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興化市千垛中心校缸顧小學 張登舟
小學階段學生的自控能力相對來說比較差,他們的年齡比較小,好奇心也比較重,對于比較枯燥的課堂無法將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上面。學生自主學習還可以培養(yǎng)自學能力,鍛煉邏輯思維和獨立思考能力,讓學生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習效率有一個質的飛躍,不斷開拓自己的知識面,能夠在學習過程當中找到學習的快樂。
要順利開展學生自主學習數(shù)學的教學模式,教師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對于數(shù)學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傳統(tǒng)教學模式當中,學生的積極性普遍不高,因為上課時的枯燥氛圍導致學生覺得數(shù)學很沒意思、不好玩,不想翻看書本去自學。教師要讓學生覺得數(shù)學是一門有趣的學科,是一門非常好玩的學科,在課堂教學上就要利用小學生比較貪玩的特點,采用游戲教學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逐漸產(chǎn)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數(shù)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生學習的動力,產(chǎn)生自學的欲望,主動去自學數(shù)學。
例如,在教學“10 以內(nèi)的加減法”時,教師可以和學生玩坐車的小游戲,教師需要準備一些卡片,表示學生分別是司機和乘客,讓得到乘客卡片的同學去拉著得到司機卡片同學的衣服,教師指定乘車的同學,同學們根據(jù)乘車人數(shù)的多少來上車和下車,全部上車完成之后教師點名,如果人數(shù)少了,那么全隊受罰,如果人數(shù)多了,那么多出的乘客受罰。讓學生能夠在游戲當中理解10 以內(nèi)的加減法,不僅讓學生對于知識的印象可以更加深刻,也讓學生在學習中收獲了開心與喜悅,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枯燥無味的教學模式,減輕了學生的學習壓力,讓學生能夠在自己喜歡的游戲當中去收獲知識,學生在知識和快樂雙豐收的情況下,就會逐漸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更加主動地參與到教學當中,提高學習的效率。游戲教學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好方法,為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睂W生如果只是一味地學習而不去思考,就無法真正懂得知識所蘊含的道理。思考可以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層次地了解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并且可以根據(jù)自己所學到的知識舉一反三。學生通過自己獨立思考得出的答案遠比教師給出的答案更顯珍貴,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得到答案之后會獲得巨大的成就感,對于知識的印象也會更加深刻。學生在自己獨立思考的時候,可以開拓自己的思維和想象力,潛移默化地形成獨立思維的習慣,減少對教師的依賴。
例如,在“正方形和長方形的認識”當中,教師如果直接告訴學生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特征以及區(qū)別,學生就會陷入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減少了對于新事物的思考能力,這樣是不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去對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特征進行對比和分析,同時在學生自主思考的時候,教師可以在黑板上列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在思考結束后回答自己的問題,如“長方形像不像正方形拉長了的樣子?”“正方形和長方形的區(qū)別在哪里?”教師用問題去引導學生思考,而不是直接將答案告訴學生,讓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對問題進行解答,這樣學生的知識記憶也會更加深刻。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地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不要害怕說錯,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在一開始就被教師直接灌輸知識點,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讓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實踐主動去探究知識。
小學數(shù)學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將教學和實踐結合,開展實踐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小學生的想象力是非常豐富的,教師利用小學生的這一特點來開展實踐活動,拓展學生想象力,并且實踐活動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能夠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當中。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途徑,通過實踐的方式還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對于知識點的印象更加深刻,讓學生在實踐中探索和獲得知識。
例如,在“圓”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準備一些卡紙,讓學生自己利用工具在卡紙上剪出一個圓的形狀。學生在畫圓的時候就會充分利用關于圓的知識,而且在動手操作過程當中也會對于知識點的印象更加深刻。之后讓學生將自己剪出的圓進行對折,告訴學生圓對折后產(chǎn)生的折痕所在的直線就是圓的直徑,再讓學生對折這個半圓,告訴學生兩次對折后的圓就是圓的半徑。接著向學生提問圓的直徑和半徑的關系,加強學生對于圓知識點的掌握,通過實際的動手操作,學生就可以很容易取得答案,并且因為是學生自己親手操作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小學生好奇心比較強,但自控能力比較差,教師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對于數(shù)學的興趣,讓學生能夠自發(fā)地去學習數(shù)學,而不是被動地去聽教師講述的知識。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在學生自學過程當中,教師要用問題來引導學生,讓學生產(chǎn)生對問題的思考,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自學興趣。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實踐活動來增加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如剪紙等方式對知識點進行更加深刻的理解。