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qū)鳳凰學校 劉濱雄
小學生核心素養(yǎng)這一概念的提出對于我國素質教育的推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新課程改革中要求在小學階段,我們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數學技能,還需要學生的數學思維、創(chuàng)新意識等得到全面提升。本文根據我多年的小學數學從教經驗,從核心素養(yǎng)的視角出發(fā),通過對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建以及數學思想的形成等方面進行探究,并提出了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數學有效的教學策略。
在任何知識學習以及技能的培養(yǎng)中都不能采用單一化的教學方式,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根據小學生天生活潑、好奇心強的特性,結合教學內容,開展多元化的課堂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求知欲,由此引導學生掌握更多的學習數學知識的方式方法,使我們的學生不僅愛學,而且會學。根據不同的數學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合理科學的教學模式以及方案,提高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樂趣。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中最常見的一種就是小組合作學習,此模式在課堂中將班級學生分為不同小組,以組為單位進行數學課堂的學習,使組內學生在學習中取長補短,互幫互助,共同進步,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小學五年級“長方體和正方體”這一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進行了三次合作探究學習,使學生牢牢地掌握了本次課堂的教學內容。首先,我在課堂上開展了“我是小小工程師”的活動,讓每組學生發(fā)揮想象,利用自己現有的各種資料或者工具搭建各種建筑物,搭建最具有新意且穩(wěn)當的小組獲勝。通過這一活動,使學生感受到合作的力量。隨后,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學習新知:在剛才的搭建過程中,我們發(fā)現長方體、正方體以及圓柱體都可以平穩(wěn)擺放,為什么類似球的光滑的東西卻不能擺放平穩(wěn)呢?緊接著讓學生對剛才所使用的材料進行分類,并說出分類的理由,在這一過程中讓學生深刻認識到長方體與正方體二者之間的差異以及相同之處,使其深刻理解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最后讓學生用多個小正方體搭建大的長方體以及正方體,由此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和空間想象力,并且使學生的思考能力與合作能力也都得到了提高。
在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對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進行探究中我們發(fā)現,情境教學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教學方式。情境教學不僅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而且還有助于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提高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以及應用能力。在核心素養(yǎng)下,有效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建將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以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在五年級上冊“分數”這一章內容的學習過程中,小學生受年齡與思維的限制,對“分數”這一概念難以理解,這時我們教師就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場景精心創(chuàng)建一個貼近生活的教學情境。如:小明買來一袋QQ糖,想分給他的6位好朋友吃,他發(fā)現一共有6顆糖,那每位好朋友能分到幾顆呢?如果他拿出3 顆糖留給自己,剩下3 顆要平均分給6 位好朋友,那每位好朋友又能分到幾顆糖呢?這時學生很快說出每個好朋友只能分到半顆QQ 糖,通過這兩次場景的創(chuàng)建以及問題的引導,小學生對“分數”這一概念有了非常清晰的認識,而非機械式的硬記。而且通過生活情境的創(chuàng)建,也使學生實現了學有所用,培養(yǎng)了生活中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促進了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
給予學生充分的探究數學思想方法的時間與空間,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識,而且還有助于小學生實現數學理論以及態(tài)度方面的遷移,促進小學生數學思維的發(fā)展。在核心素養(yǎng)的視角下,有效的課堂教學需有助于小學生分析、探究以及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實現學生自主研究建構數學知識的方法。
例如:在六年級“圓的周長”這一課堂內容的學習中,教師的教學方式大同小異,都是首先提出問題,如:圓的周長與什么有關?其直徑與周長又有什么關系?接著根據學生的想法進行驗證,最后得出結論。這樣的教學表面上是對學生的數學探究能力進行培養(yǎng),實際上缺少學生質疑問題的機會,學生僅僅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對原有的數學結論進行重溫而已,因此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建構能力沒有任何的提高。在課堂中只有給予學生充分的探究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自主地發(fā)現問題:怎樣才能又快又準地對所需的數量進行測量?實驗中又為何要反復測量?……讓學生對已知的理論進行質疑與思考,才能有效促進學生數學探究能力的提升,擴展思維,提高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在核心素養(yǎng)的視角下,創(chuàng)建有效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需要我們不斷地更新教學觀念,優(yōu)化教學方式,加強對學生數學思維以及思考方法的培養(yǎng),在教學中不斷滲透數學核心素養(yǎng),促進師生的共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