別是數(shù)學教學,由一類型的題目可以學會轉換多類型的題目,從而實現(xiàn)學生學習思路的舉一反三。教師講究巧用“留白”教學技術,能夠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數(shù)學教學中的奧妙。
1.關鍵處留白,點睛之筆
創(chuàng)意的教學課堂往往是最吸引學生的課堂。數(shù)學課堂本來就有很繁雜的數(shù)字計算,如果整節(jié)課都處于數(shù)字計算的往返之中,會使學生產生疲勞之感,同時,教師應該把目光放在學生對于問題的探究與思考上,不要去著重糾結學生個體本身,應著重對學生思維的發(fā)掘,如不注意,反而得不償失。在問題的關鍵之處留白,有助于學生在面對紛繁復雜的問題時,能夠充分整理自己的思路和線索,反芻已經學過的知識儲備,問題自然會迎刃而解。
2.課后留白,推動學習
一節(jié)課末就是學生最期待的時刻,也可能是最不喜歡的時刻,最期待的是下課,最不期待的是課程太有意思不想結束。課堂小結是本節(jié)課的吸引點,教師如果將運用得當,小結的時候就在末尾設置留白,既有對已學內容的回顧和總結,也是為下節(jié)課內容拋下橄欖枝,通過這樣設置,學生可以充分調動思維,結合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整理自己的體會,這樣,教學效果無疑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我們仍然以小學數(shù)學的減法教學為例,在學習完減法以后,除了該有的家庭作業(yè)以外,還可以故意寫上幾道加法題,讓學生回去自己練習,看看能不能完成。
“留白”不等于空白或者放任自流,這種留白需要的是恰當?shù)臅r機和恰當?shù)慕虒W技巧,是為了讓學生具有更多的思維發(fā)展空間,提供一個自由學習的大舞臺,但在實際的操作中仍舊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一些建議:
1.相當?shù)募s束
給學生留白,讓學生獨立思考,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對學生加以引導。教師在拋出問題,給學生留白的時候,也需要思考:這樣的問題有沒有價值?學生大概會往哪些方向尋求問題答案?學生會不會流于形式?……如果學生只是單純地讓探討和思考變成了聊天的場所,反而會影響他們思維的發(fā)展,不利于對思維的培養(yǎng)。教師在教學設計的時候,一定要把握教材,多了解學生的想法,與學生興趣對接,恰當約束一些不恰當?shù)男袨椋伎歼@樣的留白合不合適。
2.合理安排課堂時間
小學生的注意力達不到一整節(jié)課都是完全集中的狀態(tài),切不可讓學生處于高度緊張的狀態(tài),一直不斷地問問題、解決問題只會抹殺學生的興趣,也不可一味地去追求讓學生學會獨立自主,小學生缺乏一定的自覺意識,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思考問題,學習知識,不是促進思考和交流,而是阻礙了學生往前發(fā)展的步伐。
實踐教學過程中,“留白”不僅是一種教學技巧,更是逐步轉化融合在全新的教學模式之中。在自學、互學、展學、評學的四段教學模式中都可以有效運用,并取得良好的教學實踐效果。無論是在課堂教學還是思維拓展、課外閱讀、研討練習等教學環(huán)節(jié),“留白”無疑都會促進學生在自學、互學階段的思維擴散,提升其學習能力的提升,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鞏固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作為一種嶄新的教學藝術,“留白”依然藝術化、技能化,不僅需要使用者科學地規(guī)劃教學結構,更需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因此,“留白”并非隨意的留空,更需要充分探索和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